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卷事件的三次撕裂,正常的惟有那对夫妻

文化   2024-11-06 12:09   北京  

8个瑞士卷怎么分的一段小视频,引起了铺天盖地的口水。

一位全职宝妈发了一条视频,记录的是和丈夫的一次龃龉。一盒瑞士卷8个,儿子吃了2个,女儿吃了2个,丈夫吃了2个,宝妈认为剩下的两个是自己的,但是丈夫说,你吃饭多吃点,对孩子吃饭也有好的影响,而且你吃了,孩子就没的吃了。

宝妈说,你连个瑞士卷都供不起了吗?我已经为孩子做得够多的了,我没有那么伟大。

你能想到吗,这么一件小事,引发了三次撕裂。

第一次撕裂,网友因站队而争吵。

过去山东、河南、东北有一种习俗,吃饭的时候女人不上桌,她们吃剩的,或者躲一边去吃,上至老太太,到儿媳妇,到小女孩,都没有和男人一桌的权力。我奶奶八十大寿,仍然不上主桌,笑眯眯地看着儿子孙子喝酒。

这个男尊女卑的陋俗我觉得与古代的极度贫穷有关,为了保证男劳力有体力干活。

而瑞士卷如何吃的问题,已经和什么生产力问题、习俗问题、尊卑问题、道德问题都不搭界了,纯粹、而且只是两口子拌嘴。

他们也许遇到了一些障碍,工作压力大,生活疲惫,日子平淡,这是任何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

但网友纷纷站队,骂老公不体恤老婆的,大男子主义的,骂宝妈缺乏母爱的,不知奉献的。理解不了,这么点鸡毛蒜皮,根本无所谓对错,有什么好争论的?

只能说人活在无聊之中,把一个没有笑点、没有泪点、再正常不过的对话,搞得一地鸡毛。

所有人都在代入自己,然后吵成一锅粥。至此,这事和视频的制作者还有关系吗?

没错,一地鸡毛不是这个视频搞的,是我们大家,这里的我们,也包括我。

第二次撕裂,怀疑这个视频是摆拍,刻意制造网友对立。

吵了几天,有好事者质疑,这个视频是摆拍的,有剧本,两口子是在演出,并不是真的吵架,目的是刻意制造网友对立。

这就是从事件的结果,反过来揣测行为人的动机。

动机理论不可滥用因为很容易变成“诛心”,你是何居心,你别有用心,你居心叵测,你意欲何为。他人心里咋想的,这事不比上太空简单,因此需要谨慎。

我是这样看的,这两口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想编剧本、想刻意制造对立,给他一年时间,编得出来不?陈佩斯赵本山也得编一年。这么平庸的对话,能火起来,他们能想到吗?

如果这也算刻意制造对立,那么“你妈落水你先救谁”,不是最大的制造母亲、儿子、媳妇三者之间的对立?不是对社会伦理的最大挑衅?

所以说,对立的不是这两口子,对立的不是那些出镜的人,对立的是这个社会,撕裂的不是这个家庭,撕裂的是脆弱的社会。

生活已经实在没有趣味,人们刻意在生活中寻找波澜,这叫给生活找茬。

第三次撕裂,当地居委会调查。

当地去调查了,是不是摆拍,是不是虚假编造,是不是虚构情节,是不是传播谣言。
单纯的摆拍未必是问题,美军登陆硫磺岛,竖起那个旗,就是后来的摆拍;苏军占领纳粹德国国会大厦插上旗帜,同样是配合随军记者。全世界新闻画面,摆拍会占多大比例?

至于是否编造和虚构,看该视频中的女士,那种表情,绝对不是表演出来的,视频如实记录了生活真实。这是我个人看法,没资格代表别人。秦朗作业丢在巴黎,很容易调查,这个事件则可能只能凭主观判断,该如何下结论?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视频是不是有悖公序良俗?是不是有害家庭美德?是不是破坏家庭和睦?是不是败坏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两口子几句拌嘴,能不能上升到这个高度?

居委会入户调查,意义何在?

我觉得居委会真的想做实事,不如去探望一下这两口子,喝喝茶,聊聊天,甚至带几个瑞士卷品尝一下,然后来个摆拍,大家轻松愉快,一件掀起网上口水的小事迅速消弭,生活偶有波澜,但仍然是美好的,这才是“正能量”!

不去化解矛盾,反而把一件并不紧张的小事,搞得极其严肃,甚至有律师长篇分析说他们可能涉嫌违法,这也太紧绷了。

今天的生活绷得太紧了,猴皮筋的弹性都快没了,轻松点不好吗?

这一事件,可以清晰地看到,撕裂是在一步一步升级的,不正常的不是这两口子。我看这个四口之家生活很正常,我祝福他们。

退一万步说,虚构的拌嘴就会危害社会?那简直是说一颗石子扔进太平洋,掀起了海啸,这简直太荒诞可笑了。

往期回顾:

广州大学空洞敷衍的通报,反衬了食堂腐败的根本原因

一旦监督缺位,别说毛奇任性,连广州大学的食堂都办不好


书写者
文学、社科、书法、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