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古镇丨双林的特质

文化   文化   2024-10-30 15:00   浙江  

双林的特质

图文/费国平

双林镇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当我来到后才感觉,是我来迟了,因为这里有着别样的风情。

“水多绕东西,桥多通南北。”双林的烟雨古桥跨于碧波之上,如长虹卧波,成为胜景。塘河上众星拱月般的万元桥、化成桥、万魁桥,就足以让双林傲然屹立于江南腹地,正如万元桥之楹联所说:“双水千秋资重镇,三桥一气接长天”。

桥是水乡的灵魂。从中间化成桥出发,走出个“⨝”型。万魁桥、化成桥、万元桥,我在上桥与下桥之中穿梭,如同时间在历史的隧道中前行。

磐石沐恩波,水接双桥成鼎峙;舆染仍古制,化垂千载拟棠阴。”“联双水之晴虹,中流自在;起三桥之彩凤,夹道行空。”化成桥东西两副石刻的桥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枕水人家依旧临水而居,过着“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生活。只是化成桥面两侧放上了水泥这个新事物,填平了石级,成为了斜坡通道,方便两岸居民骑着电瓶车过桥。

我真是担心骑电瓶车人的安全,这么陡的坡度,如果卡在中间该怎么办。“嗖、嗖……”一辆辆电瓶车像水中的小鲫鱼一般轻快的过桥,倒是游客被吓得胆战心惊,站在桥中央不知所措,而骑电瓶车的人却走得若无其事,这也就印证了乡间俗语:闺女回娘家——轻车熟路,看来是我们多虑了。

万魁桥在禹王庙北,西侧桥联因石质风化无法辨认。东侧桥联为“桥卧为虹,五色云霞开晓霁;波平似镜,化成甲第耀奎文。”这也是本地民众进庙许愿的必由之路。

万元桥是三桥中,最为挺拔雄伟的一座。桥上石栏凿有狮子十对,每只石狮憨态可掬、栩栩如生。桥联有四对,分别为:

源远流长,永固虹梁成利济;地灵人杰,高骞风尾焕文明。”“甲地云联,双水千秋资重镇;合星鼎峙,三桥一气接长天。”“茗水西来,山挑万笏,奎北东映,星政元精。”“积导流光,万家余庆;钟灵毓秀,元气常充。”桥联的文字精彩绝伦,精准地点出双林的文化气度。

游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这句双林俗语之说,说出了古戏台的吸引力之大。化成桥南的的戏台造真有气派,屋顶之高近于桥高。古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水路戏班在双林演出的重要场所,2022年恢复重建。在桥上看,那白墙黛瓦根本围不住雕梁画栋的仿古戏台向外溢出的气势。飞檐翘角的屋檐,像是花旦的玉手轻指空中,抬头遥望信鸽送来的情书。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腔委婉清新,穿过木窗的各自,传到了桥上、传入河水,韵味悠远。

三桥拱架横堤岸,一水川流拍埠头”,就坐在桥上静听才子佳人们的故事,入心耳。河水缓缓东去,盯着水流看久了,感觉自己在乘船前行,过双林塘,随着水流去苏杭。

有戏看的地方都是富庶之地。双林塘的两岸都是一望无垠的桑树林,此地从古到今,种桑养蚕为业。双林镇自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镇之后,自聚集人口,日益繁荣,从植桑养蚕,到纺织、印染,再到丝织品的贩卖、集散,商贸繁荣,地名也随之声名远播。

汲得凤凰泉畔水,一堆白雪晃新丝。”清代诗人沈澜在《双溪渔唱》中写道的是凤凰泉丝织品为上品。凤凰泉在双林镇西五里,水质优良,利于缫丝洗涤,当地农家经营蚕丝,取凤凰泉水缫丝,“水深而冽,乡人取以缫丝,洁润异常”,故有“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之称。凤凰泉水我们没有看见,但双林塘的水是看的清楚,清澈而又柔和。

万魁桥下、石埠头上,三三两两的垂钓着一字排开,那鱼钩浮漂清晰地印在水面,一群小鲹鲦鱼以为是玩具,竟然与浮漂一起玩耍,惊得渔人挥杆驱之。一顿吵闹之后,河面恢复平静,唯有水草在河中飘荡。

