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霞:糍粑滋味长

文摘   文化   2024-09-17 10:00   安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匕

纪  事

糍粑滋味长

■ 钱海霞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晚,我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月亮,想念着老家的糍粑,更加思念那温馨的家。在儿时,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有打糍粑的风俗,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人说的清楚。糍粑方方扁扁的,玉一样白每年在中秋节吃糍粑,寓意这一年日子过的舒心,甜蜜,细腻。

那时,母亲前一天晚上就把糯米用井水泡好。第二天清晨,把泡得胀鼓鼓的糯米端上桌来,倒进木桶里,用熊熊烈火来蒸。我们兄妹三则事先把石碓清洗干净、碓棒拿出来,摆在石碓上。等屋子里飘满米香时,糯米就粒粒熟透了,把火灭掉,小焖一会。打糍粑要趁热,不然,温度低了就不容易捣烂。父亲把蒸好的糯米饭倒进石碓里后,用双手紧紧按住石碓两边。这种石碓的凹巢像麻雀窝,又大又圆又深。父亲操起专用的碓棒就擂起来,往里面使劲一砸,左边砸一下,右边砸一下,中间砸一下,母亲则一手端着盐水盆,一手沾着水给糯米翻个身。每砸几下,就要沾点水,才不会粘。随着父亲那一上一下有力漂亮的动作数次重复,那些糯米饭就乖乖地融为一体,紧紧地粘在石碓的底端。

打糍粑简单,却是个体力活和技术活,父亲越打越有劲,糯米渐渐成了糊状。刚开始砸还挺轻松,后来,糯米不是颗粒了,十分粘碓棒。一砸下去,就沾着不放。必须砸一下,就沾点水才行。不一会儿,父亲就满头大汗了。好不容易干完了,父亲累的衣服都湿透了。那时候,我们兄妹三人数我最调皮,最不懂得父母的艰辛,像小馋猫一样拿着早己准备好的小瓷碗站在石碓旁,望着那汗流浃背的父母。母亲马上从碓棒上趁热揪下几团大小均匀的糍粑放在我这个小馋猫碗中。我左手端着小瓷碗,右手不停地揪着糍粑往嘴里送,吃着那香喷喷的小小糍粑心里乐开了花。

要不了多久,均匀细腻的糍粑即将打好,此时,父亲拿着碓棒,不断地搅动,待时机成熟,与母亲合力,猛然将糯米团撬起,转移到一旁铺满芝麻粉的簸箕里。接下来,就是捏糍粑,手工按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方形,当然,也有一些家庭,用专用的模具来按压,木制的模具上,还刻有各色花纹,按出来的糍粑就规矩多了,也好看多了,大小、厚薄都一样,表面还有一致的花纹。

在老家,糍粑的吃法各式各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按压糍粑时,我早就按捺不住,赶紧揪一坨糯米团,蘸上一点白沙糖,就往嘴巴里送。刚刚打好的糯米团,还冒着热气,清香软糯,配合白糖,味道别提有多美。打好的糍粑,可炸着吃,可烤着吃,也可放在火上烧着吃,虽然都是糍粑,但因做法不同,口味各异,让人回味无穷!

父母用毕生的精力,努力地让我们兄妹三人脱离了农村,让知识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中秋人团圆,佳节倍思亲!如今我们再回故里,再也品尝不到父母合力亲手打的糍粑了。我的父亲84岁那年带着对世间深深的眷恋驾鹤西去了,只剩下年迈的母亲,守护着我们避风的港湾,我想念儿时的糍粑,更加思念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应用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建设美丽乡村,村里那口打糍粑的石碓,已成为我们儿时美好的回忆。热气腾腾的糍粑,承载着满满的祝福。打糍粑,是岁月的印记,是情感的纽带。

钱海霞,安徽环新集团职工,业余时间爱好阅读与写作。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报告文学作品见诸报端。


延伸阅读——
征稿: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作家天地》文学期刊把“同步悦读”作为选稿基地

特别关注——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菱湖杯“文旅中国”面向全国征稿
投稿邮箱:tbyd2016@13.com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并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

同步悦读书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国发布的新媒体,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团队和读者群体。《同步悦读》秉承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拥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