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进入高三,孩子们似乎瞬间长大——
很少有人能够在晚上十一点前睡觉,且中午一般没有午休,每天睡8小时几成奢望,周六自觉加班上课(很多学校主动开展不收费的补课活动)。
卷子、卷子、卷子;周练、月考、各种区级大型模拟考;
一次次的校内大排名,清北线、一本线(自招线)、本科线……;
大数据时代,借助机器分析出的含各科及总分进步幅度、模块优势劣势、“匹配度”等的花花绿绿的成绩报告单,令人几乎无暇顾及其细节含义。
睡眠不足、训练过度,致课堂效率严重下降。刚刚面对全班解释完学生A提问的X问题,马上就会有学生B提出完全一样的X疑问……
遥想40年前二年制高中的日子,新课学完随即告毕业、接着上考场;
第二节晚自习允许学生自己决定是继续学习还是回宿舍睡觉,不禁唏嘘。
可是,国家不也照样选拔人才吗?
想起一个很近的教育人物——已作古数年的孙维刚老师。
孙维刚——生前系北京22中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数学教育改革先驱。 那时22中是一所非重点高中,孙维刚老师就拿普通学生做他的教育教学试验,连续三轮,总结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且不说孩子们道德、体育、艺术、审美诸方面的良好发展(难以具体量化指标去跟别的学生对比),仅以高考成绩而言,第三轮实验班 全班40人,22人考进北大、清华。另外还有数学奥赛国际金牌、西屋科学奖。 更值思考是,中学六年间没有任何硬性作业、每天保证9小时(高中阶段8.5小时)的睡眠。 真正的做到“通过素质教育的方式,达到比应试教育还要好的应试成果”。 孙老师一直强调,学习是用脑子的事,你把孩子脑子弄坏了,他还怎样学习? |
遗憾的是,孙维刚老师的宝贵经验在当下却渐渐被忽视、被淹没,“超级中学”的洗脑教育模式甚嚣尘上。
北京、上海等过去还算稳定的基础教育体系逐步被农村教育模式(加班加点拼体力耗时间,死抠教科书来回倒粪一样地“精练”)包抄消灭……
这种沦落,固然有地方教育管理者懒政、跟风、不作为之过(全国的农村中学在学**省*中“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高考命题的错误引导隐含其中。
明面上讲“命题两原则——有利于指导中学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背后却在实施所谓第三原则:完成指标——保障均分(统计难度)。
据说要保障均分较高,以免百姓不满,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如何保障预定的较高均分呢?
谁都会,先出一些老生常谈的题目,任何中学老师都猜得到的大路题,保证所有考生通过大量训练都可拿得到,然后稍稍费力编几道难一些的题目,用以区分优秀学生。
正是前面那大批的套路题,成为众多学校和教师花大气力追逐的目标——让孩子们耗费巨额时间与生命反复练、练、练。
如此高考命题的八股文化,必导致高三一年的备考沦落为肤浅过程。
复习的复习、模拟的模拟……,备考活动完全体力化,一些地方学校一年里模拟考试二十几轮,天天重要、日日比拼,直至有的学生每模考一次就大病一场……
因赶进度,生吞活剥、囫囵吞枣,难以引发内在动力,于是,排名、三日一小考、十日一大考,只靠外在刺激引导学生去“学习”。
对老师也如此,考试、排名,个别谈话、大会点名批评,甚至以下岗、转岗威胁,把一些有点想法的年轻人趁早、趁小打压下去,让他们走别人都在走的“大路”,换个说法,就是——让他们就范。
遗憾的是, “有关部门”管得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进度(近年出台了严谨超前辅导等规定),却不去管正规学校的学习进度。
抑或是不想管?觉得三年初中课程2.5年完成、留出半年中考复习,高中三年课程2年完成、留出整整一年时间高考复习属于“存在即合理”?
三年课程能在2年内完成,是课程内容少、难度小的缘故,还是牺牲了孩子们宝贵青春年华应该发展的很多方面为代价换来的?
杜威说: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我们为“维持稳定”,就全民沿用几十年前的招式应对高考,不是剥夺年轻人的未来吗?
前几天看新闻,一些新兴公司设置“首席理想官”。
请问教育部要不要设立一个首席理想官?
学校的首席理想官在哪里?
中国转型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下一代?
当中国经济从追赶型发展转变成创新发展时,我们需要的恰恰是大批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在复杂未知环境中做出独立判断的创新型人才。
这样的高考及备考模式,行吗?
救救孩子们吧!
就是拯救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