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院抬阁
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杨文希
◇
濮院百花台,官方称“抬阁”,2022年入选第一批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濮院抬阁起源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民间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活动中的一种展示形式。庙会期间,濮院镇的二十四坊,每坊都会编扎各类抬阁,如百花台、釆莲船、鳌山等等。抬阁制作在清代较为盛行,民国时期的民间,如逢庙会仍有置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类大型庆祝活动中,则是经常性的巡展。
我年轻时,每到傍晚乘凉,父亲喜欢讲讲绍兴戏(越剧)的片段,也常讲到濮院“百花台”以珠宝而出名的故事。父亲在大祖父与六祖父的影响下,渐渐学会了“百花台”的制作,如扎花啊,如何布置啊等工艺手法。当年硖石迎灯彩时,也请父亲去帮忙的,算是席上宾。
我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百花台”的制作。因为“百花台”是要四个大汉抬着走的,所以非遗项目就命名为“抬阁”。而这种“抬阁”只有濮院镇上会制作,所以就称为“濮院抬阁”。
濮院百花台曾在建国初去湖州参展并得过奖。这是濮院人的传统文化,也是濮院人的荣誉和骄傲!
▲1956年濮院百花抬
扎百花台的工艺特点,是百花台上要安置一定量的人(一般是小孩),以及物件和花朵。
花的品种繁多,采用的大体是牡丹、月季、紫藤、石榴、梅、兰、竹、菊、荷花等(鳌山、采莲船等都要装饰上去的)。真花容易枯萎,所以就用绸与通草代替。这些材料从原物变成花,就是要扎好来,还要有色彩及造型。同时,色彩要分深浅、分层次,又要有浓淡。因此,仅一朵花,从花蕊到花瓣,就很繁琐。而用什么样的花,原则是因时定花,应该配对一些适时的花。
民国初,有人到上海学生意,无意中看到人家卖假花,看人家用的不是绸,也不是通草,而是绉纸,灵机一动,就向人家讨教,然后就采纳了绉纸,叶片原为绵纸上涂蜡烛油,后又发现上海有腊光纸卖,就采纳了腊光纸。人们纷纷赞美道,与真花一模一样啊。
濮院的“濮院百花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庆祝公私合营时展示过一次,重新出现则是在文革结束后。
1985年10月,镇上第一次搞文化艺术节。制作工场在蜡烛街钟家厅上。当时有曾雅如、岳鹏祥、潘华德、朱洛英、泥水阿金、張贵忠、孙龙官、曹瑞文等前辈,他们都是扎“百花台”的高手。当時曾雅如伯伯来叫我,我就参与了,从中学到了好多技巧。
1990年秋,濮院镇召开文化艺术节暨商业物资交易会。那年,国营商业(药店、食品厂等)有釆莲船,供销社有百花台(《三盗芭蕉扇》),缝零厂有两条长龙,工商所有一只花篮,煤球厂有一盆万年青(六角花篮),镇上有腰鼓队,三中有学生和老师的体操队,引起轰动。
1995年,又是文化艺术节。大家布置彩车,车上挂满扎花,中间要放上农村的稻谷和棉花以展示丰收。孙龙官负责做稻谷一捆,他让文化站长高伟胜买了几百斤橡皮泥来做。当时我负责做三篓棉花,用黄板纸做瓣头,用腊光纸做叶及蒂贴上。
2000年至2008年,桐乡市连续办了菊花节。每年,文化站长都叫我去帮忙。当时,老师傅就我一个。文化站的姜宁、王桂芬等人都在我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帮着做,地点在老镇政府的大厅里(原河下街闵家厅),先后共做了八只“百花台”,起早搭夜,总算每年都如期完成。领导看了后都很满意。
2014年后,濮院进行“有机更新”,要动员拆迁,繁琐事情很多,跟我学习制作百花台的小胡对我说不想学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2018年,新调来的文化站站长吴运湘,很重视地方传统文化,打听到我会制作百花台,便又来叫我了。起初我想不再做了,但后来想想,这样怎么对得起生我养我的千年古镇濮院?怎么对得起乡里乡邻的濮院人呢?于是,我决定再继续做下去。
其实,十几年不做,我感觉手法有点生疏了。
原有的八只百花台,放在永越村村委会里。由于长期不用,有些地方已发霉,尘封很厚,很多轿扛也不全了。用车装回来后,在古镇开发的工匠师傅那里修理了一下,再配齐轿杠,请漆匠师傅上漆,再请做广告的师傅按大小比例配上背景图画等工作。然后,我着手安排花朵、配景,以及定位扮演者的位置等。好在吴运湘站长大力支持,他的热心感动着我,促成我努力完成任务。
2019年,在我带领下,做成了八只百花台。配有好多戏剧表演剧目,如“武松打虎”“红楼梦”“杨家将”“西游记”“白蛇传”等,目的是尽量让观看者能明白表演内容、能欣赏百花台上所展示的人物精、气、神。
高伟胜站长在职时要看到抬阁上的小狮子,吴运湘站长要求花多,要热闹。我根据他们的设想,不断完善,努力制作,因此每次都是成功的。
濮院的百花台(濮院抬阁)入选桐乡市非遗项目后,我心中是亦喜亦忧。喜的是,濮院百花台蛮有荣誉感;忧的是,这百花台的工艺,我没有办法用文字来写清楚,一般都是以口头传授、操作示范、当场演示为依据的。
如今,我希望有一个明确的接班人,使这百花台的手艺传承下去。
图片:综合
杨文希,濮院人,系桐乡市非遗项目“濮院抬阁”传承人。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