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5.4分,高了?

体娱   2025-01-14 21:01   湖南  

近年来,半场开香槟,结果把自己玩砸了的国产剧有很多,但是像《大奉打更人》在开播之前就“装爆”,还“装”得浩浩荡荡的,还是头一次见。
自从国产剧进入空降定档时代以来,盛大的发布会什么的就几乎不存在了。各种周边联动,也往往要等剧有了实打实的热度之后才会有所推进。
但遇到《大奉打更人》,腾讯视频就好像以为遇到了什么开过光的法宝,各种排面都给拉满,几乎已经要把“大奉打更人,开年第一爆”这个事情来个板上钉钉。
然而不出意外,意外自然会来。腾讯视频和出品方、主演、粉丝在开播之前有多么信心满满,现在就会被扑街现状打得有多么灰头土脸。
“爆剧”变“扑剧”笑话有很多,但过程喜剧色彩浓厚的只有《大奉打更人》了。
甚至豆瓣上有人说:“预想了各种难看的可能,万万没想到是难看的集合。”
归根结底,《大奉打更人》是国产剧的一面照妖镜,映衬出了如今的乱象。
01
开年第一“装剧”
《大奉打更人》,开始就是想奔着第二个《庆余年》去的。
在国产网络小说改编都是女频天下的时候,《庆余年》给了许多拿下男频小说版权的片方一个大信心。
于是,年轻男流量搭配一堆老戏骨,再配上几个年轻漂亮二三线女演员,就成了男频改编剧的标配。
《大奉打更人》,也是按照这个模式来的。
男频文要爽,怎么也得带点“装”,多少要有点屌丝男士天命人,万众瞩目紫薇星的意味,才能让男频读者跟得上主角,代入得了主角。
《大奉》的文本,本身就是有点“装”的。
但《大奉》忘记的是,《庆余年》里张若昀和主角范闲的人设,因为自己的特性所在,所以这两个人物,再怎么装,是讨喜的。
而其他男频的“装”,都没控制住那个度,一旦“装”过了头,就会显得非常“油腻”。
《大奉》的主角王鹤棣则完美呈现了过犹不及、东施效颦,两个成语的终极要义。
故事从现代主角杨凌参加庆功宴开场,他酩酊大醉之后,跟同事一起去了个剧本杀店,于是就莫名其妙进入了大奉的世界。
在这里给古代主角许七安设计了个所谓的天崩开局,也就是他一醒来是在个牢房里,而他卷入了叔父遗失税银的案子,正面临全家流放。
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过,本质上这也算男频的标准开头了:虽然要写主角是个天选之人,可是开头一定是要给他苦哈哈的出身或者现状。
有些时候是什么身负亡国灭族的血海深仇啊,有些时候是什么被认为没有修炼或进学的根骨啊。
在许七安这里,就是从小寄养在叔父家,没有才华背景,还要被牵连流放。
所以表面上是个天崩开局,其实是给男主一个装*的机会。
果不其然,后面紧接着就是男主想方设法讨来案件卷宗,然后从卷宗中凭借蛛丝马迹发觉了问题,然后把全家人都救了出来。
虽然是非常套路,非常模版化的开篇。但如果导演编排得当,演员拿捏到位,套路模版一样有趣好看,但是《大奉打更人》显然没做到这点。
本剧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也在“装”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编剧不顾及原著已经是“低幼”级别的探案冒险剧情,不仅不提高探案的严谨程度,还一味地往里面添加喜剧桥段,整个故事被打造得特别矫揉造作,到了探案又开始姿态扭捏,是为第一“装”。
导演觉得自己在指导职业生涯的光辉之作,所以奇奇怪怪的花活以“导演技巧”之名填充了进来,实际上没有和剧本形成高度统一,让故事不知所云,是为第二“装”。
演员面对如此低幼的剧情,一会儿煞有介事地扮深沉,一会儿又在喜剧桥段上洒狗血,认为自己游刃有余,其实观众如坐针毡,是为第三“装”。
02
年度第一“闹剧”
没有一点*数的创作方向,让《大奉打更人》距离他所想要的喜剧热血少年风格的古装奇幻国产剧,彻底变成了装傻充愣,老头扮嫩的降智国产剧。
如今豆瓣沦落到5.4分,甚至都有点高了。
最搞笑的,还是整个剧组在开播之前,就各种花式乱吹,信心满满地把“爆”字印在了剧组的脑门上。
