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的上海样本,全上海都在好奇

楼市   2023-12-15 10:47   上海  



理想之地

这个超级红盘,终于揭开了面纱



上海有这样一个项目,三次开盘,三次日罄,三次还都触发了积分——NEXUS理想之地。


如果说这是理想之地留给市场的一个客观而真实的回馈。


这强大的号召力,到底从何而来?


三次开盘三次千人摇号,还是在实景示范区开放之前,这种现象级别的大胜利,激起了全上海的好奇心。


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回归到产品在研发之时的思考:


中建玖合和万科为什么会共同选择这样一块土地?


中建玖合和万科为什么要在嘉定建造一座理想之城?


NEXUS理想之地到底在上海探索出了什么?



未来城市的实践

上海为什么放到了这里?



面向未来,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嘉定按照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锚定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目标,奋力打造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这被官方盖章的“未来之城”建设,当然需要“新城样板,示范引领”。


于是,为了不断丰富和优化未来城市的场景,嘉定新城采用的是“空间耦合策略”,也就是将各种发展要素在功能与空间上相互呼应和复合衍生。


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理想之地落定嘉定后,也在探索整体的规划结构。


这就需要对地块本身提出需求。


首先,一定要足够舒朗。只有足够巨大的体量,才能形成一座微缩的未来城市。


所以,理想之地的底盘,就是由6宗土地共同组成的,形成了一个规整的长方形。


其次,一定要靠近轨道。只有精心思考 TOD 的布局,才能将微缩城市变成折叠城市。


所以,理想之地的场景,就是围绕着轨道11号线嘉定新城站,形成一个个空间的支点。


空间的支点有了,才能把配套与住宅、商业交织到一起,才能填满各种高能级的城市资源。


一个建面约57.8万方的城市单元,就这样趴在了轨道11号线上。可以想象,一种从未有过的门户感和城市感,才能在我们眼前生动铺陈。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因为整个嘉定新城的气质,都与这块土地密切相关。如同要完成“公园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无废城市”的建设,就需要为未来城市留有探索空间。


它在规划之初,就已经把未来城市的图景刻在DNA里了。这就是理想之地,以未来城市理想单元模型为核心抓手去探寻落地条件,塑造出了一个可生长、可持续发展、未来在身边的社区。



未来城市实践

理想之地到底迭代了什么理念?



上海是可漫步的,上海是有气质的,上海的街道总是密布着梧桐树和街铺的环绕……可谁说这样的场景就只能出现在新天地,巨富长?


能不能把这样的镜像搬到城市之外的某个地方?


在与上海的双向奔赴中,理想之地的研发团队并不单单从中截取一些关键词,而是希望根植上海的气质,因地制宜。


这取决于房企观念的迭代与能力的升级。过去,我们会渴求地标性的摩天大楼或大牌的购物中心,这一点作为“世界地标专家”,中建二局旗下地产平台中建玖合已经积累出了丰富经验,其以绿色低碳,科技智慧的产品理念,凭借先进强大的技术底盘,落地“中心城市空间综合服务商”。


同时,五年前,万科围绕未来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摸索,即《2049 未来城市(上海)探索计划》。


最终确立了1座未来城市,N个未来理想单元,X个特色模块的理论基础,即1+N+X空间体系。


五年后,现在,我们渴求能够激发街区活力的“未来城市理想单元”。时代已经如此扁平化,城市间流行事物,已经没有了时间差。

那住什么样的房子,也应该体现了我们的审美取向、我们的价值观。


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时代和人群变化的率先洞察。


这也更让人期待,理想之地到底迭代了哪些场景



第一大理念:

把城市还给人,用场景迭代建筑想象


理想之地在设计时发现,在理想的未来城市,是以人为中心去构建多维共生的关系连接。


于是,这革新的关键,更深层次的不是技术未来,而是革新人文的未来。


简单的说,就是时代变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是城市不能再是一个又一个孤岛。以,建筑的视角就需要切换成社会学视角。


为了消弭人与人的距离,治愈城市中的孤独,邻里关系、街区活力与公共性的连接,都先把你的感受作为设计的原点。


而不是用冰冷的围墙,把住宅和商业之间隔开,把六个地块围城一个孤岛。


所以,才能以步行半径内的需求为思考原点,把六个地块通过步行街区联系到了一起,自西向东形成了“一轴一心一环”三大核心生活场景。


六个地块,总有楼盘不可避免地离地铁有点远,但是你通过蜿蜒曲折的空中连廊,随时可以上上下下,并最终通向了地铁站(上海地铁11号线嘉定新城站)。


这一路上,屋顶花园,露台,骑楼,广场等各种不同的空间,都可以与街道穿插城不同的场景,你可以根据你当天的心情,走出每天不一样的步行动线。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他们把这种排布叫做动线场景化。走进去,漫步在小尺度街道上,水磨石踢脚线格外抢眼,老虎窗、圆拱门、石材红砖的色彩搭配……你仿佛能感受到老上海的那种街区肌理与温度。


