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喝酒的目的不一样,有的人是放松,有的人是为了助兴,有的是为了解忧,有的是为了忘形。
在社会的人情世故中,更是为了拉近关系。有人认为,在酒桌上结识更多的人脉资源,会对自己的成功大有助益。也有人认为,超过9成的饭局都是没有用的,酒桌上都是塑料友情。
客观说,生意场喝酒可以迅速的拉近彼此的距离,公司职场一起喝顿酒一般可以关系更融洽。酒桌上更像一个催化剂,不是人脉的核心因素。
比如京东的刘强东,在京东快速发展时期,专门办公室有个喝酒的小房间,每个月随机选择一个部门和员工喝酒吃饭,把员工当作“兄弟”。当行业发展受到大环境影响时,不要说喝酒,东哥也说:“不能为公司带来结果、创造价值的员工,不是我的兄弟”。
人脉的本质其实也是一种资源交换,能坐到一个桌上,必然都会有相近的资源。但是酒桌上确实可以创造一个平台让彼此了解,这是一个载体,酒有时候还是一个衡量标准。
咱们拿茅台举例,真的值两千块吗?
一群不熟悉的人吃饭,有点尴尬的时候端起杯,说来,都在酒里了,这就社交的作用,是一个催化剂。
咱们再思考,喝酒对人脉有帮助吗?
从成事的角度,肯定有帮助,但是帮助不大。所谓这个人脉的概念,我认为不是泛泛的认识,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认识你的人之中有多少人认可你,能够帮助你。
这才是人脉的价值,“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从这个角度,喝一顿酒是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或许能够增加第一面的好感,但仅凭一顿酒不能建立真正的人脉。
人过中年,你发现越来越对所谓的人脉淡薄,有老兄说:现在一起喝酒的人都是认识五年以上,脾气性格相投,有了这个前提,酒才喝的舒服,不能本末倒置。
你和朋友提到一个人,朋友说“一起喝过酒”,这说明什么?这不熟,不是真正的人脉。
人脉这个事情,不是朋友遍天下,而是在于精。普通人一生能有个几十人的人脉关系已经足够满足生活了。
地产大亨冯仑有个人脉定义,10-30-60:
10个人就是你随时可以借钱的人。你想想,有事了借10万块,谁愿意借给你。可能也就是十个人,然后是经常能够惦记的朋友,一个月能够联系个几次,这样的人不超过30人,这个三十还是包括那10个人的。后面那个60是再加上有关系,互相认可,但是很久也不太联系的人,比如是一些有价值交换的伙伴。
这里面跟酒就关系不是那么大了,所以千万不要在建立人脉这事儿上通过喝酒预期太高,这是关系润滑剂催化剂,不是决定因素。
综上,人脉的建立一方面不可能四海之内都是能帮你的人,一方面要看你自己的价值。比如英国国王要跟你借66块钱买茅台冰激凌,你可能想都不想就借了,因为人家的地位值这个价钱。你给人家买完了还可以回头吹吹牛,这就是人脉的价值交换概念。
你看李白和杜甫,是因为有着彼此的欣赏,才能在一起饮酒。
最后用李白的送别诗做本篇的结尾: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关注“喝点好酒”,了解中国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