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百合花》是作家茹志鹃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篇短篇小说,曾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一篇自发表之日起就备受关注的革命历史小说,作为一篇被当代文学界研究甚多的小说,作为一篇具有丰富性和隐秘性的文本,除了思想价值之外,小说具有的什么样的艺术魅力,使它这样经久不衰,长期被人关注?
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曾指出,“茹志鹃、刘真等在‘当代’对‘革命历史’的讲述,是有所不同的方式。他们的带有抒情性的作品,传达了更多的个人经验,显现了某种‘另类’的色彩。” 从这可见出《百合花》特殊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点在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正如歌德所说,“优秀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思考《百合花》的艺术魅力,揭示其创作的艺术密码,感受其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思考其对当代作家创作的影响,仍具有重要意义。
《百合花》一文的教学案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文章情节,通过分析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身上小说表现的革命责任感和人性的光辉、纯洁的品质,揭示小说表达军民鱼水情,传递美好人情人性的主题。
2、先通过品味生动细节来感知人物身上的人性美、青春美,再引导学生立体思辨看待人物,通过合作探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百合花”这一主题的独特意蕴。
3、赏析文章的诗化风格。
无论是对小说人物、细节描写,还是语言风格的赏析,都侧重对文章内容方面的分析,而对小说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缺乏细致入微的思考与设计。一些教学设计似乎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分析了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人物形象,认为这两人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其关系解释小说主旨,但却未注意“我”这个人物的重要作用。的确,通讯员与新媳妇的确是小说主要人物,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作者想“努力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的审美理想。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小说的人物,我们发现,小说中的“我”不仅不是一个若有若无的龙套人物,反而是一个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因此要理解小说的主题,解释深层艺术密码,必须完整准确把握人物,并把人物放在关系中去研究分析。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全面深刻地理解小说中“我”和其他两人的关系,通过揭示“我”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主题表达、审美理想表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深入理解小说中“我”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的是,“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作为小说三个人物之一,“我”也参与了情节。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我”和小战士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用“我”对小战士态度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表现这一内容:
小说开头“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然后不久“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后来认出老乡“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再到后来“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当“我”对小战士产生喜爱之情之后,后续情节还有大量的“我”对小同乡关爱的内容:
如我看到他的衣服没有缝上时,“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当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通讯员牺牲以后,“我猛醒悟地跳起身”……
由此可见,这篇小说中的“我”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我”不像鲁迅《孔乙己》中的小酒保,只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叙述者,只是一个线索式的扁平人物。“我”的性格丰满,还参与了小说的情节,结尾的“我”的部分话语,既有“反思者”的成分,对小说主题表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此,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前置学习: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本文写作背景。
(二)教学重点:分析“我”的作用,理解小说主题。在教学时,由浅入深设置如下问题:
1、梳理情节,归纳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2、筛选信息,理清主要情节中“我”和通讯员、新媳妇的关系,分析人物的不同性格,归纳三人的性格特征,继续进而思考“我”对塑造小说主要人物的作用?
3、结合相关背景,设置相关思辨性思考问题,如“没有‘我’会产生什么效果”,“换一个异性叙述者又会如何”等问题,深入分析设置“我”的重要意义,结合对小说主题,思考小说的叙事人称和叙事技法的选择与主题表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拓展:拓展阅读相关小说,整合思考,更深入理解小说中“我”这个人物设置在叙事技法、主题表现中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
(一)教学扫描一:“我”对小说主要人物塑造的作用?
通过预习和筛选信息,同学们能找到相关情节,厘清人物关系,并分析了三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为接下来开始讨论“我”对小说主要人物塑造的作用打好了基础:
师:前面已经分析得出,通讯员纯朴略带羞涩、又正直勇猛;新媳妇开朗、俏皮又充满爱心;“我”的形象特点也很鲜明,那么请大家继续细读文本,筛选信息,思考,作者在塑造小战士和新媳妇的形象时,“我”有没有发挥作用?
