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丨假面·化装的来访神——以男鹿“生剥”为例(下)

文摘   文化   2024-05-01 20:41   日本  

摘要: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秋田男鹿等十个地区的“来访神:假面·化装的诸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假面·化装来访神”从日本北部一直到西南部都有。旅行家菅江真澄是最早记录了男鹿半岛的“生剥”来访神,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当下的社会少子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传承文化的存续处于危机之中,该如何保护好民俗文化,成为中日两国民俗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男鹿;生剥;来访神;文化遗产;保护


上篇,请参考本公号以下文章
《假面·化装的来访神——以男鹿“生剥”为例(上)》

四、“生剥”的起源

菅江真澄在《男鹿的岛风》中记载了武帝的五鬼传说。眉间和逆颊据说是一对夫妻,眼光鬼、首人鬼、押领鬼三鬼是兄弟三人。父母鬼不久去世得道,三子鬼留在赤神山(男神窟,女神岩屋,海边的岩屋) [1]

此外根据同书记载的“万民丰乐”“永代不开者”的小箱子被视作珍宝保管。据说在这个小箱子里,装着夫妻两鬼的骨头和牙齿。每年的五月,小鬼们都会举行供膳节。男鹿的生剥与这对父母鬼,以及三小鬼有着密切的关联。根据《记录·男鹿生秃(1-3集)》(男鹿市·若美町·昭和五十五—五十七年)的记录,生剥两鬼一组(赤鬼、蓝鬼)来访的地区占压倒性多数。赤鬼是男鬼,蓝鬼是女鬼,也就是所谓的夫妻鬼。[2]

我们可以在菅江真澄的《男鹿的寒风》的插图中,发现“赤鬼把小箱子从肩膀挂在腰间”。旁注写道:“小箱子里有东西,咕噜响,把它挂在旁边。” 《男鹿的岛风》中也有“嘎吱嘎吱做响”的句子。男鹿市内的“生剥”来访神祭,已经由旧历正月十五晚上举行改为新历12月31日的除夕之夜(大晦日)举行。由于每个村子里扮演“生剥”来访神祭后继乏人,原本都是由15-30岁未成婚的独身青年男性来扮演。然而少子化现象严重,缺少、甚至于没有懒惰且爱哭闹的孩子等原因,近年虽然随着地域振兴会的努力稍有复兴的迹象,每年举办“生剥”来访神祭的地区依然在逐渐的减少。1978年(昭和53年)“男鹿生剥”被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仅男鹿地区每年就有近80个村落在举办“生剥鬼”节活动。对于男鹿人来说,“生剥”除了能让村民们戒掉懒惰的习气以外,也会为大家带来无病无灾、田地大丰收的祝福。在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不请自来的“来访神”既是恐怖的存在,也是“吉祥”的象征。迎接了“生剥”来访神的家家户户都会按照昔时流传下来的传统礼节准备好菜肴和美酒,郑重其事地款待不速之客的到来。
男鹿真山传承馆“生剥演绎”场景

五、菅江真澄与男鹿的“生剥鬼”节

出生于爱知县三河的旅行家菅江真澄是最早记录了男鹿半岛的“生剥”来访神,在其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吉田(现在的丰桥市)的国学家植田义方学习,最终谢世于寒冷的北国秋田。在真山神社立有菅江真澄的墓碑,以及菅江真澄曾经走过的路标。在《菅江真澄览记》[1] 的《男鹿的岛风》中还记录了1810年旧历7月和旧历正月15日的夜晚在门前地区举行的“生剥”来访神祭。虽然1810年那年菅江真澄没有在实地考察,但从他听写记录的内容中,可以了解到该活动的具体情形。[2] 第二年,1811年的旧历正月15日,在宫泽地区,菅江真澄亲自观察了“生剥”来访神祭,不仅做了详细地记录还附有插图。文中记载道,“生剥”戴着涂得通红的附有长角的面具,把菅藻染成黑色,像头发般的舞动,穿着树皮的衣服,背着一个叮当作响的小箱子,手里拿着刀走进一户又一户人家,孩子吓得躲在角落的暗处默不作声,这家的主人给了“生剥”年糕后,“生剥”才离开。[3]

此外,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生剥”来访神也成为众多的研究者们的研究对象。例如,柳田国男(1875-1962年)的《小正月的访问者》[1]、折口信夫(1887-1953年)的《罕见的人》[2]、冈本太郎(1911-1996年)的《日本再发现--艺术风土记》”[3] 都涉及“生剥”。男鹿的民俗学家吉田三郎(1905-1979年)在1935年(昭和十年)的《男鹿寒风山麓农民手记》[4]中详细介绍了胁本村大仓的“生剥”现象,之后对南秋田郡全境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吉田三郎后来成为“生剥”来访神研究的先驱。
从菅江真澄首次记录“生剥”至今,之间已经过去了200多年,“生剥”祭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即便如此,男鹿半岛附近还是有众多的地区每年都举行“生剥”来访神祭。此外,1999年还创建了“生剥馆”(秋田县男鹿市)[5],该馆陈列着各个地区的生剥面具,因为每个农村的生剥都各不相同。在入口处还设有“假面”制作工艺表演。还可以在小影院内观看与“生剥”相关的电影短片。除此以外,每年的冬季,在真山神社[6] 还会举办“柴灯祭”,活龙活现地演绎“生剥”下山的场景。该地区还建造了男鹿真山传承馆[7],展览着各式各样的假面和“生剥”服饰,观光客们既能戴上生剥假面演绎来访神,又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大年夜晚上的“生剥”祭活动。


