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威专栏 | 以时代之问引导实践主体性构建——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评析及教学启示

文摘   2024-11-05 09:30   广东  


以时代之问引导

实践主体性构建

——2024年全国高考

作文试题评析及教学启示


作者:厉行威   吴苗苗




      厉行威,正高级教师,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长沙教育学院)中学语文学科负责人,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沙市首批卓越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先进工作者。曾任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多届语文备课组长。

湖南省中语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考语文阅卷组核心组成员,湖南省考试院高考水平评价专家组成员,湖南师大国培专家库成员,湖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厅“未来教育家”项目“高中教师高端研修班”首批学员。

先后有40余篇论文、评论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湖南日报》等报刊杂志。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6个,出版专著《高考作文:命题原理与应对策略》并获长沙市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教育教学类书籍20余部。




吴苗苗,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材教学。



摘要:2024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三道作文试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与社会时代语境,引导青年学生思考时代问题,构建和张扬人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回应时代考问。这启示高中语文教学应落实课标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培育学生的超越之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时代之问  主体性  高考作文试题   创新思维





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面临新的国际格局、新的工业革命、新的全球问题,未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中国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口,需要青年人构建和张扬实践主体性,创造性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科技等一系列问题,应对时代的考问和挑战。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三道作文试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与社会时代语境,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思考并回答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应有的精神境界、认知层次与实践行动。



一、回应时代考问:引导主体性构建


(一)“技术胜利”的时代需警惕主体性失落


当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为驱动力的信息化4.0时代已然逼近,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题引导学生思考、回应时代之问。互联网改变了知识的静止、封闭状态,鼠标一点,可轻易搜得;有了问题,“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人工智能延展了人类智能,AI写作、绘画、唱歌、下棋,功能无比强大,很多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具体问题,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都可很快得到答案,轻松解决。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1]技术是柄双刃剑,在拥抱“技术胜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其已然或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后果,比如信息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制造与应用边界即科技伦理问题等。作为普通存在者,我们尤其需要警惕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以下问题。第一是深度思考能力的丧失。过于依赖“百度”与AI,沉湎于浅表信息与短视频,在浅薄的娱乐快感中逐渐丧失深度思考能力而日渐平面化、浅表化与空心化。第二是与现实生活的疏离和人际情感的淡漠。沉湎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逐渐丧失与现实他者正常相处与交流的能力,既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也不能很好倾听和共情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由此我们需要学会相处,“坦诚交流”以“迎来真正的相遇”。第三,主体性失落。丧失了深度思考力与社会参与力,最终也就导致现实行动力与创造力的缺失,人因此不能成为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面对世界缺乏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力量。


(二)“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强调主体性张扬


新课标Ⅱ卷作文题落实读写结合理念,链接现代文阅读I的内容作为引语,由人类的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引出“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意思是不管是作为“类”的存在还是个体存在,人都满怀着好奇心、探索欲,不满足于已知已有,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抵达未知之境”,其范围既包括抵达目标的确定,也内涵抵达过程的艰辛;其对象不止于对外部世界的无限探索,也包括人作为自觉自由的实践主体,其愿望、目的不断生成与实现的螺旋式循环递进过程,即人通过自我改造使自身层次和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不断”则意味着抵达后的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外部探索永无止境,个人提升不断超越。这种不断探索与超越的引导,涉及人作为主体的愿望、追求、意志、行动,启发青年学子张扬人的主体性,不断思考、探索、追求、劳作,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造实践。


也就是说,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不仅具有对自然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力,具有在社会关系中的自主性质,且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同时也改造和发展着人自身,在社会历史活动中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


(三)“与人相处”呼唤主体性在场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青年“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经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3]2023年9月份以来,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系列讲话也强调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和全方位了解学生。全国甲卷回应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基于青年学生视角,引导青年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坦诚交流从而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一人际交往话题的实质,是呼唤青年学生主体性的在场。人一方面需要在社会关系网中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人与人的交流与相遇中确认自我存在。只有在社会交往中,人才能获得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社会属性,成为社会化的人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主体是对人的本质规定,不仅存在于对象性活动中,而且存在于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中。”[5]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不仅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实现人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而且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还要突破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异化,最终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引导构建主体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综观2024年全国卷三道作文题,分别从利用科技手段的人与自然、不断超越的人与自我、平等交往的人与人/社会三个维度,强调人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构建与发挥。强调青年人要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实现人的目的与意志,对世界具有主体的力量;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面对世界具有主体的尊严;强调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与局限尤其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导致的种种依附与异化,实现主体间自主平等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维度,正是对人的主体性构建的强调和突出。《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要求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品德修养,并以此作为构筑和谐人际的基础;要求青年学生不断奋斗创造、刚健有为、自强不息。[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2035 年“人的全面发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以助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这三道作文题立足于时代语境,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回应与落实国家意志和教育方针政策,其命题理念和思路与2023年一脉相承又向前发展。


