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是中医的核心竞争力,便秘各种情况的辨证
文摘
2024-10-26 08:02
重庆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斤,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二服,渐加,以知为度。趺阳脉,是脚背上的动脉,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如果趺阳脉浮,但是稍微用力按,感觉不流利,是涩脉,刀刮竹子的感觉。涩脉和滑脉相对应。滑脉,女性在例假期间或者怀孕时,一般是滑脉,像滚珠一样,非常流利。给女性诊脉的时候,摸着是滑脉,一问果然来例假期了。例假期间,身体调集津液向下排子宫内的经血。如果趺阳脉浮,津液在调集,趺阳脉和胃经相关。浮是在调集津液,涩是津液比较虚。涩则小便数,小便数脉也会涩。小便向外排水,小便多身体津液也会减少,脉就涩了。趺阳脉浮涩,水分从小便排了,大便就变硬了。所以《伤寒论》对人体的解释很简单,人体里有津液,津液从小便排后,肠道的津液就少了,大便就变硬了。这叫脾约,脾约在阳明病里面也讲过,有正阳阳明、太阳阳明。如果得了太阳病,发汗过多,汗水来源于津液,津液是肠胃消化食物得来的,发汗多肠胃的津液少了,大便变得干硬,排便困难,为太阳阳明,称为脾约。这个我有体会,如果在家休息,早晨起床晚,上午大便就很顺畅。如果早晨一起来就去上班,事情多,一天很忙碌,有的时候一天就没有排大便。如果饮食恰当,身体消耗少,大便就会一天一次。有一次我去外地学习,就几天一次大便了。津液消耗了,肠道里面津液不足,没有力量推大便出来了。这是太阳阳明的一种,就是脾约。“阳明之为病,胃加实也”,就是肠道里面有淤堵,身体的津液少了,大便不畅。脉涩,津液不足,如果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不合适,怎么办?用麻子仁丸。大黄、厚朴、枳实、麻子仁、杏仁,厚朴、枳实是理气药。麻子仁和杏仁富含油脂,润滑。麻子仁丸用这样的方法,一方面疏通淤堵,另一方面理气润肠,向外的疏导加润肠来通便,里有大黄,就是针对了人体的这种能量情况。在《伤寒论》里面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还有一个调胃承气汤,在三个承气汤后面又有一个麻子仁丸。如果津液很虚,大便排不出来,有人会用开塞露。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润滑肠道,帮助排便。还有蜜煎导,把蜂蜜炼制以后,热的时候就捏成柱状,塞到肛门里面,大便忍不住的时候就去厕所。还有一个是用猪胆汁加上醋灌肠,也能够排便。我姐的公公九十多岁了,有一次四五天没有排大便,去医院去检查,医生也没有好的办法,让回家养一养。怎么办?应该是津液不足,熬了姜枣水,大枣和生姜一起煮水喝了,过了四五个小时大便就排出来了。喝了姜枣水,津液足了,就有力量向外排大便了。如果是里实热证的便秘,用承气汤;里边有实,津液虚,可以用麻子仁丸;如果是单纯的津液虚导致,因虚致实,可以补津液,用脾四味;如果是阴虚阳亢导致便秘,可以滋阴;如果是阴证的便秘,四逆汤可以用。辨证是中医的核心本领,根据身体的势能来用药。辨证要尽量掌握脉和证的全部信息,整体辨证,证和证之间相互佐证、判别,才能达到最大的精准度。《伤寒论》的理法里面没有把某一项研究得特别深入,它是多证互参的。比方说舌诊、脉诊,手部的寸口脉,喉部的人迎脉,脚上的趺阳脉,甚至有的时候病人病危了,还有太溪脉。如果病人两个脚踝后侧的太溪脉都没有了,就很难救回来了。了解了这些信息,证多了,有助于辨证。但是不要只深究一个方面,还是整体辨证。所以《伤寒论》的理法是容易复制的,多证互参的准确率高,所以疗效好。这个麻子仁丸证,不能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因为津液虚了。《伤寒论》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健脾胃,存津液”,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人体津液情况。如果是里实热证,里边大便结得非常的干硬,汗出不止,用大承气汤;如果大便还没有硬,只是里面有实热淤堵了,可以用小承气汤。如果是津液虚,肠道有淤堵或热,用调胃承气汤。肠道里面实,但津液还很虚,虚实夹杂,用麻子仁丸。肠道的淤堵有这样几种情况。有一个朋友便秘,是阴证,吃了四逆汤,便秘好了。有人问便秘怎么治?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辨证。不管任何疾病,中医只有两个字:辨证,辨证是中医的核心竞争力。
国学功夫
推广科普伤寒古中医,了解养生治病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