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给出的答案

文化   2024-10-16 12:15   北京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德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表彰他们对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繁荣”的研究。诺奖委员会认为,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证明了社会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性,法治不健全、体制剥削人民的社会不会产生增长或正面的变化。

为什么有的国家很富裕,有的国家贫穷,为什么有的国家持续繁荣,而有的国家虽然高速增长却持续时间很短?全世界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答案太多了,人才问题、科技问题、资金问题、市场问题、资源问题,在几十个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中,有没有一个共同因素呢

三位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制度:一个国家的制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能走多远。

德龙·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A·罗宾逊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就是这类研究。

1、包容性制度和榨取性制度。

他们认为,在现代国家概念出现之前,几乎所有国家采取的都是榨取性制度。这个很好理解,资本主义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最重要的行为就是掠夺。但这一过程逐渐分化,导致了不同的制度。

比如,西班牙人最先到达南美洲,他们到处搜刮黄金和财富,西班牙人迅速致富。英国人则是到了北美洲,他们也曾学习西班牙人的殖民模式,但是由于资源分布等等差别,他们无法一直采取掠夺的方式,英国人不得不在北美发展生产,这导致了资金技术在北美洲扎根,而持续的掠夺却使南美洲变穷。

这样国家实行的制度就形成了分野,英国、美国等国家建立了包容性制度。从政治上讲,平民拥有政治权力,能够参与国家的整治活动;从经济上讲,强调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每个人都有发展机会,哪怕他是一个出身卑微的穷光蛋。

书中举了爱迪生的例子,他的家世很普通,本人没上过什么学,但是他拥有1000多项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太重要了。有了专利还不行,得有人愿意买或者出资建厂,这就是企业家存在的理由;有企业家仍然不行,强大的金融机构要给予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是牵扯到全社会所有方面的制度设计,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有一点歧视,爱迪生的发明也没有落脚之地。

所谓包容性制度,就是不必担心社会容不下你,只需要担心自己无法成才。在民主和法治下,任何人、任何企业都是平等的,比尔·盖茨这样的巨头,也要接受反垄断调查。

2、榨取性制度也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但这种制度只顾及短期利益,不可持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联。我们都知道三十年代乌克兰大饥荒,原因就是苏联当局实行集体农庄制度,统一征调农民粮食,然后买给欧洲,用这些钱来快速实现工业化。

工业化的进程的确很快,但是社会付出了惨重代价,作家肖洛霍夫看到农村的惨状,给斯大林写信,却被斯大林批评他立场有问题。

更大的问题在后面。苏联实现了50年的增长,巅峰时期可以跟美国抗衡,但全社会处于强迫劳动的状态下,谈不上激励,谈不上创造,谈不上快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顾及不到人民生活。当赫鲁晓夫得意苏联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时,肯尼迪得意的是洗衣机。

国家垄断了所有经营活动,社会形成了既得利益者和民众两大群体,一方面既得利益者不肯改革,他们只看重短期利益,另一方面老百姓以不肯玩活来收拾前者,于是全社会成了酱缸。

苏联的笑话可以编成一本书,其实全都是嘲讽这种榨取性制度。

3、从近代到民国,中国离包容性制度有多远?

中国并不缺少有识之士,只不过他们的见识不被重视,比如郭嵩焘。

近代洋务运动的成果,是官府办了很多实业。郭嵩焘认为官办企业弊端太多,他极力反对官办,主张民营。他认为只要国家支持商人发展企业,保护商人利益,商人也会关心国家,支持国家,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并不矛盾。

郭嵩焘晚年在给李鸿章的信里说,为什么中国的官僚非要坚持官办,而不许商人插手呢,无非就是官府想独占利益,生怕老百姓赚钱。而这样的结果,是产生了严重的腐败:“视公家之利,恣意侵蚀,益无所惜”,管理企业的人,认为产业反正是国家的,那就使劲“作”吧,那就“可劲造”吧,损公肥私,营私舞弊,折腾光了也与自己无关。

此后中国民族企业摇摇晃晃发展了几十年,老舍在《茶馆》里写了一个秦二爷,他是有钱人,在李鸿章时代就想着实业救国,改良社会,奋斗了一辈子,卖家产建工厂,但是在抗战胜利后,他的工厂却被收了,然后拆了。

《茶馆》片段
这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翁文灏等人,持续把民营企业收归国有,或者把这些企业挤跨。秦二爷愤怒的台词:有钱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千万别做好事,秦某人七十多了,才明白这点道理!
你说老舍怒吼的,不也就是榨取性制度吗?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涉及到西方五百多年的历史,从中国历史上看,从秦始皇到王安石到张居正,无一例外全都是榨取性制度,只顾着与民争利。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原因是收上来的财富,到宋徽宗时,竟然只集中在官家的若干仓库中,既没有拿出来强兵,更没有拿出来发展生产,这些财富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竟然和国家也没什么关系。

以北宋的经济繁荣,又有程颐说的“士大夫与皇家共治天下”,如果能进一步考虑到包容性制度,那么中国早早就会进入到现代,何须再等800年。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点都不深奥,它只讲了一些常识,但无一例外,那些失败的国家全都是因为缺乏常识。
往期回顾:

鸡西市原副市长涉案31亿1021处房产,莫言《鳄鱼》写小了

司马南直播被劝离,胖东来的做法值得文旅部门和商家借鉴

筷子夹火箭的企业家精神:我们什么时候能培养出马斯克?


书写者
文学、社科、书法、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