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人工智能时代】上次讲“脑机接口技术”话题时,提出了从“物化世界”到“智化世界”的演进。
这次讲人工智能问题,提出了智化世界是“主主关系合一”(即人与智能人关系的合一)与“主主关系共生”(即天、地、人、技、智五位一体)的一体化构建模式。
思考就是这样一步步深化的。
【人工智能时代之二】这次讲人工智能经由“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之政府作用机理时,专门花了快一整天时间对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上的相关材料进行了系统整理,研读了一系列促进政策,得出的思考与目前学术界关于技术伦理的杞人忧天式棒喝南辕北辙。
说到底,技术化时代,就是一个道魔较量、相辅相成的生长过程。
书斋里的高谈阔论在现实产业世界面前真的渺小得不值一提。
这又回到了以前常讲的“文科生思维”问题了,难怪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也!
11月18日
【人工智能时代之三】以前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时,记得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有个描述,一是科技革命的力量,二是权利觉醒的力量。
如今看来看去,综合比较下来,仍是两大力量,
一是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力量,
二是大国竞争与重组的力量。
前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后者将改变这个世界的发展格局,而由使命型政党引领的中国的发展及其主张的区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观察结论是如此确信不疑,真的在未来二三十年能够见证到。
【人工智能时代之四】如今主张多到产业第一线去调研考察,并从智能感知、计算、传输、储存、生产、传播等系统化环节与过程乃至从网云端一体化生态平台体系建设视角,去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与走向。
唯如此,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这学期把课程视频传播做起来,虽属于小儿科水平,可也是一个尝试。
微信视频号【唐家弄潮儿】,可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
走出书斋,主动拥抱春潮涌动的人工智能浪潮,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11月19日
【人工智能时代之五】随机刷到一个关于脑机接口技术应用的案例,清华大学教授做的,与马斯克团队不一样的技术路线。
通过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方法,帮助瘫痪患者恢复功能,不用植入电池,可以终身使用。
以后可以广泛应用于癫痫患者、抑郁患者等群体身上。
功能性的辅助与恢复,已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人—智能人的合一奠定了基础。
【人工智能时代之六】从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智能体”到最高形态“智能人”的智化水平再到人通过人工智能方式成为“智化人”的可能性(注意:这几个我命名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的差别),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远没有达到了解人工智能的真实发展状况与水平,那又有什么资格去贸然批判包括伦理规范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呢?
这也是我前不久参加珠海会议时提出要认清楚一些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又在解决的过程中涌现新的问题的原因。
技术一日千里,远非伦理批判一句了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