一眼看三桥,江南有神韵。”登高望远,才能将三座桥一并入眼,文昌阁绝对是最佳观赏位置。文昌阁,又名奎文阁,在石街漾水镜寺南面的一个分水墩上。文昌阁敬的是文武双神,是旧时乡里祈求学子科考连捷的地方,重建后的文昌阁更是高耸巍峨。

登上文昌阁,近看,银杏树叶微黄,微枯荷叶,点缀出了三桥出众秀姿;远观,三桥并列鼎峙,气势雄伟,层层相叠让人惊叹不已。“水调歌来入听幽,烟波石漾碧于秋。一泓清冷吊黄叶,几点微茫认白鸥。”清代诗人凌一飞的诗句用来描写文昌阁前的初秋之境最为恰当。

我在文昌阁上看风景,下面的人们在看我。在阁楼平台处一个转角,竟遇到了我们和蔼可亲的李老师。李老师今日携夫人前来双林,是故地重游,因为当年的李老师师范生实习就在双林,双林对他而言是青春激情的印证。我们巧遇相见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唯有合影留照,以示欢庆。国庆节日,来看双林三桥的游客众多,我们只得挥手作别在人群之中。

水是双林的柔情,它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都交融在双林塘里。跨过万元桥,就有道观和寺庙并立于分水墩之北。道观名曰“东岳庙”,寺庙名曰“水镜寺”,与对岸的文昌阁遥相呼应。坐于北岸的分水墩的凉亭之中,看水镜寺、东岳庙、文昌阁,成三角之势倒映在双林塘河面,倒影与清澈的河流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也成双林古镇的一道风景。

这样的道观、寺庙、阁楼并立实属罕见,但这并不影响各自的发展,反而使得双林塘上有着独特的文化印记,更为双林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多坐一会吧,缓缓向东的塘水中散发着一派祥和的气息,分水墩的凉亭带有了一点脱离尘世的感觉,其中的我享受着那份清幽的风景。

在落日霞光的映照下,走进双林古镇的小巷里弄,静观石板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流身影,顿时有种“日子生活慢,岁月静美好”的感觉。

双林东栅有着一条让人着迷的望月路,路旁有两座桥都是单孔的石拱桥,其型一大一小,一横一竖,大桥如长虹卧波,故名虹桥,“熏风一曲画槛南行,苕水分流文澜北溯”“迎眸来奕虹跨成梁,垂翅重凝凤飞振彩”桥联写出了情景交融的韵味;小桥如举头望月,故名月桥,“朝霞云开腾彩虹,秋微激辰达金柱”桥联文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两桥相互倚势,相得益章。每当农历八月中旬,皓月照水面,天上波中团圆相似,投石中流,水月晃动,似玻璃塔影,“虹桥夜月”便成为双林胜景。

还金亭在两桥之间,亭的前世今生都刻在了碑文之中,是湖籍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用他乡梓之情,温暖了乡愁的甜蜜。

虹桥西堍就是蔡家,走在这些狭窄而幽深的巷子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种古老而温馨的生活气息。而那些沿河而建的古朴房屋,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崇文尚教、恪勤持家”的古训,从庭院深深地墙壁上印出,造就蔡家百年之兴旺。

古人已去,古镇犹在。石板路、古桥、流水和错落有致的民居,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水乡画卷。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宁静而古朴、不急也不躁。每日在河边浣衣洗菜,在自家门口休闲喝茶……他们将双林古镇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特质传续下去。

作者简介

费国平,浙江省民协会员、嘉兴市作协会员。教师一枚,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作,先后在《中国旅游报》《语文报》《浙江教育报》《楹联博览》《嘉兴日报》《南湖晚报》《今日桐乡》等各级报刊发表散文

往期文章

丰盈的心灵【下】

游贵州天眼,探国之重器之奇

柏守支丨浅说温州

游新市古镇,品千年柔情

往事一页丨狗尾巴草的记忆

落叶絮语

聚桂文会
聚桂文会起始于元代(1350)浙江桐乡,杨维祯担任主评裁,五百多个东南名士携文汇聚,锦绣诗文,传为文坛佳话。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投稿邮箱:214785804@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