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时,绝不考验人性

文摘   2024-08-04 22:23   上海  
邓绥是开国大将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
本性孝纯,容工皆佳。

入宫做了汉和帝的贵人,小心谨慎,举止有度,即便是宫人女仆,也是用心善待。

每次宴会,嫔妃们都是盛装打扮,争奇斗艳,邓贵人素颜常服,不与众人争宠。

清水出芙蓉,反而让皇帝多看了几眼。

阴皇后身材矮小,邓贵人与她同行,总是微微欠身。

一起觐见皇帝,每有垂问,邓贵人会自觉地后退几步,让皇后先说。

皇后刻薄猜忌,逐渐失宠,无比嫉恨邓贵人。

有次皇帝病重,皇后咬着牙跟下人说,如果我得势了,一定会除掉邓家满门。

邓贵人听说了,哭着说,我应当跟着皇帝去死,上可报君恩,下可保全族。

准备服毒自杀,身边人赶紧说,使者刚来报,皇帝病好了。

这才作罢。

最终,汉和帝还是废掉了阴皇后,立邓氏为后。


二年后,汉和帝病逝,得年二十七岁。

汉和帝在世子嗣只有二人,长子平原王刘胜瘫痪在床,幼子刘隆不过百日。

邓太后便立刘隆为新帝,临朝摄政。

太后觉得小皇帝年纪太小,担心有意外,便将汉和帝哥哥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十三岁的少年留在宫内。

八个月后,小皇帝果然病逝。

此时,平原王刘胜的病情已大有好转,朝中很多人建议立刘胜为帝。

邓太后心里很明白,第一次没有立刘胜为帝,双方已经生了仇恨。

这次更加不能立了,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太后立刘祜为新帝,是为汉安帝。

邓太后借口汉安帝年幼,继续代为执政。


朝廷中反对的人很多,激进派密谋冲进后宫,直接杀死邓太后,事情毫不意外地败露。

相对温和的,则劝谏邓太后放弃摄政,让汉安帝亲自主政。

毕竟皇帝也十几岁了,而且素来聪慧,明晓事理,太后可以放心地回去养老了。

尝试到权力滋味的邓太后,食髓知味,怎么可能主动让贤。先后迎立二个小皇帝,不就是为了专权摄政么?

太后勃然大怒,下令将上书者全数抓起来,其中包括一位叫杜根的郎中。

太后让人将他们装在白口袋中,大殿上扑杀杖毙。

血流满地,哀嚎渐止,又下令将尸体扔到东郊乱岗。

杜根在这群人中,名气最大,行刑人不忍心杀他,下手时留了分寸。

看起来气势汹涌,其实未及要害,杜根渐渐苏醒。

邓太后派人检查尸体,不许有幸存者。

杜根装死,三天三夜不动,一直到身上伤口化脓,眼眶里长出了蛆虫。

三天后,巡查者走了,杜根这才逃脱。

此后,隐姓埋名,躲在小县城酒馆作了小厮。


十五年后,邓太后去世,汉安帝开始亲政。

有人跟皇帝说起了杜根等人的忠心,皇帝下令,寻访杜根的后人,以作抚恤。

杜根这才跑出来表明身份,被朝廷列为表率,公车入京,拜为侍御史。

身边人问杜根,你当时名满天下,就算遭逢祸事,去找亲朋好友,大家也会好好对待你,也不至于流落民间,过得这么艰辛啊。

杜根笑着说,躲在小地方,与世隔绝,既保护了我自己,也保护了知己好友啊。

危难之时,生死关头,千万不要去考验人性。

对方好心收留我,进而受到牵连招致祸事,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对方为了躲避灾祸,或者贪图赏金,出卖了我,这更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五十年后,名士张俭得罪了中常侍侯览,被其构陷,着州郡捉拿。

张俭得知消息后,赶紧逃走,天黑了,就找一处人家投身。

张俭名气很大,举世敬仰,人们即便知道会受牵连,也都咬牙收容他。

跑到孔褒家里,孔褒不在,十六岁的弟弟孔融在。

张俭看孔融还未成年,没有告知自己的处境,只说,既然兄长不在家,那我先走了。

孔融赶紧请住客人,说,哥哥虽在外,弟弟也能做您的东道主。

故而留下了张俭,好生招待。

张俭走后,事情泄露,有司把孔褒、孔融两兄弟逮捕入狱,但不知该治谁的罪。

孔融说,是我收容的张俭,罪责归我。

孔褒说,张俭是我朋友,跟弟弟无关,我甘心认罪。

官府又来问孔母,母亲说,家长自然承担所有家事,罪责在我。

一家人争相赴死,以求保全其他亲人,官府迟迟不能决断,上报给朝廷。

汉灵帝最后下诏,定罪孔褒,杀于闹市。


张俭一路逃跑,一路找人收容。

张俭在外逃亡二十年,受牵连的人家,被处死的数以十计。

很多宗族亲戚也被杀害,郡县因此残破不堪。

跟张俭一起逃命的夏馥看不下去了,顿足道,罪孽是自己作的,为什么要白白连累好人?

一人逃死,祸及万家,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于是剪掉胡须,改变容貌,跑到山林中躲起来,无人知道他是谁。

汉献帝继位后,张俭这才被免罪,回到了故乡。

张俭一口气活到了八十四岁,寿终正寝。



张俭逃亡,牵连无数人。

杜根隐忍,不考验人性。

相比之下,杜根对人情世故更显通透。


又一千七百年后,另一位大人物在危难之时,对当世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
他不学张俭,也不愿意作杜根。

只愿横刀向天笑,直面鲜血,唤醒世人。

无疑更为悲壮,更加伟大。

李怡楚
读书、写字、阅己、及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