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说:从明年起,胖东来人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婚礼酒席不能超过五桌。如果做不到的,公司从制度上将取消一切福利。于东来还说,胖东来公司正在逐步制定很多理性科学的生活方式方法,胖东来人都将拥有自信、独立、健全的人格,活出青春、热情、轻松阳光的与世界文明同行的自由美丽的生命状态。结果胖东来摊上大事了,这几天连续受到围攻,最多的说辞是他“干涉员工生活”,管得太宽了。还有人说,于东来只是初中毕业,觉得企业做大了,自己就是一个土皇帝。我是这样看的,这个事,恐怕要问问胖东来的职工,如果人家职工赞同、认可、接受、乐意,那就谁都管不着。胖东来又没有违法,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现在结婚随礼婚宴的事,全国各地差别很大,单位文化风气不同,也影响到这一风俗。一个简单例子,北京的婚事就越来越简单,胖东来为啥不能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更加文明的方式?小时候听过相声《随礼》,里面有个“张罗”,整天张罗同事随礼,谁见到他都跑。过了20年,我同学说,他那个地方,同事买个自行车,都请大家吃饭,只为收点礼:找个借口,把随出去的礼收点回来啊!随礼之风,不但是全社会的,也是局部单位小气候的。小城故事多,县域没有什么单位风气,但是像郑州这种大城市,局部是可以形成小气候的,胖东来的做法,是人家企业文化范畴,明明做得没毛病,而且对社会是有益的,为什么非要鸡蛋里挑骨头?风俗是最难改变的,百年未必能做到。有的地方得慢慢来,不能急。比如农村吃大席,恐怕就得充分考虑到当地风俗,不能拐急弯一刀切。但有的人是可以先行的。1920年,赵元任和杨步伟结婚,赵元任找了同学胡适,杨步伟找了好友朱徵,作为证婚人。他们给好友的请柬是这样写的:只许有抽象的好意、书信、诗文等等,贺礼一概不收。或由各位捐款给中国科学社,地址如下:……
1920年赵杨二人还不是文化大师,他们只不过是接受了一点新思潮,改变了一下旧俗而已。如果说这是个人的自由,那么一个单位是否可以营造局部的“小气候”?当然可以,必须可以!最典型的不就是1917年的北大吗?蔡元培改变了北大的旧风气,才有了新文化。当时那些学生老爷带着仆人上学,经常逛八大胡同,蔡校长扭转这种颓势,如果这叫干涉他人生活、干涉他人自由,说明你对自由的理解,简直太可笑了。胖东来认为自己到了可以移风易俗的层次,这是进步的,有益社会的,你可以怀疑它有没有这个本事,但别一棍子打死。彩礼和婚宴这种事,制度的确是管不到的,但是文化可以管到,于东来声称用制度来管理,你把它当作一种“倡议性的制度”、“公约性的制度”和“约束性的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就行了。于东来能派人跟着职工到老家,看他摆了几桌酒席吗?所以不能仅凭于东来说了两句“硬话”,就上纲上线说他是什么“土皇帝”,这帽子扣得太大了,容易让人透不过气来。面对围攻,于东来这几天连发了11条动态,比如这一条:若干年后,胖东来不是什么传奇也不是神话……就是一种人们已经习惯的自由阳光的生活方式!
我举双手赞成他的话。那些嘲讽他是初中生的人,请问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吗?难以置信,河南本地人也加入围攻胖东来的群体中,自己家门口的企业都不珍惜。都说企业家日子难过,不要说经营,就是这一波接一浪的口水,企业就波峰水谷的颠簸,这样下去,企业家就都别说话了。实在想说话,也别带有特色,也别带有风格,说点“正确的废话”得了。风俗习惯与每个人相关,这大概是很多人不接受的原因。可是风俗就是要被改变的,这也是趋势,既然人类的目标是不断向着幸福走,就一定会改变生活习惯。于东来说:如果人们走出背着包袱生活的方式,走上美好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命该有多么自由和美丽啊!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区,都变成漆黑。
视频,鲁迅:中国太老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