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杀人”会成为真的吗?

2024-09-16 00:00   上海  

910

【教师节】从1986年师专[]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刨去中间脱产读硕三年(不算工龄,博士阶段属于计划内定向性质,算工龄),先后在中学、党校和高校任教35年了,算老教师了。

以前任教三十年,可以申请一个从教三十年证书。嫌填表麻烦,加之证书不过一张纸而已,就没申请。

如今教师节设立也有四十年了,全国教育大会也正在北京召开。

看到报道说,要增加中小学教师工龄补贴,要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总会有些新举措出台。

做教师,还是挺愉快的职业。

教师节,就收到很多祝福的话语。

有学生说要送花,不去学校,也就免了。

不过,随着未来数智化时代的来临,教师的知识传授作用越来越小,而育人助人的功能会加强。

我也在担心,一旦小学初中高中学制可以再缩短个几年,所有工种选择愈来愈同质化(即被大规模智能人替代),基础和高等教育将走向何方?

后续来谈谈此脑洞大开的话题。

[]我上学的学校全名为安徽省宿州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宿州师专,今已升级为宿州学院。

912

【教师节之二】教师节设立有40年了。

当初设立教师节,当然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

以前有个说法,即缺什么,就提倡什么,设立类似教师节,也有此意。

一方面,教师曾经是“臭老九”的代表,另一方面教师的工资福利等待遇要低于同类型如公务员(那时叫国家干部)的水平。

我参加工作时,由于在乡村镇里完全中学工作,也享受了一项比在城里工作上浮一级工资的待遇。

都是一个道理,缺啥补啥提倡啥,可真正成为一种文化风尚尚有很大的距离。

【教师节之三】好教师,不仅是一个简单知识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已讲清楚了此事。

中小学教师比大学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对世事懵懂、情窦初开、青春叛逆、缺乏分辨力的孩子的行为有重大的矫正作用(故必要的体罚教育不能少),而不仅局限于大学教师的指点作用。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

换句话说,大学生研究生都成人了,也会出问题,而中小学生出问题很可能是致命的,比如误入歧途,比如失去重大发展机会。

【教师节之四】如今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抬头率问题。

我在上课时,要不时提醒同学们抬起头来看自认为很重要的PPT内容。

学生们基本上每个人面前一台电脑,少数人面前就一个手机,上课时不看老师。

这很伤脑筋,上课没有成就感。

我又做不到无视学生听讲不听讲的状况,故如今上课常有挫败感。

中小学教师上课不一样,因为各门功课都有一个知识讲授进阶安排,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一旦跟不上,容易跛腿,影响综合成绩,也影响后续求学的牌子和档次。

再说,中小学学生上课时不允许用手机电脑,要么上交,要么信号被屏蔽,受外界影响小,且学习目的与任务简单直接,容易受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与水平影响。好教师的作用就异乎寻常地凸显。

913

【教师节之五】中小学教育涉及知识的进阶学习、学习方法的反复操练、行为习惯的养成矫正、认知能力的提升引领等基本问题,很难通过如网络教学方式而普遍获得,亦即存在个性化小班化接力式的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高中以上的知识体系教育,存在理解式学习以及自主性学习的可能,加之包括注意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身体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提升,通过网络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大学阶段更是如此,这就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教学教育方式的重要地位和必要性。

如今在大学阶段学习,受到最大冲击的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专业,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方式完成知识体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换句话说,如果有经过市场选择、优胜劣汰的各学科与专业的体系化课程体系建设以及问题答疑与交友能力建设,拿一个大学网络学位,照样可以达到线下本科教育的效果。

【教师节之六】以前做过一个关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报告,提到脑机接口技术的三大类型划分:非侵入式、侵入式与介入式,同时分析了脑机接口技术与人的行为结合后,产生的包括意念性与自主性等不同后果。

想想一个身体完全瘫痪可脑子能够自主思维之人,借助于辅助工具(如助行器等),通过脑电波传导意念并形成指令,最终达到“意念杀人”之情形,其后果该是多么可怕。

目前为止,无接触无创式脑机接口技术暂时还不能改变人的知识接受与思维训练的状况(智能人的辅助已经部分改变),而一旦发生以芯片植入式且以普遍知识体系基础与思维能力训练基础为核心的人机智能能力自动获取情形,为何还要需要中小学与大学等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其存在的理由在哪?

914

【教师节之七】前段时间谈“数字化生存”话题时,曾提到OpenAI所做的人工通用智能五种类型划分,从脑机接口技术的侵入式与侵入式以及介入式类型划分来看,OpenAi的划分方法还是简单。

在我看来,以后的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由两类人组成:

一类是高度类人的“智能机器人”,整个世界是一个万物联通的“智化世界”,

另一类是通过芯片植入技术而自身也变成了高度智能的“智能人”,一下子将人的算力与思维能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智能机器人”与“智能人”的互动,成为社会生活的日常,其必然结果是省去一切初级的不必要锻炼人脑记忆与推理功能的阶段和过程。

【教师节之八】以前对马恩预测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因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力而能在一切部门间自由切换地工作,心存疑虑,觉得不可能,像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上从事批判,那只是简单的体力与脑力劳动间切换。

如今“智化世界”的到来,重新让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天才预言变为可能。这可能导致中国社会传统的最好的两大职业——一师者二医者,失去立足的资本(病因由智能机器人诊断,手术由智能机器人操刀)。

真的到了那一天,自然也就把“教育内卷”话题抛到爪洼国去了,人类社会真正走向众生平等、社会财富极大涌流的时代了!

——全文完


唐家弄潮儿
记录世间百态评析家国情怀感悟人世沧桑分享快乐忧伤一起和光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