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有个老师吐槽,说自己去做教师培训的时候,下面睡倒一片,觉得他们太不尊重人了。我笑说,这要不是看在领导和钱的面子上,人家都还不一定来呢。
这些年,我看到很多培训都很浪费钱,也没什么效果。
以前,某集团每年给所辖分校花上百万做教育培训大会,我就吐槽说为啥花那么多钱做「春晚」?当时有个朋友就说,你说的太温和了,这就是「教育年度相声大会」。另一个更刻薄,直接说就是「教育年度吹牛大会」。
本质上来说,就是找一群专家喊口号,PPT二十年不用变,回头看,哪个口号实现了?所以这玩意除了宣传,还有什么用呢?
我给前面那位老师说,按照我们的建议,培训费用应该交由教师自己支配。
因为这主要是一个思维的区别,就是,教师培训到底是「教师自己想要培训」,还是培训方认为「我觉得你需要培训」。
如果是前一个,那么就应该交由教师自己选择培训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指导教师,都应该自己定。
哪怕他去参加哈佛耶鲁的教师培训,只要在经费限度之内,那也是他的选择。
因为,很显然他自己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短板。
但如果是后一个,那大概率他会选择睡觉。最好的表现,可能也就是表演一下「激动」,然后回去该干嘛干嘛。
所有培训都如清风入耳,过了就算了。这种「特种兵式的打卡培训」,现在非常非常多。
当然,如果学校对教师的选择不放心,那么可以把费用后置。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先提交自己的培训方案,参加完之后做交流报告,然后再全额报销,甚至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当然,你说这有没有漏洞呢?
那肯定也有,比如说我们也不能避免有人会虚开发票,趁机捞钱,但这种方式现在查起来就太容易了。只要措施得力,我相信还是能够防止的。至少比现在这种培训经费的使用,要有效得多。
这是在公立学校占主体的情况下,因为公立学校缺乏竞争性,培训是一种必要的能力训练。
但倘若是私立学校占主体,那么我觉得应该把所有的费用都计入教师工资,作为其合法所得。
反正市场会决定哪些教师更有竞争力,所以培训完全是个人的事。
它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体自我判断。如果觉得需要提升,那就去培训,如果觉得不需要,那不去培训也没什么问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