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是肠道堵了,需要排淤堵,什么情况不可以用疏通淤堵的药
作者:程永民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得了太阳病,如果用了催吐、泻下、发汗的方法,病人有点烦。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虚烦,另一种是有上热。病人烦,小便次数多,大便硬,汗吐下后病人津液虚了,小便又多,水分都从小便排了,大便就变硬了,这个烦可能是有热。有热、小便数、大便硬结,这个时候用小承气汤。肠道有淤堵,用大黄、厚朴、枳实去掉,病就好了。肠道有淤堵的热证,用小承气汤,大黄疏通淤堵,厚朴枳实理气。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得病两三天,脉弱,是阳脉,缓和一些,不是细微无力。还有的条文里写“脉微”,也不是指阴脉。阴脉,是血管里血液充实度低,脉弱细无力。脉弱,这里是阳证。无太阳柴胡证,没有太阳证,没有表证。没有柴胡证,没有半表半里证。像怕冷、怕热、怕风、汗出、身体疼痛,这些表证没有。柴胡证是口苦、咽干、目眩,胸满胁痛、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这些柴胡证没有。病人烦躁,烦指心烦,津液虚的虚烦,或有上热的心烦。人津液虚,也会感觉烦,比如上班一天非常累了,回到家里面,要做费心力的事情,也会感觉到烦,比如辅导孩子作业。躁是足字旁,指身体的反应,因为津液不足了,产生躁动,像大承气汤证里的捻衣摸床,也是身体躁动。如果病人是阴证,出现了身体躁动非常危险,容易病危。烦躁,津液不足了。如果是阳脉,没到阴证的程度,是津液虚,津液虚导致身体躁动,还可以通过健脾胃来生成津液。而阴证的烦躁,病人就危险了。如果是阴证,加附子。心下硬,心下指胃的区域,这块是硬的。如果心下硬,有积食在胃,导致心下硬,这种烦躁就是里实热证了。我们学条文要灵活理解,学条文要结合到病人的身体情况。不是为了学条文而学条文,学条文是为了指导临证实践,辨证用,要结合人体。《伤寒论》上有的条文是张仲景的原文,有的是后世医家加上去的。我们要学会判断,虽然有的时候不易分辨,但是如果明白了人体的运行原理,哪怕有一些后世加上去的语句,不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如果人是阳证,脉弱还没到阴证,烦躁、心下硬是肠道里面有积食,宿便一类的,能吃得下饭,用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少少与之,就稍微吃一点,向外疏通肠胃的淤堵,身体可能就好了。有些抽动症的小朋友,很多是肠胃运化不力,吃多了肠道里面有淤堵,用大承气汤的小剂量,稍微排一下,如果是阴证,需要补能量。生病六七天,肠道有淤堵,肚脐两侧拒按,可以用承气汤,根据上文来看,应该是小承气汤,可以喝一升,200毫升。这个条文没有写清楚,要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辨证。条文只是一个路标,不要对条文太纠结。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如果六七天没有大便了,小便少。不大便六七天,大便都在肠道里,有淤堵。但是小便少,水排得也少,大便还没有变硬。虽不受食,不想吃饭。但初头硬,后必溏,大便刚开始是硬的,是干的,后面就变成稀的了,肠道里有水湿,大便就稀了。后面的条文讲,大便初硬后溏,可能是胃中寒。临证有的病人大便初干后溏,同时大便臭,肠胃寒热夹杂。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必须小便多,小便多的时候,水从小便排出去了,肠道的水少了,大便就变硬了。大便硬了以后,肠道有淤堵,身体要排淤堵,向肠道调集津液越来越多,身体慢慢就发热了,甚至有的病人手心会一直连续的出汗,可以用大承气汤了。肠道有实热的淤堵,病人可能谵语说胡话、磨牙,这是因为头部的津液虚。津液虚的时候,身体有种种的反应。什么导致津液虚呢?身体是绝对津液虚,还是因实致虚?因实致虚,去了淤堵津液就回来了;如果是绝对的津液虚,就要补津液,补能量,才能够让身体恢复正常运行。若小便利,身体有热,温病,容易汗多,小便多。因为里有热,身体就通过汗和小便来排热。热把水向外蒸腾,到了体表就出汗,向下就小便,这样来排热。如果小朋友得了温病,小便可能会多。但是温病一定都会小便多吗?不一定。小便多,有时是温病,有时是有水饮。尿频、尿急、尿不净,是有水饮,单一证不可断。人体辨证是复杂的,多证互参,才能判断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小便多有几种情况:温病小便多是一种情况;第二, 喝水多小便自然排得多;第三,喝水后身体不能气化,喝了马上就小便;第四,有水饮,尿频、尿急、尿不净,老想去小便。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小便多,多证互参才能确认原因。玄珠中医诊所上班时间:星期一到星期四,周六周日两天,看病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