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十问十答聊透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看完这篇就懂了!

民生   2024-09-13 20:48   江苏  

今天下午被延迟退休的通知刷屏了。


喊了这么多年,靴子终于落地,一时间段子满天飞!


关于咱们的养老保险,玩保哥在7年前(写于2017年10月)的一篇长文在今天看来依然合适,应个景再推送一次,部分数据重新整理更新过,以下是正文:




最近跟养老保险扛上了,铁了心要把这个问题聊透,其他的先靠边站!


为什么呢?


因为养老保险这个话题本来就很复杂,再加上各路媒体也是一知半解的宣传与解读,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可能就要被带沟里去了——比方最近两年很多人听信一些媒体的“解读”,养老保险要领取20几年才回本,感觉太不划算,然后赶紧去把自己的养老保险给停了……


好吧,回归正题。


一、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


而根据世行的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的目标替代率是多少?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企业人员缴费满35年后退休时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9.2%。


这个数据怎么来的,上公式:


注:图片来自凤凰财经


缴满35年的目标替代率:2959/5000=59.18%;

缴满15年的目标替代率:1268/5000=25.36%。

未缴满15年,只能退回自己个人养老账户的累积(计账)金额。


但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企业员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如下:


注:图片来自凤凰财经


公务员的待遇确实好,所以每年多少人挤破头皮也要考公务员当然是有原因的。不过也没啥好羡慕的,这也是有代价的不是?真要羡慕,自己去考呗。


当然,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是更有代表性的一般企业员工,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不作讨论。



三、中国当下的实际替代率是多少呢?


不同的口径有不同的结果,官方的数据是这些年一直处于60%以上,而网上有砖家说只有40%出头,小编带你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先看来自人社保官方数据如下: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这几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一直都在65%以上。


那有些砖家为什么说替代率只有40%出点头,怎么算的呢?


那得先找出历年实际退休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


那我们再看两组数据:





上面两张图分别是人社部09年-16年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些年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统计局的平均工资分成了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两种标准。


OK,要算出40%出头的养老金,砖家们的算法是这样的:


替代率=每月养老金*12/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


对应的数据分别是:


看到了没,这就是一些砖家痛心疾首地声称当下中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太低的出处和算法,而有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不去考证数据的准确性,就作为新闻发布了。


表面上是按照替代率的公式算出来的数据,但实际上差了好远,因为这个“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1员年平均工资”是统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大型股份制以及外资等企业的平均工资,但中国吸纳就业更多却是大量私营的小企业,也就是说“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肯定代表不了社会企业的平均工资。


这里插一个经常听到的笑话,每年统计局公布这个社会平均工资时,网上就有一大堆人吐槽,自己又被平均了,工资根本就没那么高!而实际情况很可能只是他们作为一名私企的加班狗,却将对比的标准瞄上了高大上的“非私营单位”而已……


强调一下,历年的“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大概都是“非私营单位“的60%左右!


好了,部分砖家算的替代率不可靠,那人社部的替代率是如何计算的呢?


其实人社部的统计方法是以“某年度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参保职工的平均缴费基数”得到的。


(写养老金话题就是一大堆知识点要普及,心累……)


如果平时比较关注社保缴费的朋友应该知道,社保的“缴费基数”多数情况下不是“实际工资”,当地政府一般都会以上一年“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60%~300%作为选择范围,由当地企业自行申报,大多数企业当然都是选择60%的最低基准了。


这里多说一句,别嫌老板抠,因为就社保五险这一块,企业就得为每个员工缴纳超过工资的30%,现在政府允许选择低一点的基数,企业当然选择最低的。


请注意这个缴费基数的“60%”是以“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为基准,而前面提到过的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也是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60%”。


所以,你可以认为人社部的替代率大概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除以“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的。


这种算法虽然也跟一开始替代率的定义有些差异,但个人认为应该是更接近真实替代率的,因为我们现有的是分子“企业离退休人均养老金”,而缺的分母是“企业人员平均工资”,现在可供选择的分母分别是“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和“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你认为哪个更接近真实值?


