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涛丨个性化的文化接触表述―寄语《日本文化的另类视线》

文摘   2024-08-15 15:46   日本  

2024年3月在东京与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姜建强会长见面时,他向我介绍了由他经营的东京书房出版刚刚发行的徐青女士撰写的《日本文化的另类视线》一书。之后我又于4月4号在东京参加了由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中日翻译家协会主办的“徐青博士日本文化新著分享会”( 东京书房出版、西日本教育研究会、广岛县华侨华人总会协办),听取了徐博士本人的写作经验报告及其他参会朋友的发言。现将我粗略翻阅本书的一点心得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我想,用“个性化的文化接触表述”似乎可以来概括该书的内容及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结合”上。

首先是哲学与思想、文学与艺术、语言与民俗的结合。众所周知,“文化”作为文化人类学概念,常常被解释为“生活方式(way of life)”,具有总称的用法。但一般认为它包含“适应体系”、“观念体系”、“象征体系”。本书涉及面广,上述的“结合”可以说程度不同地观照到了文化的不同层面。我想,这应当是作者本人广泛学术兴趣的必然结果。

其次是主流与非主流的结合。主流与非主流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相对的。比如该书论述的梁漱溟先生在“阶级意识”极强的年代里只能是被批判的对象,而给予梁先生强烈的新思想影响的河上肇先生虽已被今人淡忘,但在百年前其著作却是日本进步青年必读之作。不被主流与非主流的简单化界定所束缚从事研究才可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规律。该书论及的法国艺术家克里拉及其对日本美术影响也体现了这一点(在日本出版的近现代欧洲美术史或美术教学课本中很少提及到克里拉)。作者的这种主流与非主流的文化审视态度值得提倡。

本文作者卢涛教授新著

最后是个体的日常体验与学人的研学活动的结合。本书实际上就是作者本人的“文化接触历程”的一部记录。除了作为学人的文献阅读与思考,在许多章节中,我们可以窥见到作者的个人体验故事。作者在谈写作体验时也毫不隐讳地说她对日本饮食的美学意识的探讨首先来自于对“日本料理”的喜爱,对克里拉的关注也是缘于一次偶然的美展欣赏。这种个体经验的“客体化”描述与解析也正保证了有别于他人的文化现象的把握。

在此,我也想提出三点“期待”来结束本文。期待一,将相关课题做进一步的挖掘与分析。比如该书谈论的森鸥外翻译实践与翻译思想就可以做大文章。从翻译行为学的角度看,这可能会成为硕士论文甚至是博士论文的题目。期待二,描述与分析的进一步融合。任何研究都是为了解决how的问题和why的问题。该书部分章节有一点“文化随笔”的风格,这不免有些偏重描写,而相关问题的理论性解释似乎有必要进一步展开。期待三,教研结合。期待徐博士将本书的内容结合到具体的日本文化教学当中去,在拓展研究的同时,带动年轻一代做更多的工作。

上述的“三个结合”及“三个期待”只是我的个人感想,请朋友们阅读该书并分享各自不同的观点,以促进相关课题的学习与研究。(2024年8月于广岛)


【作者简介】

卢涛,男,博士(学术),日本广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东南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汉日语言对比研究及跨文化交际学。



【版权等说明】
1.本微信公众号推荐文章,均为作者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2.文章中所阐述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协会公众号观点。
3.文中图片如不慎发生侵权问题,烦请联系,本公号将即刻删除。



日华文学
华文笔会在日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