生剥太鼓队“恩荷”

六、男鹿“生剥”祭

在男鹿真山传承馆里可以亲身体验“生剥”祭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观光客们会被请入一栋典型的秋田农家木造建筑物内就座。然后表演开始,扮演一家之主的男主人会简单地描述“生剥”祭的概要。此后会有一名扮演仆人的男子前来报告,说是有两个“生剥”来了。接着就听到一红一蓝两鬼的大声吆喝声,等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两鬼已经拍门闯入室内,然后在屋子里叫嚷着到处乱找 “哭闹”“不听话”的孩子。生剥一边拿出写有不听话小孩的名单,一边吵嚷着“这段时间听说这家里有个小孩不懂事,整天哭闹,不听父母亲的话”,或者嚷嚷道,“这家的新媳妇,据说好吃懒做,不早起干活”······不要说小孩子们被吓得浑身发抖,就连大人们也一个一个惊恐万分。生剥会要求主人家把平时爱哭闹撒野的小孩交出来,否则就不离开这里,这时主人家会一边吩咐仆人们去准备好酒好菜来款待两鬼,一边连忙替不懂事的孩子道歉说情。红蓝两鬼酒足饭饱后,就嚷嚷道:“如果小孩再闹腾,新媳妇再懒惰明年一定要再来拉了去”。在男主人的一再保证下,红蓝两鬼才离去。此时榻榻米上有从两鬼身上掉落的稻草,据说这些稻草有防御疾病的功效。扎在头上头疼病就能治愈,放在钱包里就能财源广进。
除了“男鹿真山传承馆”的演出以外,男鹿温泉交流会馆“五风”[1] 还对观光客们开设了绘制“生剥”假面的工艺制作课程,观光客们可以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之下,手绘制作假面。所谓“五风”是指菅江真澄在秋田考察时期写过的有关“男鹿五风”的文章,分别是《男鹿的秋风》《男鹿的春风》《男鹿的铃风》《男鹿的岛风》和《男鹿的寒风》[2]。男鹿温泉交流会馆“五风”的名字便取自于此。

回忆自己在机场大厅初识“生剥”形象,到参观“生剥馆”,观看相关电影短片,再到在男鹿真山传承馆体验“生剥祭”等一系列活动后,在绘制“生剥”假面时,对“生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负责绘制“生剥”假面的是“五风”温泉馆的负责人,据说对“生剥”眼睛的描绘最为关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剥祭”已经不仅仅只是传统活动,也可以说是秋田最具代表的观光资源之一。昭和末期,为了继承传统和振兴地区文化,男鹿诞生了“生剥太鼓”,属于男鹿当地的乡土艺术文化,还被日本一般社团法人男鹿市观光协会注册了商标(第5495682号)加以保护。五风男鹿温泉交流会馆不仅指导大家绘制假面,也为 “生剥大鼓”演出提供了舞台。由男子三人组成的生剥太鼓队“恩荷”组成员头戴假面,身穿生剥服饰,表演了激情洋溢的太鼓秀。现场气氛活跃,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频繁,还会扮成生剥直接从舞台下到观众席来威吓观光客,其演绎之真实,着实把游客们吓得魂飞魄散。据“恩荷”组长介绍,三人大鼓队其实是一个业余团队,平时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在与大家近距离接触后,“恩荷”组长指挥大家随着大鼓节奏拍手打节拍,把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此时游客们已经不仅仅只是观众也成了“恩荷”组合的一员。

“恩荷”组合成员
“生剥大鼓”的演出,其实与5、600多年前西方曾经流行一时的“假面”剧相似。当时的“假面”剧是为了取悦王孙贵族,选取的内容多来自于历史事件和神话故事,伴随着音乐,以朗诵的形式来代替对白,同时还伴随着与众人一起欢跳假面舞的场面,还时不时的会穿插些哑剧和搞笑的闹剧。反观现在的“五风”大鼓队的出演有很多细节与西方早前的“假面”剧有形似之处。这支由男鹿当地非专业三人组成的大鼓队会定期在五风会馆公演,成了男鹿的一道新景观。戴着“生剥”假面的热情演出,让游客们再次领略了“生剥祭”的内涵,也能让大家身临其境,寓教于乐。成就了一种集音乐、舞蹈、故事情节以及赛会为一体的综艺类目。在舞台灯光的沐浴下,化了装的年轻人的大鼓声,去除了一年来大家所有的辛劳和所有的恩恩怨怨,隆隆的大鼓声也传递了人们向往美好和平,去除一切不洁之物的心愿,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的到来。
七、结语

