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识恩义,可能是常理,但我不一样”

文摘   2024-08-19 22:15   上海  

杨愔出身弘农杨氏,十八岁入仕,任通直散骑侍郎。

十九岁时,南朝战神陈庆之七千白袍破洛阳。

杨愔跟堂兄杨侃一起,护送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到达晋城,拜为通直散骑常侍。

翌年,充满血性的年轻人元子攸,亲手诛杀了尔朱荣。

尔朱荣虽死,尔朱氏依旧势大。

二个月后,尔朱荣侄子尔朱兆攻入洛阳,囚禁了孝庄帝,随后在晋阳缢杀之。

皇帝刺杀尔朱荣时,杨侃曾从中协助,杨氏故而遭到尔朱氏清算,入狱者无数。

杨愔当时正因公事赶赴并州,路过邯郸时,友人出卖被俘,送回洛阳问罪。

行至安阳亭时,杨愔对解差说,杨家世代忠良,忠于国家,不料落到如此田地。

我也不想苟活,麻烦给我一根麻绳,让我留个全尸,九泉之下也不忘你的恩德。

解差被他打动,便和他一同逃走。

尔朱氏诬告杨氏谋反,屠光杨氏宗族,仅杨愔以及二弟一妹四人得以幸存。

杨愔去信都投奔高欢,自陈家难,痛不欲生。

高欢大触,收容了他。


杨愔素有大才,在高欢处如鱼得水,深受眷顾。

同僚郭秀很嫉妒,便写信给杨愔,说高欢接受了朝廷命令,要把弘农杨氏漏网之鱼送到洛阳治罪。

杨愔信了,跑到河边脱光衣服,伪装成投河自尽。

隐姓埋名,一直往东走,走到了田横岛,给海边百姓教书。

三年后,高欢终于找到了他,把他接到邺城,释明误会,还将女儿许配给他。

此后,杨愔再无他念,一心辅佐高欢。

历任太原公开府长史、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尚书吏部郎中,封华阴县侯。


高欢死后,杨愔继续追随高澄,擢升为吏部尚书,加拜侍中、卫将军。

兰京行刺高澄时,杨愔也在场。

高澄身亡,杨愔丢了一只鞋子,狼狈地逃了出来。

太原公高洋临危不乱,异常冷静地控制住了局面,稳稳接下了父兄基业。

再一年,高洋废了孝静帝,自立为帝,国号大齐。

杨愔被封为阳夏县男,领太子少傅。

再往后,杨愔不断升迁,先为宰相,改为尚书右仆射,再为尚书左仆射,加拜开府仪同三司,封华山郡公。

四十七岁时,杨愔升任尚书令,加拜特进、骠骑大将军。



高洋年轻时,英武果决,跟西魏打仗,军纪严整,气度恢弘,宇文泰叹道,高欢还没死啊。

好景没几年,可能是患上某种精神疾病,高洋开始性情大变。

行止荒淫,没事光着身子裸奔,干了无数的荒唐事情。

高洋嗜酒,喝多了便随意杀人,不管是官员还是黎民,一言不和就弄死。

高洋杀人,喜欢换着花样虐杀,以肢解为乐,或投水,或焚烧。

杨愔苦劝不听,只得从邺城监狱中拉出死囚,送到宫中,供高洋杀人之用。

跟死囚们说好,能撑过三个月没被杀死,便无罪释放。

参军裴谓之上疏劝谏高洋,言辞激烈。

高洋说,这个蠢货胆子这么大,我一定要弄死他。

杨愔回答,他就是想让陛下杀死他,要在史书上落个好名声。

高洋大笑,那我不杀了,看这个小人怎么出名。


国君暴虐,朝野内外人心惶惶,好在还有杨愔。

杨愔夙夜匪懈,剖断如流,国事毫无凝滞,政事还算清明,北齐故而能勉力支撑。

即便如此,疯子高洋也不放过杨愔。

杨愔身子胖,肚子大,高洋有次看着杨愔,突然起了个奇怪的念头,想剖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觉得有些过分,忍着不去做,越忍越难受,终于忍不住了。

高洋冲过去,把杨愔压倒在地,掀开衣服,用刀子刺进腹部,准备用力划开。

一旁的大臣崔季舒见势不对,赶紧拦住,说,你们一小一老二个公子在玩闹么?我也加入!

顺势抢走了刀子,救下了杨愔。

高洋经常无故用鞭子抽打杨愔,打得他血浸衣袍,才心满意足地放他回去。

有好几次,高洋把杨愔装在棺材里,要钉钉子封棺,最终还是罢手了。

高洋死时,满朝文武都是假哭,藏不住的窃喜。

只有杨愔在真哭,哭得喘不过气来。


高洋去世后,杨愔受遗诏辅佐幼主高殷。

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二位皇叔垂涎帝位,摆下酒宴,准备在席间清除异己,发动政变。

身边人觉得二王不怀好意,劝杨愔不要前行,杨愔说,我忠心坦荡,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饮宴中,二王走到杨愔座前时,发出信号,帷幕间壮士冲出,将来客尽数捉拿。

杨愔怒斥道,诸王谋反,想杀忠臣吗?我等一心为国,何罪之有!

二王命人殴打,杨愔血流满面,一只眼珠被打出。

高演、高湛押着杨愔等人闯入皇宫,跟幼主高殷和老太后娄昭君说,杨愔等人专断朝政,离间骨肉至亲,必须问罪。

娄昭君和幼主顶不住压力,只得说,任由你们处置。

杨愔随后被处斩,终年五十岁。

娄昭君参加杨愔葬礼时,将黄金做的眼珠放进杨愔的眼眶内,哭着说,杨郎是因忠君而获罪。

八年后,后主高纬追赠杨愔为司空。



当年,邯郸人杨宽在杨愔帮助下,谋求到心仪官职。

尔朱氏清算杨氏时,杨愔路过邯郸,借住杨宽家中。

杨宽为了巴结尔朱氏,出卖了杨愔,将其绑了送到官府。

几年后,杨愔随高欢出征,路过杨宽家。

杨宽战战兢兢地出来磕头请罪,杨愔淡淡地说,人不识恩义,可能是常理吧,我不恨你,你也不用慌张。


世人重得失,不识恩义,或许是常理本性,但杨愔绝不如此。

解差冒着巨大风险,放走了他,让他在血腥黑暗中见识到了人性中的光明。

高欢收容他,对他极好,可能是收买人心的权谋。

但在杨愔眼中,这又是另一场盛大的善意。

于是,他决定用加倍的善心对待身边人。

暴君喜怒无常,也要想尽办法,能救一个是一个。


高洋死后,杨愔一心维系幼主,不惜身死。

一方面是恪守托孤之信,另一方面是报恩。

杨愔“少历屯厄,及得志,有一餐之惠者必重报之”。

点滴之恩,便要涌泉相报,何况是高欢的知遇大恩。

李怡楚
读书、写字、阅己、及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