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去水饮非常著名的方子——真武汤
文摘
2024-11-14 21:41
重庆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朮(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少阴病,病位在表,能量为阴,为表阴证。两三天病没有好,到了四五天的时候,肚子痛,小便不利,或者小便次数少,或者小便解不出来,四肢沉重疼痛,胳膊、腿发沉发重,而且疼痛,自下利,腹泻,此为有水气。小便不利,如果病人饮食正常,喝水正常,小便少,小便不利,可能水分排不出去,也没有出汗,可能导致湿气重,胳膊腿发沉疼痛,这是水湿,水饮在四肢上面。自下利者,水进入了肠道会造成腹泻。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这三个证合起来是有水饮。其人或咳,这个人可能会咳嗽;或小便利,也可能小便是正常的,但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它就变成两个证了,两个证也可以锁定有水饮;四肢沉重疼痛,腹泻也是水饮导致的;或下利或呕者,也可能是呕吐,如果胃里有水饮,或者胃弱的时候,也可能会呕吐。这个人有这么多的证,因为少阴病能量为阴,脉微细,但欲寐,又有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泻。在辨证的时候,不要在一个证上纠结,应该把所有的证整体来看,看人体遇到了什么问题。病人开始是少阴证,过了四五天了,肚子痛,小便少,四肢沉重疼痛,腹泻。表里:表和里,四肢沉重疼痛是表,小便不利也是表;自下利,腹泻是里,表里同病,就成少阴太阴合病了。辨八纲后,要想一想病人整体是什么情况。小便不利,胳膊腿都沉重,肚子痛,腹泻,整体辨证下来,有水饮的阴证,表里同病。身体水饮多了,要去水饮,补能量,条文里面用真武汤。能量不够,加炮附子。用炮附子就够了,生附子还用不到,只有在四逆或者病危阳脱的时候才会用到。大家用药的时候,要保护自己的安全,保护家人,不能盲目用药,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能量不够,用附子;有水饮,腹泻,肠胃中焦有水饮,甚至水饮到了四肢,怎么办呢?白术气化中焦,茯苓淡渗利水。茯苓、白术是一组药对,中焦有水湿就可以用。再加芍药,芍药不是敛降津液吗?已经有水饮了,为什么还要加芍药呢?芍药是一种向下的势能,能帮助排小便。茯苓是淡渗向下的势能。茯苓、芍药两个向下的势能,白术气化中焦,白术有点像姜,温燥中焦,没有姜那么辛辣,它只是温燥,气化水饮。五味药,就组出大名鼎鼎的真武汤。中焦有水饮,把水饮向下排。小便不利,有水湿,有的病人是大腿、小腿和脚都肿,这是下焦有水饮,病在下从下解,病在上从上解,病在表从表解。这个病在下,可以用真武汤。茯苓、白术气化水饮,淡渗向下,芍药向下的势能,加上附子补能量。五味药组成真武汤,真武大帝镇水。以前练习过的医案,病人喘不得卧,咳嗽,痰多,舌尖红,同时后背发酸,怕冷怕风,后背怕冷。中焦有水饮,后背有巴掌大怕冷,是有留饮,要气化中焦。还有一个附子汤证,其背恶冷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附子汤和真武汤有什么区别?附子汤加了一味党参,在真武汤里有生姜,生姜健胃的。病人如果中焦有水饮,用茯苓白术。需要背这些方子吗?附子汤、真武汤的方剂组成,不需要背。懂了原理以后,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身体需要什么就用什么。附子汤证是口中和,其背恶寒,当灸之,是能量不够。真武汤证是水饮重,没有用党参,但是用了生姜三两建中,白术气化,生姜健胃,让中焦运化起来。水饮多为什么不能运化?加减法里面说如果咳嗽,加上干姜、细辛、五味子,干姜温里化饮。如果这个病人有这个真武汤证,但是又怕吃凉的,能不能加干姜?可以。肺部有水饮,细辛疏通孔窍利水,尤其是中上焦的水饮。五味子酸敛,收一下。如果里寒比较重,加干姜。如果是呕吐,上逆比较厉害,可以加半夏,半夏降逆止呕,去稀薄的水饮。如果懂了人体运行的原理,明白药物的势能,临证可以灵活用药了。玄珠中医诊所上班时间:星期一到星期四,周六周日两天,看病请预约!
国学功夫
推广科普伤寒古中医,了解养生治病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