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
【好好活着】到卿云宾馆的路上碰到一个老朋友。
问他颈椎病情况如何,说现在好多了,可手还是有点麻。
又说遵照我的说法,好好地活着,才是人生的王道。
想想人生的历程,从“闯世界”到“看世界”,是个多么痛的领悟过程。
有人到了一定年龄,受颈椎病或腰椎病困扰,甚至还受精神疾病困扰,日子过得很艰难,自然也就看穿了人世,明了人生不过是一次自我修行的过程。
回望人生,为何有从“闯世界”到“看世界”的重大转换过程,个中奥秘又在哪,后续来谈谈此话题。
10月25日
【好好活着之二】前段时间体检报告出来,像甘油三酯指标很高,理论上要去找医生开药治疗了,最近忙得没空,加之也多少不一有点没当回事,也知道如果坚持锻炼,饮食清淡,很快也能降下来。
像以前体检时,尿酸指标比较高,一度注意少喝啤酒,少吃海鲜,隔年就正常了。
“病从口入”,可美食诱惑太大,抵抗不健康生活方式能力太弱,到了一定年龄,日积月累,自然多病丛生了。
人生不到四五十岁后,对疾病都缺乏基本概念,更不要说经历各种苦痛了。
有时常想读过的各种小说,就缺少一种从人生视角的解读,导致最细烦之处无以见真章,自然也难以触动人的心灵。
【好好活着之三】以前谈过人生是一个从幼青年不断向外进攻与索取到中年沉稳度日乃至争名夺利,再到老年不断退守家庭和与世无争的过程。
一个向外进攻,一个争名夺利,一个与世无争,三个人生阶段的典型写照,也就是前面提出来的人生从“闯世界”到“看世界”的过程。
现代社会也有趣的地方,用一个工作将其截然分开,让闯世界和看世界各有了一种标志,进而让“卷”与“躺”又成为人生闯与看的一种挣扎方式。
10月26日
【好好活着之四】为何心念念从小说视角希望能看到一本记录从出生到死亡的经典文本呢?
以前没关注这个问题,
一是人在不知不觉衰老中才会突然有或者不时有物是人非之慨,
二是人在从“闯世界”向“看世界”过程中的爱恨情仇故事与对其的理解,往往因为时过境迁与个体能力的不同,相应地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会有不同的体现与反应,
三是个体的故事既独特到不足为外人所道也的境地,又普通到“结婚、成家、过日子”的常态,
四是新冠疫情引发的思考,一个疫情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过的,还是如何看的,即便到现在也就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仍然众说纷纭,可见人的记忆与判断是多么的不靠谱,同样社会的记忆更是纷繁复杂了。
【好好活着之五】如果稍微捋一捋,左右人生成长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个体智慧能力与身体自主能力的不匹配。
此话怎讲?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工作,人的智慧能力恰恰在四十五岁到六十五岁之间,而此时人的身体自主能力即便活力十足,也不可避免地在走下坡路,精力不济了;
自然科学研究及其工作,智慧能力与创造能力恰恰在四十五岁或者五十岁以前,与身体自主能力几乎匹配,可人生的成熟时节却是在五十岁以后,于是又出现了另外一种不匹配情况,即人生的智慧能力、自主能力与成熟能力的不匹配情况。
也就是说,到人有钱有闲有智慧时,却啥也无法干了,即便还能干点,也不过在强撑着一口气罢。
人生之残酷与无奈毕现矣!
10月27日
【好好活着之六】稍微总结一下有限人生的经历与经验,有几句话是值得铭记的:
一,青春时做青春事,要勇敢地尝试(have a try),补充说法就是过了青春期再做青春事,要么来不及,要么荒腔走板;
二,个体能力极其有限,对社会重要性的来说,远远比不过对家庭和生活的重要性,补充说法就是别整天想着做出改变世界的大事业美梦;
三是人生是个往前走的过程,可以往后看,不可往后走,补充说法是人回不到过去,情感也一样;
四是人生在从闯世界向观世界过渡时,期待来自家庭亲人的温暖和帮助无比重要,补充说法是衰老和孤独虽然是人的宿命,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以及生生不息的人生总是人充满希望地活着的勇气和力量之源。
——全文完
注:以上图片2024年11月2日摄于西郊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