注:这里的企业退休金替代率是没有计算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人员的,原因你懂的。


没办法,统计局没有给出对应的统计数据,小编现在也只能大概估算下,企业退休金的真实替代率应该在60%左右或略高于60%。



四、为什么公布的替代率高出了之前养老制度的目标替代率?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前面已经讲到:

  • 缴满35年的目标替代率:2959/5000=59.18%;
  • 缴满15年的目标替代率:1268/5000=25.36%。


而现在人社部公布的替代率已经明显高出了目标替代率,个人认为原因有两个:


1. 因为养老金在缴费时,其缴费基数不是平均工资(最低档是60%),而在领取时,养老金的计算又会用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所以退休金会被平均工资拉高。(计算过程略)


2. 这一条是小编不负责的推测,就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并没有严格按文章最前面的公式结算,而很有可能在该公式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部分,而增加部分的来源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


之所以这么猜测,原因是这些年,我国的养老金每年平均差不多以10%的幅度上涨,基本与社会平均工资等同。而如果完全按之前的公式计算养老金的话,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上涨幅度的,因为养老金当中的“基础养老金”会随着平均工资的上涨而上涨,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却远远达不到这个上涨幅度(实际2%左右,可参考前天的文章),如不进行财政补贴,那么养老金每年的涨幅会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涨幅。(特别说明:这一条没有明确证据,欢迎有在人社工作的朋友指点或指正。)



五、当下的替代率或者说养老金水平下,退休老人的生活如何?


我们拿2016年的平均退休工资2362元/月来举例,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所以这个退休工资绝对不可能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


我们结合2016的全国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42833元/年,62569元/年,大概把这个工资平均水平定位于某内地的三线城市A城。


现在A城的私营单位员工税前月工资为42833元/12月=3569元,扣掉社保税费后,大概到手3200~3300元/月。


假设A城的私营单位员工能够在A城正常生活,这样一对比,一位退休人员在A城生活,同样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至少基本的衣食住行不成问题。当然,如果想要更高的品质生活,那就得靠自己的储蓄或是子女的资助了。


说得通俗一点,社保的养老金解决吃饭是没问题的,但是想靠养老金解决更多的问题,基本指望不上了。


六、为什么近些年,企业退休金每年都大幅上涨?


我国的企业人员的平均退休金,从2005年700元/月左右,涨到2016年的2362元/月,年均涨幅超过10%,基本与城镇职工的工资涨幅一致。


正是这种与职工工资基本持平的增长水平,从而也保持了近年养老金的替代率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66%左右)。


至于原因,这也不用多说,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人都会老,都会退休,如果退休金不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退休人员的吃饭成问题,那恐怕就是一个政治问题了,官方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七、未来长期看,当下的这种替代率水平可否长期维持?


先看近些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数据:


数据来源:人社部,已更新至2023年


近些年,城镇职工医保的总参保人数当中的在职人数及离退休人员虽然都在增加,但明显在职人员的增长速度,不如离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对应的结果就是扶养比在 2011年达到高点3.16后,往后逐年降低,2023年的最新扶养比是2.67。


更严峻的是,已经有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的扶养比将降为1.3。


虽然小编向来不怎么相信砖家的话,但是看到下面这幅图后,小编开始相信“1.3”这个数字了。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们生育观念的影响,我国未来将面临严峻的老龄化。


对应到职工养老保险上,如果未来扶养比真由当下的2.75左右降至1.3,降幅超过50%。再结合我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制度,那么理论上,到时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也会等比下降至31%左右。


如果换算成当下的城镇职工退休金,那大概就是平均每个月退休金只有1100元,这个退休金水平,退休人员的吃饭都成问题了……


所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未来企业职工退休金(替代率)将承受巨大的下行压力,长期维持当下的替代率水平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八、既然前面提到维持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是政治任务 ,那有什么方法应对前一条老龄化带来的替代率下行压力呢?