生:可以这样理解吗,就是说小战士的一些性格特点,是通过“我”的眼睛观察出来的。比如小说前一部分通过写我对通讯员态度的变化,从“生气”到“发生兴趣”到“越加亲热”,再到“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不仅传递情感吗,更是侧面表现传递通讯员的拘谨、可爱、羞涩、年轻等性格特点。
师:好的,你注意到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这是人物塑造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还有吗?
生:我觉得“我”对塑造新媳妇也有作用,还是侧面描写。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我”对新媳妇的塑造侧面描写并不如对通讯员那样明显。
师:同学们有了分歧,我们不妨这些来思考一下,我们以前做过一篇小说叫《孕妇和牛》,小说中“牛”和孕妇具有的共同特点都是怀孕,都具有母性,当然我们的类比可能不是很恰当。再看这篇小说,“我”和新媳妇都是女性,她们之间有相似性吗?
生:有,都很善良、慈爱。
师:对。那有没有不同特点呢?仔细找找小说的细节,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文工团的同志,根据情节感觉比新媳妇年龄稍大一些,也稍成熟一些。两人角色也不同,“我”是到战斗连帮忙工作的,新媳妇是刚结婚三天的农村女子。我认为新媳妇对通讯员的情感,更多表现的是作为一个女人的那种温柔、关怀,而“我”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革命同志之间的或革命战友之间的的友谊。
师:很精彩。这位同学注意到了人物之间相同身份,但他能同中求异,注重分析两人的互补性特点,同为女性,年龄接近但性格表现有差别。大家注意到这个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女性”,我们不妨深入追问下去,如果小说的叙述者换成一个男性,是否可以?对主要人物的塑造的作用有没有变化?
生:如果是一个男性,我觉得前面很多分析的很多结论就都不成立了。“我”身上表现的这种革命同志之间的友谊似乎也体现得不是那么鲜明。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首先,如果叙述者变成一个男性,那么“我”对通讯员的从“生气”到“发生兴趣”到“越加亲热”这种情感就无法表现了,两个男性,年龄相差又不大,好像产生这种情感是有问题的(生笑)。即使两人在工作过程中友谊逐渐加深,但这也仅限于“友谊”,而不像小说中,作为女性的“我”对通讯员的情感可以存在部分“越界”的特点。这种“越界”越深,说明“我”对通讯员的认识越深刻,认识越深刻,对通讯员品质的表现就越充分。作为一个男性的“我”,实在是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生鼓掌)
生:我还想补充一下。小说当中的某些情节是有特定安排的,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比如借被子,如果两个男的去借,当然被子也能借出来,但是对于表现通讯员的那种难为情和尴尬的特点,就没有“一女一男”的这种模式表现得充分。
生:我也补充一下,我觉得两个女性性格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放在一起,是有作者的深意的。“我”的身上革命性较强,女性的气质虽然体现了一些,但表现得不如新媳妇突出。“我”的革命性比新媳妇强,这既与他的身份有关,也与小说的叙述有关。所以,作为一个女性作者,我感觉作者其实想把这两个人物并列在一起,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完美的女性形象。这两个女性的结合,就是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既有革命性,又有母性还有美好的人性的完美女性形象。(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精彩,老师为大家点赞。通过这个叙述者的改变,我们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隐藏在文本背后的秘密。我们今天的思考也给后文主题的分析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也启示我们,必须把人物放在关系中去分析,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必须注意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当然还有性别。
……
余党绪老师在《以三个转化推动整本书的思辨性阅读》一文提到,如何唤醒学生的思维并让思维处于持续的、有效的推进状态?关键是要找到真问题。有了真问题,思考就有了目标与源动力……说到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或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是将阅读转化为思维的关键。
