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需要多元思维结构

教育   2024-07-22 19:25   贵州  

第一辑历史专辑「疑古」已经结束。

试听:


前一段,《南方周末》登出对浙江大学黄河清的采访,此人是著名的「西方伪史论专家」。

他们声称「根本就没有古希腊,也没有古罗马,也没有古埃及,古两河,古印度,都没有。」

那么理由是什么呢?

南周的报道写到:

黄河清认为,自己真正的转变正是发生在这13天里。当时他游玩了希腊各地的名胜古迹——其中有4天是跟团游,“雅典、德尔菲、克里特岛,古迹都扫了一遍”。

“大受刺激!”这是黄河清实地看完希腊文物之后的第一感受,“全是新东西!有的地方还微微做旧了一点。”

“全是后来做的!”这是他能想得通的唯一解释。他也想不通当时的人是怎样雕刻大理石的,他觉得那肯定是一种人造的石头,“你看博物馆里的命运三女神雕刻,这种东西是雕刻不出来的,肯定是人造石浇筑的。”黄河清说。

南周记者问他:你相信考古学吗?他说:所谓的“考古”不重要。在我的书里,西方的考古学就是造古学。

要知道,现在西方伪史论者极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浪潮。但对受过学术训练的学生来说,这是很奇怪的质疑方式。

因为质疑需要讲证据,而且需要一路推到底,最后就像破案一样,需要以多重证据证明一件事的真伪。

那么,黄河清说的东西有疑点吗?确实有疑点。但是这些疑点能证明他的观点吗?很显然不能。

比如说,黄河清到希腊看见了「伪造」的物品,那么我们就还需要对这些证据进行进一步推敲和质疑。最直接的一步就是,为什么要制造这些物品? 

6月18日,黄河清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南方周末〉发表未经我本人审定采访稿的说明》,最后写到:

最后告诉一个好消息:埃及国家博物馆给上海博物馆送来了788件‘古埃及’文物!中国略有潘家园历练的的古物爱好者,可以去实践一下‘博物馆考古’,现场鉴定古物真伪。多年前一位网友曾给我发来一张古埃及雕像残块照片,里面露出钢筋,仅供参考。莫名的预感:这个展览很可能弄巧成拙,引发中国人对‘古埃及文明’的全面怀疑……”

《较真》主笔丁真写到:

这块雕像残块,其实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古代文化研究所(ISAC,前身叫“东方研究所”)馆藏的“图坦卡蒙雕像”,目前处于修复过的状态。换言之,根据ISAC的说明,所谓的“雕像残块露出钢筋”,实际上是修复雕像时使用的金属材料。我们可以在历史照片中看到修复、安装时的画面,都有这些金属材料。


相应的,我们发现所谓「伪造文物」常常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说,原物已经消失,只能按记录仿制。或者为了保存,把原物进行了现代方式的加固。又或者,真品在某一个博物馆珍藏,展品你都是赝品等等。

这些物品大部分都做出了说明,很多在学术界包括博物馆都是常识。但为什么西方伪史论仍然拥有大批的受众?

很显然,他们不承认历史研究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

我们如今要通过文字记录、文物挖掘、现代科技手段等多种方式,从多角度证明一件事是否属实。学术界对文物的研究和质疑,其程度远远超过西方伪史论者。

能否用充足的证据,把一件事做成铁的事实,这就是专业与否的分水岭。

他们也无法想象,所有的研究者并不可能一致造假,因为这根本无法做到。但他们却觉得,通过一件简单的可见事实,就可以彻底推翻所有的研究。

如果要解释,那么主要就是因为,当一个人有了固定的立场之后,他的思维就会变成单一思维。

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可以指向他的立场,那么他随后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但在这个过程中,却绝不会考虑问题与结论之间,是否缺乏有效的推断。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浑天仪就是根据史书记录还原的,那么我可以认为整个相关的历史都不存在吗?

那么对某些有立场的人来说,立刻就会否认我的说法。但他并不会认为,这种否认与前述他所论断的观点之间,会形成矛盾。这就是「立场战胜思考」的标准范式。

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科学的看见整个世界,包括它的过去与现在,以及其中丝丝缕缕的关系。」

但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多元的思考结构」,或者叫「多元思维模型」。

那么,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呢?

按芒格的说法:
很多人只能使用一两个思维模型,但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那样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现实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
那就像谚语所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这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思考方式,也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世方式。所以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
多读书,尤其是需要多领域多学科阅读,从事情的本源问题出发,而不是用某一种学科思维去思考,只要这么做,最终都会在现实中获益。

话虽如此,我所做的本辑历史,同样也都是质疑,但我的质疑并没有结论。我寻求作为听众的你,如果有更好的答案,可以告诉我。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订阅。会员八折(包括newsletter订阅的朋友,请在群里领取优惠券)。订阅地址如下:

另:数年来,我在小鹅通上面已更新数门音频,主要是《写作常识二十讲》《学术通识入门》《教育通识四十讲》等。这几门构成了一个通识教育的顶层框架,也欢迎订阅。

另外,就是这个小鹅通的站点,我目前的打算,只维护一年。

我相信,在这个时代,一个音频,无论制作的人思考多么出色,最多三年也就落后了。

所以,如果您购买了其中的课程,期待您尽快听完,并随时与我讨论。


白卷
那美好的仗,理应去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