希望,解开梦境的钥匙
——读鲁迅《好的故事》
雷路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语文建设》《中国教师》《语言文字报》等期刊杂志发表文章。
摘要:《好的故事》是鲁迅《野草》中的经典篇目,目前被选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引发了读者和教师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解读的兴趣。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希望”这一角度出发,可对文本进行三个维度的品析与解读,从而全面把握这篇文章的丰富内涵,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
关键词:《野草》;《好的故事》;鲁迅;希望
《好的故事》以精读课文的形式出现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走近鲁迅”单元中,成为学生初期接触鲁迅作品的重要凭借。六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初级阶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文章进行细读与分析后,以恰当的方式讲授,帮助学生读好鲁迅的文章。
本文将从“希望”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解读,联系《好的故事》课后练习第三题,结合“阅读链接”中给出的提示,由浅入深地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意蕴,以及文章传达的希望与精神,以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下鲁迅作品的研读与教学提供帮助。
一、希望藏于梦境中
把《好的故事》与《野草》中的其他篇目进行比较会发现,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写作的基调与风格是有些许变化的。《野草》中的大部分文章,如《影的告别》《过客》都表现出鲁迅对人间、世界的怀疑与厌弃。而在《好的故事》中,虽然鲁迅也流露出自己的失望,但是他更多地展现了内心的明朗,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希望。
在《好的故事》中,鲁迅巧妙地构建了两个跨越时空却又相互交织的“好的故事”,分别代表了他回忆中的美好图景与梦境中即时显现的理想愿景。这两则故事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鲁迅对理想世界的不同维度的追寻与呈现。而鲁迅在开始以梦境写愿景之前,选取了《初学记》这一古代书籍作为进入梦境——他心中的那个理想世界的入口,由《初学记》引发的故事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的梦境,并以此为第一个转折,开始描绘他心目中的“好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日常生活,拒绝了宏大历史与慷慨悲歌。鲁迅将自己置于日常生活之中,将自己的民间趣味和审美人生投入“好的故事”中。首先,“好的故事”中的景物是纯净、无染的,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两岸边的人与市景,都以宁静祥和的状态出现在作者的视野中,就连植物在上色的过程中也不都是过往的“灰暗”“暗黑”,而是出现了“大红”“斑红”“胭脂”这样喜庆的颜色,让人回到如桃花源般豁然开朗而又怡然自乐的世界。农夫需要耕作,村女在晒衣裳,他们种的花或是浮动着,或是瘦削下来,万物各得其乐地以自由的状态生活着。鲁迅在梦境中回到本真,回到他渴望的童真状态,这里有他对普通人、对平常的生命状态的一种理解与认可,而这也是文学现代性的一个维度。这两个“好的故事”像鲁迅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景色那样美丽实在,像河岸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这又是鲁迅纯净美感与他内在诗意的一种表现,因为在他理想的那个世界里,这样美丽的生活应该就是日常生活,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即便是在蒙眬中所见的场景,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楚的,是真实的。
鲁迅在文中写道:“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个“好的故事”是以“返乡”的方式完成的。鲁迅在梦境中让自己回到本土,让生命回归出发时的那片净土。第五自然段中对于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的描写,早在《社戏》描写小鲁迅去赵庄看戏时的场景中就曾出现。这两个“好的故事”看似鲁迅疲惫之后的梦境,其实更是他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表达,他用“好的故事”来联结儿时的生命记忆,映现出他内心柔软的一角,彰显了明亮与希望。