还是上数据,先看看这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


数据来源:人社部,已更新至2023年


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分为征缴收入和财政补贴,从上图可以看出,在2013年之前,征缴收入是足以支付每年的养老金支出的,这期间财政补贴都进入了累计结存。


但从2014年开始,征缴收入已经不能覆盖每年的养老金支出,而16年的财政补贴的6000多亿当中,更是有超过5000亿都被当年支出掉了,收支压力可见一斑。(2018年开始统计公报没有再显示财政补贴数据)


回到这一条的问题,在扶养比将逐步下降的情况下,有什么方法来维持替代率呢?从收支两方面看,方法无外乎下面几种:


 1. 增加征缴收入,征缴收入的增加又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是提高人均缴费水平,但考虑到我国的养老金缴费水平(单位20%+个人8%)已经很高,尤其是企业,加上医疗等其它社保项目,支出比例已超过30%,所以这一条路已经不通。


 二是延长缴费年龄,对应的方案就是已经喊了多年的“延迟退休”。尽管小编个人也不希望被延迟退休,但客观事实是我国当下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超过了90年代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的平均寿命(根据统计局数据,2010年平均寿命比2000年延长3.4岁),而且还会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而继续提高。

所以,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施行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2. 加大财政补贴 


从2012年开始,政府的财政补贴占比基金总收入开始逐年上涨,至2016年时财政补贴占基金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近20%,金额达到6500多亿。而且根据当下的势头,未来财政补贴的比例及具体金额将会继续增加。


3. 减少退休金领取时间 


退休金领取的金额不能减少,那就减少领取的时间,这一点同样由前面的“延迟退休”政策来实现,所以延迟退休既增加了缴费时间,又能减少领取时间,一举两得……


4. 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结存的收益率


根据人社保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分别为2.4%、2.9%、3.1%,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部分年份甚至赶不上通货膨胀率。(补充一点,这个3.8万多亿的养老基金分别由各地方政府自行管理。)

而当下养老人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8万多亿,基金结余的收益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都是几百亿的收入。 

尽管对于每年开支的3万多亿养老金仍然是杯水车薪,但每提高养老基金收益1%,意味着政府的财政补贴可以少贴近6%。


综上,为应对养老金替代率下行的压力,老大哥可以应对的方法有:

延迟退休:一石二鸟,效果可期,但因为政策的时效性,可能10年,20年后才能见效。

提高养老基金收益:杯水车薪,聊胜于无。 

加大财政补贴:釜底抽薪,效果立竿见影,问题是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加大补贴的能力上限是多少?



九、各级财政补贴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的养老金支出压力,如果财政补贴不够,怎么办?


2016的全国税收总收入为11.6万亿,而当年的财政补贴为6511亿,占比5.6%,看起来比例还不算太高。


但是最近四年的财政补贴分别为:3019亿、3548亿、4716亿、6511亿,近三年增长额分别为:529亿、1168亿、1795亿,涨幅分别是17.5%,32.9%,38.1%,按此趋势,未来每年的增长额超过2000亿是妥妥的。


也就是说未来3~5年,每年的养老金财政补贴大概率会在8000亿~1万亿左右的水平甚至更高,这个涨幅远高于税收的涨幅,养老金支出的缺口完全指望财政补贴怕也不现实。


但是,但是……这笔账小编都能算明白,官方会算不明白吗?


所以,早在2000年,中央政府就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不足等风险。


图片来自社保基金会官网


各位请注意区分这个“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险基金”的区别,说得通俗点,“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设立用来保障各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的,是典型的保险中的保险。


因为“社会保险基金”未来的支付压力主要在于养老保险,而医疗保险等其它社会保险支付压力相对较小,所以这个社会保险基金是保证未来养老金可持续发放的利器。


我们来看看社会保障基金的数据: 

2016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0,423.28亿元,其中 负债余额935.21亿元;权益总额为19,488.07亿元,包含广东和山东委托资金权益分别为1,213.79亿元,1,050.19亿元


2016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319.40亿元,投资收益率1.73%,但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37%,累计投资收益额8,227.31亿元。


16年,万亿级别的资金盘,年均8.37%的收益率,不得不说社保基金会的操盘水平绝大是大师水平。


当然话说回来,社保基金是未来普通民众的吃饭钱,收益当然是越高越好了。


可能有人会质疑,全国每年的养老金支付超过3万亿,这个社保基金也才2万亿左右,都不够支付一年的,这么严峻的养老金支付危机,这个2万亿指望得上吗?