通过此次的“生剥”祭的考察,以下五点,我认为是值得我们在保护传承文化时进行借鉴。

第一,传统文化保护。除了菅江真澄最早的记录以外,有关“生剥祭”虽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但是,由于日本政府早早地在1978年就认定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而秋田地区的各个组织的保护政策更是做得相当完善,使这项民间传统活动,不仅没有被遗忘丢失,而且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可见这项活动的传承保护工作的各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第二,对子弟的教育。生剥祭虽说是日本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却能通过活动联系到对子弟的教育,可谓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年轻的父母们先向孩子们预先讲授生剥鬼的恐怖形象,然后再训导孩子不希望其吵闹不听话,通过语言手段让孩子们理解当任性的时候,恐怖的生剥鬼就会出现,但是恐怖体验并非是这项活动的真正目的。本项传承活动的真正的蕴意是要大家不偷懒,做个勤劳守规矩的人。

第三,祈福的作用。生剥祭的时间从旧历十五改为大年夜之后,在原有的寓意上又多了一层含义,即祈福的功效。通过生剥鬼敲门的隆隆之声,好似为大家带走了旧年中所有的不如意和不洁之物,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美好的一年即将到来。通过红蓝两鬼的威慑表演,又让大家回顾了在旧的一年中自己的作为和过失,展望在新的一年中能改掉所有不良习气,成就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

第四,振兴观光产业。生剥祭的活动联系着观光产业,通过“生剥”的假面制作工艺,既可展现当地的民风,又有效地进行了文化传播。幽默风趣的表演对振兴当地的旅游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游客们都想再次光顾秋田男鹿岛。

第五,加强异文化交流。“生剥祭”的活动增强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连带感。“生剥”假面也可以成为连接世界各地区人民的桥梁,在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之间,加深并促进了文化相互交流和理解。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也有类似的假面文化的存在,也可以展现出同等的保护传统文化、教育子弟、祈福、振兴观光产业和加强当地文化的交流作用,只要我们去不断地挖掘和开创。在给秋田行画上句号的同时,“生剥”们正走在驱除旧年不顺不快的路上,满载着美好的新年祝愿向我们走来。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
参考文献:

[1]岡本太郎著『日本再発見芸術風土記』、角川ソフィア文庫、2015年。

[2]男鹿市の文化財第19集 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男鹿のナマハゲーー行事実施状況調査報告書(付・講演記録ほか)、2017年秋田県男鹿市教育委員会、男鹿市菅江真澄研究会。

[3]折口信夫著「春来る鬼」『折口信夫全集 第15巻 民俗学篇1』中公文庫、1976年。

[4]菅江真澄著「牡鹿乃寒かぜ」秋田叢書 別集 第1 (菅江真澄集 第1)秋田叢書刊行会、昭和5、第425-469頁、https://dl.ndl.go.jp/pid/1174001/1/253最終確認2024.1.1。

[5]菅江真澄著、石井正己編、解説、『菅江真澄図絵の旅』、角川ソフィア文庫、2023年。

[6]菅江真澄著、内田武志宮本常一編集、翻訳『菅江真澄遊覧記 全5巻』、平凡社、1965年。

[7]小松和彦著『村を守る不思議な神様2』、秋田人形道祖神プロジェクト、2019年。

[8]日本海域文化研究所編、『ナマハゲ――その面と習俗』改訂版、株式会社おが地域振興公社なまはげ館地域振兴。

[9]柳田国男著「をがさべり」『新編柳田国男集 第2巻 雪国の春 海南小記』筑摩書房、1978年。

[10]柳田国男著『年中行事覚書』,講談社,1992年。

(完)

【作者简介】

名古屋大学学术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导,学术委员会委员,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翻译协会理事。研究方向:国际文化关系学、日本语言文学。

著作:

《近代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近代日本におけるシャンハイ・イメージ――1931-1945》(国際書院,2023年10月)。

《日本文化的另类视线》(东京书房,2024年2月)

编著:

《晨读夜诵 每天读一点日本短篇名作 日本近现代文学短篇名作选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

译文:

「色と戒め」(日中関係学会編『日中関係の新しい地平』)「中国人の宗教」「絵を語る」「瑠璃瓦」「更衣記」「鬱金香」「女性について語る」「鴻鸞禧」等(愛知大学国際文化交流学会編『文明21』)。

项目:国家社科外译项目《中国文化要义》(在研中)。



【版权等说明】
1.本微信公众号推荐文章,均为作者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2.文章中所阐述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协会公众号观点。
3.文中图片如不慎发生侵权问题,烦请联系,本公号将即刻删除。



日华文学
华文笔会在日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