学生在思考“我”的作用的时候,思维常常受到限制,可能会想到初中课文中的相关知识,简单地用以故事的讲述者、情节的参与者等术语为代表的思维模式去套。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对正侧面描写掌握较好,但除此之外思路尚未打开。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搭脚手架,把过去所接触过的类似小说和文本进行类比。在分析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思路有所突破,但仍然没有完全打开,这时适时抛出“如果小说的叙述者换成一个男性,是否可以”的问题,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考开始变得逐渐丰富和深刻。
通过分析,小说中“我”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已经很清晰呈现,三人互补,对塑造每个人的形象都有作用,不同性别对人物塑造也有不同作用。分析了这一点,后续再去探究人物塑造对小说多元主题的表达,就会清晰许多。
(二)教学扫描二:通过“我”的作用深刻理解小说主题
前面主要分析“我”对人物塑造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后面的分析打基础。但分析“我”的作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更是为了理解小说的主题、创作技巧和作者创作的审美风格。所以接下来,继续追问“我”的其他作用,进而深入到小说主题和审美风格方面的探讨。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分析了小说中“我”对人物塑造的作用。请大家再次细读文本,找找看,“我”在文中还有什么作用?思路可以放开一点。
生:“我”在文中除了记叙与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交往经过,还用了大量篇幅写了故乡的中秋节,这显然在文中属于回忆性的内容。从叙事节奏来讲,这段描写穿插在战斗情节之前,有舒缓小说节奏的作用。
生:如此紧张的战斗氛围中,作者的描写却不乏诗情画意,给人感觉有点像《边城》的味道,有散文化的感觉。
师:都说得有道理,迁移能力还比较强。其实,这种给文章增添诗情画意的方法全文还有很多,比如?
生:比如对树枝和菊花的多次描写,既是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和铺垫,也是一种诗意的营造。
师:很好,你找到了。茹志鹃的《百合花》是战争体裁,但是她以小见大,表现战争主题。而且风格清新飘逸,总有一种诗意在流淌。难怪有的研究者说这些小说在写战争的小说中有点“另类”。
这个同学讲的内容,我们可以一起再看一下,16也下面到17页上面,作者为什么这时要回忆故乡的中秋节景象呢?直接原因是什么?
生齐:因为他吃了一块家做的月饼。
师:在战争的特殊时刻,写家中的中秋节,除了营造诗意,又有何深意呢?
生: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家人相聚,吃月饼,赏月亮,可能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在战场,不能和家人团聚,有一种思乡之情在里面流露。
师: 不错,很有道理。我们预习的时候发了一个资料说这篇小说写于1958年,正在“反右”斗争的高潮,许多作家知识分子都受到了打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张。相比之下,战争中淳朴真挚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那种亲情更加令人怀恋。我想“我”眼中的这段描写还有这样的作用吧。
……
师:我们还可以来探讨一下“我”对小说主题的影响。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如果小说没有“我”这个人物,这篇小说的主题什么?
生:这个应该很清楚,通讯员是军,新媳妇是民,小说表现的就是军民鱼水情。
师:概括得很精当啊,赞一个!那现在加上了“我”,主题是不是就变得表多元和复杂了?
生:是的,加上“我”以后,由于“我”是小说故事的讲述者,新媳妇和通讯员之间的故事很多都是通过“我”讲述出来的,而且“我”还常常跳出情节,穿插一点诗意的描写。
师:那你就从你以上的分析继续深入思考,你觉得小说的主题可能还有什么?
生:我觉得还有就是表现了新媳妇和通讯员之间那种有点朦胧、有点暧昧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众笑)
师:大家别笑,它讲的有道理吗?
生:还是有一些的。
师:我也觉得。因为小说叙述方式的关系,两人很多的对话与情节都被省略了,我们如果能脑补一下,会觉得很有意思。通讯员十八九岁,青涩淳朴,还有点傻乎乎的感觉;新媳妇也才过门三天,略微成熟一点但也很年轻。所以综合来看很多情节,比如借被子、小说结尾就能表现这一点。和前面我们曾经分析的一样,你如果把小说的叙述者变为一个男性,是不是就表现不了了。好,还有吗?