在通过“好的故事”描绘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图景时,鲁迅匠心独运地选取了大自然中极具象征意义和视觉冲击力的“倒影”作为主要艺术手法,创造出一个平行而又神秘融合的世界,这其中蕴含着鲁迅丰富的审美意蕴与哲学思考。鲁迅通过对倒影中自然界众多景物的精细刻画,成功营造出一幅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倒影中的花树、云彩乃至天空与日光,都在水面上形成清晰而宁静的映像,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万物沉浸在一种超脱尘世的平和状态中。但是,鲁迅笔下的水面又能随风的变化而时刻波动,使倒影中的景象也随之灵动起来,这些动态的元素赋予倒影以生命力,使之成为一幅动态画卷。静态美与动态美在鲁迅的笔下摇曳生姿,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庄严与肃穆,传递出理想世界中人们渴望拥有的宁静心境与和谐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图景的向往;还展现出大自然无尽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恰如理想生活中鲁迅期待的丰富多彩而又远离昏暗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晦涩的,对读者来说也是难懂的,但是这样的文体是自由的,里面有着生命自由流动的感觉。鲁迅在梦境中构建希望的同时,也将儿时的纯真之心融入当下的生命感觉,在“好的故事”中,他召唤出童年的诗意。课文的注释特意将“山阴道”一词的意思标明,即“浙江绍兴西南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养育着鲁迅童年的诗意,当故乡的风土人情在梦境中出现时,也是鲁迅童年的诗意向着当下的生命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鲁迅记起了童年的那份纯真,并为之喜悦,正因为当下疲惫的躯体接纳了童年的诗意,所以在憧憬未来时,鲁迅召唤出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乡的原初热情,还有基于童年生活而生发出的纯粹而美好的希望。
二、别有失望悄发生
《好的故事》不仅表达了鲁迅的希望与理想,也表现了他的失望,并揭露了现实的黑暗。正如“阅读链接”中李何林的观点:《好的故事》一文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鲁迅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经交代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样的夜是昏沉的,灯火在缩小,煤油在慢慢地耗尽,周围还有鞭炮爆炸的声音使“我”不安,烟雾缭绕的夜里,就连灯罩都是昏暗的,这样的氛围令人窒息与厌倦,再加上鲁迅此时是疲惫的,极度劳累的人靠在椅背上会马上进入梦境。让鲁迅劳累的原因有太多,是黑暗的社会,是让人失望的现实,是对抗现实的心酸,也是心酸之后产生的强烈虚无感。
另外,将此处“昏沉的夜”与之后“好的故事”进行比对,会发现其中存在巨大的张力,以及鲁迅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游走的心路历程。“昏沉的夜”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与“好的故事”所代表的那股清流截然不同,它代表着现实世界中的阴暗面、困境、压抑与不公。它弥漫着丑恶的气息,充斥着鄙俗的行为,犹如一潭混浊的死水,让人感到压抑与窒息,它的存在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与无奈。鲁迅在警醒世人,现在众人所处的正是社会历史之中的暗夜,这样的暗夜不但让人失望,也会让人感到空虚。这样的阴暗情绪在鲁迅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在《野草》中,如“血与铁,火焰和毒”这样的意象大量存在,鲁迅深切地表现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强烈失望与否定。
但是,鲁迅不只是对这个世界失望,还对千千万万仍未苏醒的民众失望。鲁迅虽然能构建出理想的“好的故事”,可是他更加清楚,自己总会醒来,黑暗是无法逃避的。而且,鲁迅在这里揭露出一个更残酷的事实,即仍有大部分民众沉浸在所谓的“好的故事”里,迟迟不愿意醒来,以沉睡的方式躲避现实的黑暗,祈求进入那个虚无的“黄金世界”。关于“黄金世界”,鲁迅早在《影的告别》中写道,“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作为一个怀疑主义者,鲁迅认为将来的这个“黄金世界”是虚幻的,这个“黄金世界”并不是鲁迅心中的那个理想世界,而民众却选择了相信它是真实的,这是鲁迅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感慨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多重打击让鲁迅失望,而梦醒的瞬间带给鲁迅的是强加在失望之上的创伤。在梦醒之前,一切都是有征兆的,在“好的故事”平稳进行时,斑红花影已经碎散,云锦也已皱蹙与凌乱,影子被撕成片片,眼前只剩几点虹霓色的碎影,直到碎影消逝,他只能无奈地发出呐喊:“我不在小船里了。”这是鲁迅客观的叙述,可是字里行间都表现出强烈的失望感。
然而,给鲁迅带来创伤体验的又何止是现实,在这个梦境里,他或许又回想起了儿时不如意的经历。《初学记》是鲁迅进入“好的故事”的入口,触发了鲁迅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记忆里不仅有故乡的美景,为他开拓全新世界观的《琐记》,还有影响他一生志趣的《山海经》,这些美好的片段成为鲁迅理想愿景中的一部分。可是,鲁迅的儿童时期不是美好的,也伴随着烦恼与恐惧,在他的初学阶段,还有《二十四孝图》这样让他不理解、反感甚至恐惧的书。给儿时的鲁迅带来创伤的还有《鉴略》这样让他厌恶并且铭记许久的蒙学读物,因此,他在《五猖会》中写道:“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样的初学经历,无疑影响了鲁迅的成长,哪怕在影子即将消逝的时候,他的反应是先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再是追回碎影。作为叙述自我的鲁迅也许在淡忘这一创伤,但是他的意识在提醒着他这段被涂上昏暗色彩的过去,于是他的经验自我将这段创伤间接地记录在文字中,这是需要读者结合鲁迅的经历去品味的。
三、仍须战斗向新生