面对美国“卡脖子”技术等现实具体问题和国家竞争突出表现为创新性人才竞争的时代大背景,202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深情开启青年人的存在之思”,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为何存在、如何存在[7];2024年警惕主体性失落而呼唤青年学子作为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张扬主体性,体现创造力,有力回答了“为何存在与如何存在”的问题,同样指向青年学子的生命关怀与现实创造,正是2023年命题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总之,这一命题思想,是在引导青年学生思考如何回答好时代之问。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青年学生应该构建和张扬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历史实践中体现主体力量,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不断奋进、劳作,以青年人的创造伟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同时,实现人的自我改造、自我超越,不断突破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而迈向自由之境。这是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最坚定有力的回答。



二、语文教学启示:主体性构建如何可能


高考命题所要求的实践主体性构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落实?


(一)引导青年学生关注时代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与试题,而要引导学生敞开怀抱,去拥抱大自然,拥抱历史文化,拥抱社会生活,由此发展而成为“整全”的“人”。我们被抛于社会时代的语境之中,每一个人不是抽象的意识中的人,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开展自觉自由的生命实践活动的主体,需要直面时代的困境与挑战,关注当代科技新成就、社会新发展,敞开怀抱拥抱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建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联,与时代真正“相遇”。


教材中此类资源颇多。古有韩愈针对时代不良风气,大声疾呼倡导师道回归;近有鲁迅针对当时“送去主义”等问题,斩截提出“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今有袁隆平面对当年普遍的饥馑而萌发“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的志愿,[8]很好回答了时代“人的基本生存权利何以保障”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状况,回答时代问题,应对时代挑战,承担时代重任。


(二)培育青年学生的超越之思


青年学生不能只关注个人现实生活中的得失成败,更要心涵乾坤,站在国家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高度来观照世界与人生,要树立一根精神之轴,引导自我不懈向上攀升[9],从而实现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人不仅生活于现实世界,而且存在于历史文化场域中,由文化所塑造,面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弊端,要避免因资本理性、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而带来的精神意义的缺失,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帮助学生涵养人文精神,修养君子人格,即算不能抵达、也要不断靠近“至善”之境;应引导学生读文读人而见贤思齐,感受学习先贤伟人的胸襟志趣,如《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的天下关怀和《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扎根乡土、“志在富民”的济世情怀;应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在诸如“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实践探究中,深入体察百姓生活,思考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未来的命运并为之行动。


(三)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升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和独创性是语文课程目标之一,语文高考落实“学—教—考”一体化原则,“3道作文题均以‘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为中心”,“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性写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0]创新是个人、民族、人类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11]教材中与探索和创新相关的资源颇多,我们用好这些资源,自可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比如用好教材中三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单元的相关资源,可助力学生“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12],进而优化和提升创新思维品质。如教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创新思维的运用过程及其对科学发现与发明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13]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批判。比如《登泰山记》,相比于同单元的《赤壁赋》《我与地坛》等文,文采气韵都显逊色,学生初读往往索然寡味。为什么每版教材都选编本文?为什么本文是桐城派的代表作和文学史上的经典?有了这样的问题生发,学生才会从教材文本、外围文本、作家生活、时代背景等不同角度进行梳理探究,创新创造,有所发现而较为全面深刻地回答问题。




我们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关键期,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中国人民的生活将日益幸福——而这,需要以我们青年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构建和张扬、创造力勃发和展现作为前提、基础和必然途径。引导青年学生的主体性构建,是语文课程和教学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J]//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 语文 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0.

[2][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501.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https://www.gov.cn/xinwen/2019-04/30/content_5387964.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5]曹向利.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J].科教文汇,2006(04):48.

[6]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

[7][9]厉行威.存在之思的深情开启[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23(10):69.71.

[8]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师参考用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0

[10]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关于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的解析[EB/OL].(2024-06-0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1176650647882033&wfr=spider&for=pc.

[11]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1-24).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2011/t20201125_501538.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9.

[1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END

(本文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周》2024年第7期,

转载自公众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顾   问|王   宁  朱小健  尚学峰  康   震    

主   编|过常宝  李   山  姚建彬   

副主编|吴欣歆  赵   新  赵芳媛   

编辑|罗恺睿

初审|彭楚涵

终审|赵   新


部分图片出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励耘南国”由张维佳教授题签,此公号相关设计图片均由李炫志同学设计。

(投稿、合作、互动、版权等事宜,敬请联系我们的邮箱:bnulyng@163.com;竭诚欢迎社会各界同仁投稿;转载本公号内容,敬请注明转载自本公号的来源出处)








励耘南国
可信的基础教育知识超市,可爱的传统文化学习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