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的积极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好好活在当下

文摘   2024-07-09 22:14   上海  

今天不写新文章,跟大家聊几句。

从2017年1月24日开始,已然写了1267篇文,扣掉一些旧文更新的文章,实际应当在1000篇以上,总字数二百万+。

坚持这么久,原因是喜欢,真的喜欢写字。

公众号从不接广告,没有甲方的羁绊,写作完全自由,随性所为,真情流露。

每天晚上八点写到十点,写就后浑身畅美,无比地欢愉,平淡生活里最大的情绪慰藉。


最开始,我写的是情感类文章,越写越觉得自己浅薄。

很多事情必须要亲身经历过,才能输出最真切的触动,没有足够的阅历,只凭想象去引导他人,这样很不可取。

于是,逐渐放弃这类题材。

后来写过一段时间的金庸作品解读,现在也不写了,可挖掘的素材有限,也不能去刻意胡乱解读。

时事热点评论这类文章更不会写,比较“危险”,不论持何种观点,都可能不经意间得罪另一群人。

近二年,文章开始聚焦历史领域,二十四史浩若烟海,五千年故事和人物,怎么都写不完。

行文时想着的是,如何中肯地将故事讲清楚,不肆意炫技不刻意解读,间接明快,不增加大家的阅读负担。

终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垂直领域,有着取之不尽的素材,以及常读常新的领悟。



解读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回归到彼时彼刻,不仅要了解其行事的主观动机,更要充分考虑外部环节带来的客观影响。

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也无从跳出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事后认为的不合理,可能是其权衡后的最佳选择。

人类文明放置在漫长的时间里,不过是短暂一瞬,人性进化故而极其缓慢。

二千多年前的历史,期间的细节、事件的走向、剖析后的逻辑脉络,仍会让今人产生共鸣,原因在于人性固然不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资治通鉴》里,给了汉武帝足够多的篇幅,后人读了二个小时,便略完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一页主父偃风头无两,鲜衣怒马,再翻几页,已然被灭族。

无数风流人物,历史长河里不过一朵浪花。


而这片土地生存过的绝大多数人,惟有只言片语,甚至一字不提。

他们面孔模糊,短暂的一生里,或者挑水耕田,或者辗转逃难,或者困于劳役,或者充为兵丁,最后不着痕迹地死去。

“春燕归,巢于林木”,“蜀大饥,人相食”,“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

史书上只是冰冷的几个字,读者却会不自知地往前迈了几步,联想出许多情节,进而浮现出生动的画面。


春天来了,燕子找不到房屋筑巢,只能返回林中。

放眼望去,数不尽的流民,一张张青色的脸,踉跄的身形互相裹挟着,一路蜿蜒向前。

初春未尽的浅雪盖不住累累白骨,人们麻木地走着,将骨头一点点踏碎,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不时有人倾倒沟壑,远处几条野犬肚子干瘪,绿油油的眼睛,阴冷地注视着跌跌撞撞的行人。



从书上抽离目光,看到眼前的窗明几净,恍如隔世。

共情,然后心生悲悯,进而对置身的现实,多了无数的宽容。

所有以为过不去的困难,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


读史的积极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应该好好活在当下,这样才能对得起百年千年前在乱世炼狱里穿行的先祖们。

我们的血脉,源自他们咬牙切齿的苟活。

李怡楚
读书、写字、阅己、及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