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成绩无“定位”功能,有警示价值,赶紧调整复习策略吧!
文摘
教育
2024-11-19 06:12
北京
这是去年带高三毕业班时写的一篇。期中考试后助学生恢复信心、坚定信念、勇敢前行的。前天开完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跟几位家长议论了一下孩子目前的状态,包括这次考试的情况。我对我所带的2个班的几十名同学目前的干劲、学习状态都是比较满意的。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国家2035、2050的希望所在。对于正在拼搏努力中的高三学生而言,期中考试不是定位考试,也不是完全意义的模拟考试。它只是一次诊断(都谈不上全面诊断),还兼具大型考试的流程练习、考场感觉初体验等方面的作用。 期中考试卷子的样貌,似乎跟往年高考差不多,但是难度呢?素材新颖度呢?说实话,我班上的孩子们考得并不理想,可以说绝大多数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一方面,缺少大考历练;另一方面,过分看重了这次阶段考试的功能价值,造成心态失衡。紧张到简单化学方程式写一半就撂在了那儿(虽然你写了一半,但阅卷人不会给你一半分的);选择题明明已经把B叉掉了,最后却恰恰把这个B涂到答题卡上去……当然,也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技能不熟练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少。考不好,是个好事。帮你发现了知识、技能、策略、心态方面的这么诸多问题,不是好事吗?“学”是什么?就是别人咋样我咋样,不问那么多个为什么。考证英国人的老祖宗为什么把“好”叫“good”而不像我们一样叫“hao”,不是现在要做的事情。所以,一些学科最底层的东西,用手去掌握即可,不必费脑子。大考中,答选择题要用“选择”的技巧,而非死板地把一个个选项进行严谨推导。有些题目,命题人就是要你使用排除法的,里面的个别选项在中学课程里没有学到。“我写的每一笔,都是用来拿分的”意识,必须建立起来!“H”是个三笔才能写出来的字母,一笔也不可省;带圈的①②和是12含义是不同的,后者表示“十二”。要看清人家问的什么,而不是去想“我会什么”,然后急三忙四地答非所问。一时不会的题目,不能死磕,死磕是耗时最快的过程,耽误了拿分不是?即使最终也没有悟出又有何干?该拿的分、能拿的分你已经拿到了。时间没有白白耽误。考完一科、扔下一科,先去复习、规划后边的考试,不要议论答案。标准答案未出之前,即使班上过去最厉害的学生、甚至老师,未必就是对的。这些教训记取了,在后边的一次次月考、周练中好好地实践,期末也许犯得少一些了。且不说期中只是个高三开场的“半吊子”考试,即使转过年来的一模、二模,跟高考也不是完全对应的。要坚信自己扎实学了,切实思考了、理解了,认真练了,该用手指头掌握的、就用手指头把它掌握熟练,该用脑子的、就真动脑子把它想透,即使一次次统考分数皆不如意,你一定也是最终高考里的那匹黑马。相反,如果你觉得期中没有考好,“努力了好几个月没见效果”,不去积极地做反思、不做任何调整,甚至因为自己没有考好怨天尤人,那么这次不仅仅是“定位”的问题了,也许成为你的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