若还原梧桐树下的上海市心生活,漫游必不可少。理想之地通过缩小建筑间距,延长建筑延展面,扩大商业可使用面;每家单位设计的沿街长度不超过80米,且沿街中的单一风格不超过2次;从支路浓度看,小于30米范围内设置不小于6米的支路或通道,以此增强主街与次街的联系,为人们带来“穿梭性好、生活浓度高”的体验感。


所以,把这样能够产生活力的街区交织放在理想之地,这也是一种因地制宜。



第二大理念:

把空间还给人,四大公共建筑的配套


问题就来了:街道必然会是热闹的,那么街跟街之间的关系要怎么处理呢? 


理想之地先是用8座天桥串联起立体能量环。不同空间业态高度混合,上下左右、垂直空间里,绿化和艺术彼此融合。


紧接着,理想之地还搬来了艺术展厅、市集空间、运动馆、邻里中心等等那些交互性更强的公建盒子。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四个名字的特别之处,据说分别来自东南西北四个城市:春熙集(市集空间)来自成都的春熙路,新新所(未来展厅)来自上海的上生·新所,鼓浪馆(运动场馆)来自厦门的鼓浪屿,陶然荟(邻里中心+学习中心)来自北京的陶然亭……


这四个名字,不仅仅是为了描绘诗意,而是为了提醒你,这是一个独特的场景。


就像春熙集的那个绿色大中庭,屋顶采用钢木结构,引自然入室内。


白天,自然光洒下来的时候,里面的人自然也成了风景中的一部分。夜晚,这里也可以有温暖的灯光面向街道,也是对归家的人形成一种召唤和指引。


十字路口的四个象限,都会退让出街角广场,形成一个具有流动性的广场。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用他们设计师的语言,它是专为高密度开发中留的白,是用来制造场景想象力的地方。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他们与辰山植物园进行合作,通过特殊植物的种植,保持常年可以进入的状态。可以放风筝,可以搭帐篷,这就叫做场景想象力。它同时又是一个人群聚集的节点,让人与人之间也有了开放式的互动想象。


显然,一副活泼、激情、多元、健康、创新的未来生活画面已然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未来城市为什么能成为未来?



未来城市会是什么样?相信很多人问这个问题。


理想之地提及的NEXUS,或许就是对此的最好注解。


这其中,每个字母都是连接人与不同的理想场景: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它是既开放又私密;这种形态来自于建筑设计的技术、理念,以及技术的快速提升。


理想之地给出三个很理性的关键词——活力,低碳,智慧。


如果说低碳和智慧,是中建玖合和万科共同用技术让情怀落地。


一个可生长、可持续发展、未来在身边的社区,当然要把落脚点放在活力上。


如今,上海在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道路上高速高质前进,对未来城市的探索与思辨也从未停止。


未来城市会发生什么变化,人们将居住在哪里,理想之地已经给出了回答。


它是把中建玖合与万科对未来探索的各种可能和想象力都聚合了在这里。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大家在仔细回头看一遍这个理想之地的设计蓝图:


通过小尺度街区设计、多维生态能量环设计、下店上厂高混业态设计、立体绿化设计等多方位对活力生活场景进行落地,打破空间功能的边界感,令社区顺应城市肌理而生长,构建10分钟理想单元,营造摩登感的城市界面和花园感的街巷空间,还原梧桐树下的上海市心生活。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你会发现,这样一份未来城市的样板,已经渐渐沿着它的模样不断填色和完善。


或许,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更是一种资源。这个资源是我们对未来的不断渴望。


如今,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很强大的生产力,跟城市共生长。


开发商:上海嘉未来置业有限公司;推广名:理想之地;备案名:理想名都;项目销售代理公司:上海唯家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预售证号:嘉定房管(2023)预字0000402号;本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仅针对理想之地项目概况进行介绍,仅供参考不作为销售承诺。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包括不限于市政道路、商业、办公等后期存在规划调整可能性;以上商业业态均为概念展示效果非最终呈现状态,商业业态随着招商模式、运营主体等而发生变化。最终以双方签署的正式《上海市商品房预售/销售合同》及其他相关协议文本为准,发布日期:2023年12月。


地产品
和您一起品楼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