生:小说由于穿插了“我”的叙述,加之前面分析到的对人物塑造的互补作用,加之小说的标题叫《百合花》,新媳妇最后把绣有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通讯员身上,我觉得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表现新媳妇身上美好的人性,那种关爱。
师:说得好,细节抓得准。那么你说新媳妇身上有美好的人性,“我”有没有,通讯员有没有?
生:哦,其实都是有的,只不过“我”表现得不太明显。那么这篇小说的主题可以概括为表现战争年代人们身上美好的人性。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我们继续,不妨换个思路,我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吧:如果小说的叙述人称从第一人称变成第三人称,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家从主题、阅读效果等角度,都可以谈谈。
生:我觉得小说不如以前亲切,当然第三人称本身就比较客观,但是在这篇小说中有多“我”表现出的人物情态就没有了,那种亲切、那种关爱、那种思考。如果要说主题的话,我觉得主题对于表现美好的人性会有所削弱,情感的力度就没有原来小说那么浓重了。
生:我补充,我在预习这篇小说的时候,发现小说本身带有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用第一人称写就更好地把作者当年生活的影子渗透进去,通过第一人称的所思所感,表现作者自己的思考。而且老师前面也分析了作者除了想表现革命性主题之外,还想表达对人性的思考,人性的那种美好、那种温情。第三人称对表达这种人性美好就没有第一人称那么好,显得过于客观,缺乏情感的浓重,完全是一种站在局外的视野。
师:好,同学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人称的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说,作者的人称选择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有密切关系,绝不是轻率的选择。同学们下来可继续深入思考。
……
经过师生的共同研讨,我们发现:“我”的作用简直太多了,它不仅对小说人物塑造有作用,对小说主题的多义性也有影响,还关涉到茹志鹃小说艺术特色和审美风格方面,甚至还有小说空白或虚构手法的使用。如此一来,小说的情节、人物、场景、主题、虚构、叙述等诸多问题,都在主问题的统摄下一一解决了,而且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有很多答案也超出了教师的预设。
深感于此,又回到前面的话:说到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或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是将阅读转化为思维的关键。找到一个撬杠,撬起整个文本。
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文学理论家伊瑟尔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伊瑟尔指出:隐含读者不是实际读者,而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预期设计和希望的读者,即隐含的接受者。它存在于作品之中,是艺术家凭借经验或者爱好,进行构想和预先设定的某种品格。并且,这一隐含读者业已介入创作活动,被预先设计在文艺作品中,成为隐含在作品结构中的重要成分。显然,这个“隐含读者”排除了许多干扰因素,更符合作者的“理想”,甚至可以说,是第二个作者,即作者自言自语时的聆听对象。
请查找资料,并结合你的思考,探讨《百合花》中是否存在“隐含读者”,为什么?
1、洪子诚.《革命的另类记忆》.《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02-105
2、陈思和.《战争小说中的人性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68-73
3、茹志鹃.《百合花的写作经过》.《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5)
4、茹志鹃.《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语文学习》.1979(1)
5、余党绪.《以三个转化推动整本书的思辨性阅读》.语文学习.2019(10)
(本文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10期)
-END-
·往期链接·
2025讲座实录及视频(六)丨吴欣歆:关于余党绪老师主讲内容的评议和答疑部分内容
何郁专栏 | 整本书阅读测评的四个关键问题——以《红楼梦》为例
顾 问|王 宁 朱小健 尚学峰 康 震
主 编|过常宝 李 山 姚建彬
副主编|吴欣歆 赵 新 赵芳媛
编辑|黄静诗
初审|彭楚涵
终审|赵 新
部分图片出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励耘南国”由张维佳教授题签,
此公号相关设计图片均由李炫志同学设计。
(投稿、合作、互动、版权等事宜,敬请联系我们的邮箱:bnulyng@163.com;竭诚欢迎社会各界同仁投稿;
转载本公号内容,敬请注明转载自本公号的来源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