“阅读链接”中呈现了李何林的观点:鲁迅在《好的故事》中,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诚然,鲁迅通过“好的故事”表达希望,这是他基于心灵模式的一种写作方式,但他又直接地揭露黑暗与创伤,因为鲁迅从不逃避,他深知“没有暗夜,那光明便会更加难寻”。在梦境中,他体验着“好的故事”中的失望与绝望,这一切的体验都是鲁迅生命的况味。体验之后,鲁迅清楚地知道前行的方向,那就是要战斗,展示现实世界的残酷并不是鲁迅最终的追求,对他自身而言,他必须“绝望地斗争”。鲁迅是一位“心事浩茫连广宇”的精神界战士,战斗在他心中是高于希望而存在的,而“反抗绝望,然后倔强地往前走”则是鲁迅在不断地战斗中形成的人生哲学。
《好的故事》中有鲁迅生命的两重境界,即“失望”与“希望”,而通览这篇文章的结构,其实鲁迅是带着“失望”入乎其内,从中得到“希望”,并且带着自己的“希望”图纸出乎其外,以一种抱诚守真的态度在谨慎地对这个社会进行观望,而斗争就是鲁迅在观望之后进行的升华。因此,读者在初读时,可能会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比较晦涩,主题意蕴比较难懂,让人觉得有距离感,但是一旦从鲁迅的那份“失望”中跳脱出来再看这篇文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好的故事中出现的美好的景象,在鲁迅其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现。这里鲁迅传达出的希望正是他实现激情的一种生命状态。以战斗者的身份来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的生命力,其中有他对生命飞扬的热情,以及他特意记下的儿时的美丽景象。因为他的生命是高亢的,所以趁着碎影还没有彻底消逝的时候,他毅然决定抛下书去“追回他,完成它,留下他”。即便最后连碎影都不见了,他还是在结尾处再次强调“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作为战斗者,他深知斗争的残酷,可是在这昏沉的夜里,他既要小心地呵护和收藏起“好的故事”,又要为我们民族的明天而竭尽全力地呐喊和战斗,这是鲁迅作为战斗者的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另外,本文的题目是《好的故事》,故事是需要讲给人听的,因此,鲁迅还扮演着讲述者和启蒙者的角色,他希望把这个“好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讲给还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让他们听见这个时代的大风歌。这个故事尤其需要讲给青年人听,鲁迅对青年人是非常看重并且充满希望的,在他看来,青年人能够“寄望于身外的青春”。鲁迅希望通过《好的故事》启发大众在欣赏自然之美、理解理想生活的同时,思考如何在现实中追寻并塑造属于自己和民族的美好生活图景。而呼吁大众一起战斗,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好的故事”能够不消逝于梦中。这个“好的故事”以其即时性、生动性和启示性,为读者提供了直接感受鲁迅内心深处渴望与追求的空间。这是鲁迅给大众的启示录,也给今天的人们提供了生活的方向指引。
随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成长,他们的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对世界的认知也日益丰富。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更深刻的思想激发来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好的故事》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远,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然而,在教学《好的故事》时,教师确实会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文章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这类文学作品往往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这要求读者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能够挖掘其背后的意义。对于认知水平尚在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直接理解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采取一系列策略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理解能力。课后思考练习题是精准定位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发挥想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理解“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好的故事》从“希望”的角度延伸至现实与启示,不仅展现了鲁迅对理想生活的独特诠释与热情向往,也揭示了他在现实困扰中寻找精神寄托、探索人生价值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效地将《好的故事》这类抽象程度较高的文学作品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本文原载《小学语文》2024年第9期
往期链接
顾 问|王 宁 朱小健 尚学峰 康 震
主 编|过常宝 李 山 姚建彬
副主编|吴欣歆 赵 新 赵芳媛
编 辑|牛萌萌
初 审|黄 山
终 审|赵 新
“励耘南国”由张维佳教授题签,此公号相关设计图片均由李炫志同学设计。
部分图片出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投稿、合作、互动、版权等事宜,敬请联系我们的邮箱:bnulyng@163.com;竭诚欢迎社会各界同仁投稿;转载本公号内容,敬请注明转载自本公号的来源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