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视角对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行探讨,重点研究各学科的核心概念、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其中,一些学科由于较早地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本土化问题,体现了较强的自觉意识,走在了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前沿,如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较早地开始了基于中国发展实践经验的探讨,并形成了诸如熟人社会、面子、关系、情感、服务型政府、仁治中国等具有解释力的标识性概念与理论。
二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与主题研究进行包括手册、关键词、标识性概念、主题丛书、集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探讨,如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国际政治等学科在中华文明观、发展型政府、使命型政党、中华法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标识性概念与理论范式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主知识体系。
三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总载体和总主题,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不同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并对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历史实践与发展绩效进行系统性总结,开始形成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总体研究对象、兼具特殊性与一般性的人类社会新型现代化理论范式与实践模式。
即便如此,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还是出现了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在于四个方面:
一是对舶自近代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实践与经验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体系,缺乏正本清源的辨明和系统有效的清理。
二是对已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等,缺乏必要的扬弃和学理化的创新。
三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所孕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内蕴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兼具的大国发展与治理规律,缺乏充分认知和整体把握。
四是对人类社会的现实冲突与未来发展走向,既缺乏有使命型和责任感的政党的统合型引领和政治理想关怀,又缺少对既有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主动改造和系统重构的主导性动力,进而导致当今国际社会仍处于霸权国家与强权政治持续欺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弱小力量的丛林时代。
欢迎关注新近开通的“微信视频号”【唐家弄潮儿】(与微信公众号同名),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