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
【受命于天与地】1月11日在《中国政治研究手册》编写会上的发言内容(第一张图片),
指出不讨论中国自古以来这片土地的归属问题,而是强调谁能有德治理和治理得好的问题。这也是以前没有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今却是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2025年1月17日
【受命于天与地之二】早上醒来,想到国家分类与国家建构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称为实体国家,而像西方现代国家就只能称为建构国家,自然民族国家概念与理论不适用于中国。
无论是实体国家还是建构国家,都面临国家建构问题——
实体国家的国家建构重点不在疆域,而在统治权与国家性质,而建构国家的重点在疆域和政府,即主权问题。
像美国刚开始划各种边界,很多就是直线方式(美国刚开始建国时是英国十三个殖民地的联合,后来不断加入新的州)。
这么去理解国家分类与国家建构问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关于国家的自主知识体系来。
【受命于天与地之三】以前想超越民族国家概念与理论讲中国,更多是从地理、历史与文化视角进行论述,但是没有一个好概念统摄之。
超越政体论讲治体论,同样面临同样的问题。
干脆把中国自秦一统六国后就解决了领土问题,只是关注统治权及其衍生出来的国家性质问题,叫做实体国家,以与西欧通过战争划定疆域以及通过政体建构政府的建构起来的国家(建构国家)相对,反而省事了。
【受命于天与地之四】以前讲中国古代皇帝受命于天,实际上是不够的,还受命于地,也就是中国自古讲“分土建邦(国)”“临土治民”,始终离不开一个“领土”问题,而这个问题才是古时政权的根基和实质。
现代政治学强调主权概念时,还是强调政权概念大于领土概念。
在中国古人看来,没有土地就没有政权,政权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俗语“占山为王”),争统治权的目的还在于争土地权。
因此,统治权是古时国家的本质,而统治权谁都可以掌握,但规律是“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