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计的问题意识如何体现(一)

2024-12-17 21:47   上海  

20241213

什么叫好的问题意识?我总结了四句话,作为“好选题意识”的核心要点:问题意识凸显、研究对象明确、研究方法可行、研究空间打开,我希望对我们同学们有所帮助。

1、问题意识凸显,指的是选题要从负面问题出发,明确研究的价值所在。好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已有的研究空白或困境出发,聚焦关键矛盾。

比如,通过历史问题重思、现实问题(急难愁盼问题)破解、关键问题突破、战略问题重构等方式,予以呈现;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众多现实中反复出现的主要问题、现实难题、负面问题、发展困境、绩效评估、影响因素、长效机制、中介平台等方式来加以体现。

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的创新难以实现,原因有两个:一是标识性概念早已被别人占据,创新概念太难;二是已有概念常常被妖魔化。

比如“党国体制”这个概念。英文翻译为“party-state system”,其本意是指政党-国家体制。然而,在西方政治学语境中,党国体制被污名化为专制体制,特指一党长期执政的共产主义国家。这种污名化让很多学者回避使用这个词。有人建议用“党政体制”来替代,但我认为不够准确。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全面领导,实际上就是一种“政党-国家体制”,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治理方式。

为了回应这种困境,我曾提出“使命型政党”这一概念。这个词的英文翻译在英文世界里并不存在,是我和刘建军教授共同讨论后创造的。我们将其翻译为“mission-oriented party”,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这个创新概念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但要创造出这样的经典概念,确实非常难。

学术界的“内卷化”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困境。

研究者为了创新,常常从负面问题出发,试图证明别人不行,然后提出新的视角。

实际上,所谓“创新”很多时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对已有问题的重新评估或解释。正如人们常说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通过新的理论框架和视角,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即赋予旧问题以新意义。

比如,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可以通过“基于共同富裕的”或者“共同富裕视域下”的设置,可以对共同体建设、公共利益分配、福利保障等议题进行新的的研究。

至于运用诸如整体性治理理论、贝叶斯方法来研究某一传统问题,当然也是可行的选题,因为可以重新审视解决这些问题的实现路径。这种方式不仅凸显了问题的现实意义,还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与政策支持。

这些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评估关键影响因素,提炼长效机制,设计中介平台,有效凸显问题意识。

欢迎订阅“知识星球”【唐家弄潮儿】(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并下载知识星球APP,可以每天读到星主所发的最新内容[每日至少三则栏目内容],需支付一年的订阅费198元[从订阅日算起,享有一年的阅读权限,后续可续订]。这是星主开始尝试的“知识付费”方式),内设有读书所得、生活感悟、论文指导、课题申请、时事评点、困惑指津、文学鉴赏、成果发布等栏目,亦可参加与星主的问答互动。值得拥有!


唐家弄潮儿
记录世间百态评析家国情怀感悟人世沧桑分享快乐忧伤一起和光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