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怀的沈荡
◇
站在冯夷桥上看沈荡,方能领悟“荡”字的双重含义,既寓意着宽广平坦的土地,又寄寓着心湖荡漾的情感。这一看,沈荡这座平凡的小镇便展现出别样的韵味。
木廊柱、镂空窗、芭蕉叶……古色古香的悬壶堂咖啡是沈荡老街最为时尚的展现。坐在竹椅上,靠着灰色的墙,看着蓝天下的河流带来有关沈荡的故事:她不仅有着古老的过往,传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镇北筑彭城,为吴越争夺之地,此地多水荡沼泽,沈荡即沉塘;她也有不老的传说,这里是有余华笔下的文学世界,更是游客趋之若鹜的精神高地。
“二两黄酒、一盘炒猪肝……”余华笔下的许三观在卖血后,就去胜利饭店吃上一顿来补补身体。黄酒必须烫一下,那是许三观独特的生活观,他给自己苦难的生活加点暖。并不宽敞的店堂里满是客人,雪菜猪肝和沈荡黄酒是必点,只为体验许三观的生活逻辑和苦难精神。
许三观身上有着千千万万父辈们所承载的责任担当,为了苦难的家庭,为了养育子女……当我们度过难关,迎接我们的就是光亮。看,工农桥上的天空总是光亮无比,照亮每一个过桥的人。
工农桥北为贲湖老街,始建于明代。“明天启二年的《海盐县图经》上记载沈荡为大镇,列廛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质店大贾往往而有……”这是百度里有关沈荡贲湖老街400多年前的盛况。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上个世纪留下的模样,水巷、河埠、水阁、古街都有着水泥的印记。
沿着贲湖老街,闻香进入酱园。一排排酒甏、酱缸垒得整整齐齐,就如沈荡人的生活一般井然有序。酱园始于清光绪十三年,它从“泰兴酱园”走来。一百多年前,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被历史的岁月,清洗得锃光发亮,唯有斑驳的墙壁上的那个“酱”字还在散发出生活的香味。
春耕、夏生、秋收、冬酿,沈荡酿在这百年传承中,始终沿袭着古老的行业规矩,用“十八般酒艺”细细打磨,酿出人间真味。老百姓认为,这酒是粮食精,是补气得琼浆。在充满酒香的酒窖里,终于体会到了许三观的生活观。
酿酒必须有粮食,沈荡谷仓就是沈荡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智慧所在。谷仓造型有着明显的苏联风格,高耸的圆柱粮仓将是最大的容量。谷仓位于海盐塘河道的三叉路口,这里汇聚了沈荡这块肥沃土地上生产的粮食,于是这里成为了海盐,乃至嘉兴的粮仓,规模之大不可估量。“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仓就是我们百姓的安全仓,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谷仓的三分之一,高高的谷仓足于让我们仰头脱帽了。
在改造后的粮仓里,我们还可以读书,谷仓书店是打卡的网红地,这里有着余华最为齐全的作品。选个靠窗的位置,看一部余华笔下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累了,可以喝口咖啡提提神,看看海盐塘里的长长货轮拉过,再听上一回轮船的鸣叫声,悠长而深远。
有粮、有书的日子,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安逸生活,而“安逸的生活来却之不易”。朱聚生陈列馆在永庆西路的南侧,那一簇簇的竹墩里有着茂密的竹子,每一片竹叶都在述说烈士们为追求真理宁死不屈的故事。故事不长,但很真,真切到可以触摸烈士们的气息。一封封绝笔的家书,都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安逸的生活。
寻根问源是每个游客的心态,中钱村的钱家宗祠如同一个引线,引导我们去寻找沈荡发展的源头。“沈荡钱氏家族祠堂,又名永思堂,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年间重建,为吴越王钱鏐后裔在海盐的总祠堂,共两进三院一花厅。”从中钱港的埠头进入祠堂,迎面看到的是乾隆皇帝御笔亲题“清芬世守”四个字,寓意做官清正廉洁,做人清清白白。这是乾隆皇帝对钱家门风的夸奖,也是对钱氏家训的浓缩概括。
钱氏家风的形成,首推陈书。陈书号“南楼老人”,清代著名女画家,钱陈群之母。早年,钱陈群家贫,父亲外出谋生后早逝。母亲勤俭持家,夜里一边纺纱织布,一边教子读经吟诗至深夜。钱陈群正是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在清康熙六十年中了进士,后官至太子太傅,久值南书房,为乾隆近臣。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看到《夜纺授经图》深受感动,御题“清芬世守”四字给海盐钱氏,并留下“嘉禾欲续贤媛传,不愧当年画荻人”的佳句。陈书“夜纺授经”的故事本质上与“孟母三迁”一样动人,是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
“秉承着代代相传的家训,一心为民的钱琦、买好棺材进谏的钱薇、‘击奸第一声’的钱嘉徵、崇文尚教典范钱陈群之母陈书……”祠堂的负责人俞建平老师绝对是个热心人,带着我们走遍了祠堂的角角落落,就连钱氏族人的古墓原物上的篆书字体也做了说明。夕阳透过香樟树叶照射在祠堂的墙壁之上,光线又反射在俞建平的脸上,那笑脸盈盈暖人心。
用一天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沈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缘分的奇妙就在于,有时只需短短的一天,便足以让沈荡入了我的怀。
费国平,浙江省民协会员、嘉兴市作协会员。教师一枚,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作,先后在《中国旅游报》《语文报》《浙江教育报》《楹联博览》《嘉兴日报》《南湖晚报》《今日桐乡》等各级报刊发表散文。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