甚至王鹤棣把男主角“许七安”的名字写进了自己的新歌里,俨然已经把这个角色当成了自己的代表作。
可惜,就像王鹤棣是众所周知的五音不全,这个被写进他新歌里的角色,也和他的旋律一样被全网群嘲。
装*久了,总是会翻车的。
打开《大奉打更人》,也不知道这种水平的产物,到底是怎么给了这些人如此大的自信,敢于这么提前的捧杀自己。
难不成是以为只要自己一路喊着“爆”,观众也就跟剧里面的大傻子们一样,能对着主角马首是瞻?真是给观众老爷整笑了。
按道理,像原著这样文学水平平庸,剧情幼稚无聊,除了开后宫就没什么好看的终极意淫文,改编怎么着也得大刀阔斧地重写,才能让观众有兴趣看下去。
然而编剧除了把原著最有意思的开后宫和男主角现实世界是警察的人设改掉之后,几乎没啥调整。
当然,改掉这两点是审查因素。可是改完这些重点内容之后,相关的情节必然也要随之而动。
比如将男主角改成中介销售,那么许七安到底是如何能够凭借几本卷宗就给自己翻案,他的这种探案能力到底是因何而来,就应当有详尽扎实的解释。
可惜在《大奉打更人》的编剧眼里,这种东西只要想当然地换个人设就可以了。
至于后宫文的内容改掉,就应当把男女主之间的关系写得更紧密动人,把男主角和其他女性角色的交集改得除了感情之外还要有别的羁绊,这样才能让故事顺畅地进行下去,人物关系也能有新的可能性。
这种改编手法,《庆余年》其实已经立了范本放在那了。
《大奉打更人》只看到了《庆余年》爆,却没看到《庆余年》因何而爆。
《庆余年》里范闲和“鸡腿姑娘”的感情升温、与其他女性角色之间的交集和互动,都写得非常鲜活有趣。
在《大奉》里,男女主角的关系发展毫无任何化学反应,主角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什么可值得说道的。
只剩下模棱两可的改编,无聊粗俗的剧情。
只能说,开年第一爆剧没端上来,开年第一笑话,倒是看够了。
03
年度第一“扑剧”
其实男频改编的剧集,扑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从《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知名IP,再到《择天记》《武动乾坤》典型男频作品,甚至,还包括《九州》系列。
其中阵容盛大、品质精良的作品,也相当之多。
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扑街了。
这些作品和《大奉打更人》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就是太自信了。
像《甄嬛传》这种长盛不衰的剧,当年的演员不是过气,就是不知名,或者没根基的新人。制作也不算多么严谨华丽,也没有强调电影质感,甚至就连原著,都是知名的抄袭大作。
但就是能够凭借剧本的扎实、演员的用心研读人物和表演反馈,让观众持续地能从中汲取乐趣。
然而反观《大奉》,一个税银案就硬生生讲了六集,女主角直到第六集之后才出场,男主角变成打更人的戏码都花了四、五集才能完成。
男主角真正走上剧情正轨,都已经是十来集之后的事情了。
还有各种讲不清楚的世界观设定,分不清的各路人马,没啥意思的角色关系,男主角靠初中知识大杀四方的诡异设定,以及时不时还要插科打诨一下的喜剧桥段,在这中间,观众还要忍受男主角硬拗的别扭普通话台词。
觉得自己是“男频”,便高人一等。
觉得自己请了年轻养眼的流量,就有观众买单。
觉得自己找了品质保证的团队和老戏骨坐镇,就一定好评如潮。
觉得自己投资服化道照着电影审美来搞,就是史诗大戏。
只迷信于数据和履历表的背书,只专注于制作的外表与宣传,以为终于养出个“耀祖”,实际上是打造了个“败家子”。
从头到尾,没有人想过,观众老爷们到底想看的是什么、观众老爷们到底爱看的是什么。
你不扑街,谁扑街。

往期文章:2024年“十大烂片”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局外人看电影
提供个安静的地方看电影,想·享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