但是各位别忘了,我国的社保基金每年都有不少中央的拨款以及国有资本的划拨。


幸运的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全国国有企业的资产法理上属于全民所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国有企业总资产是143万亿元,所有者权益是49万亿元


怎么样,这下有信心多了吧?当然国企的资产肯定不可能全部划拨到社保基金,巧的是前两天(11月18日)出了最新消息:

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首先以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时期因企业职工享受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为基本目标,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按照10%比例划转国有企业资产,相当于14万亿元的总资产和将近5万亿元的所有者权益,这对于解决养老金支付压力,保证未来养老金支付的可持续性有重大作用。


小编简单估算一下,只要社保基金的资产总额能达到10万亿级别,未来的养老金支出压力就将大幅减小: 


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去年养老基金的收支缺口为5000亿,假设未来几年涨到1万亿左右,而去年的财政补贴6000多亿,若财政补贴不增长,则资金缺口应不超过5000亿。


10万亿级别的社保基金,按照过往超过8%的年收益,则用其收益覆盖这个5000亿级别的资金缺口完全没有问题。



十、有人算出养老保险要领取20几年才能回本,到底要不要退出养老保险呢?


关于社保养老金的问题,小编经常看到两类抨击文章:


一类是,通过交费和领取的金额进行对比,得到什么20几年(或其它时间)才能回本的结论,证明交养老肯定不划算。 


另一类是,按退休后每月或每年的生活开支,乘以开支年数,计算一个开支总额(要点:计算通胀);再根据每月退休金,算一个退休金的领取总额(要点:不考虑退休金上涨),得到一个差额,说明养老金未来完全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自己得准备多少多少钱养老。


对于这两类文章(限于篇幅,不展开,以后可以专门写)的作者,小编的评价仍然是之前的四个字:非蠢即坏!


他们都有意或无意忽视了一个重点,就是退休金的缴费及领取,都是随着社会平均工资同步上涨的,其实通过计算都可以推翻这两类文章,但更简单的方式是各位自己去看一下自己父母辈当中已经退休的企业职工,问问他们两个问题:

1.他们现在领取的养老金水平,相较他们的交费水平,是多长时间可以回本?2.尽管现在每年特价都在上涨,他们每年发放的退休金是不是能够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教员曾说过,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小编相信大家去实际调查下,就能够明白这两个问题了。


那回到本条的问题,要不要退出社保的养老保险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下小编对于未来养老金替代率的预测:尽管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未来养老金收支的缺口压力会非常巨大,但是小编绝对有理由相信,官方一定有无数种方法来保证养老金发放的可持续性,从而保证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小编的预测是不会低于60%,因为这涉及到国家执政基础的问题。


而且,最可行的方法文章中已经提到了,一方面是职工层面的延迟退休,另一方面是政府层面的财政补贴或是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毕竟社会的总财富是相对固定的,填补社保养老金资金缺口这个漏洞时,只有官方和民间同时付出,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所以回到要不要退出社保养老保险的问题: 小编的建议是对于绝大多数,处于社会中层及中下层的人群,都不要退出,倒不是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多好,而是相比其它任何养老的方式,这种养老方式绝对是保证退休后基本生活最可靠的方式。


道理很简单,因为社会的中层及中下层,就是国家的基本盘,官方是不可能放弃国家基本盘的,如果你自认为是处于中层或中下层,那就最好不要退出社保养老体系,不信,你对比下自己投资理财的收益,是否能追平这些年社会平均工资(或是养老金)的上涨水平?而且将通胀看成是一种税的话,这个税率同样是掌握在官方手里的,你就确定自己的投资收益未来一定跑赢通胀?


当然以下几种人群除外:

  • 社会的精英阶层,政府每月发放的退休金可能都不够支付其一顿饭钱,有没退休金区别不大; 
  • 有地的农户,因为大不了回家自己种地吃饭;
  • 还有前面提到的,自信自己投资理财年均收益率高于工资(退休金)涨幅的;
  • 还有一种是对国家没有信心的绿卡党也不用考虑社保养老金了。

……




关注玩保录,不被保险玩!


  雪球/头条号/微博/搜狐号

    知乎:玩保录/保险玩家

     玩保哥微信:inspler


玩保录
不想被保险玩?那就跟我们玩保险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