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插班”来到了高二。翻出了很久以前给高二新生写的这篇短文,劝勉一下我即将见面的新学生。
大概每个新学年开始,你都会听到来自家长、老师这样的话吧?
“今年跟往年不同,特别、特别重要!”
是不耳朵都磨出茧子啦?哈哈。
事实上,大家都明白:
高二,跟你人生中的其他年份并无很大不同。
每一年,都只是你人生旅途中的百分之一左右的时光。
你都要一样把它们过得积极、乐观、充实。
如何过得积极、乐观、充实呢?
当下的时代,学生的校内校外生活可谓缤纷五彩。
而我只是一名教化学的老教师,别的方面我说不好,单就学业方面而言,高二要怎么做才算是充实呢?
如果说高一的主题词是“激情与适应”的话;那高二的主题词就应该是:
“沉静、修正、精进”。
第一,坐住。
进入高二,高一那种刚刚升入高中的兴奋劲已然过去。
“课间,是用来休息、调整、呼吸新鲜空气的。”
这似乎是一个“定论”。
然而,对于学习而言,思路被中断也是必然的。
你想过没有?
你这16岁的高二学生,居然跟10岁的小学生是一样的学习节奏:每45+10分钟一个课时单位,这合理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一次性连续坐住、执着于一件事的时间,是可以延长的。
比如,高中的考试,一般段考科目是90 min,中间很少有人出去上厕所的。
有的人的确是不需要,而有的人其实是隐忍着不去的,那隐忍的滋味不知道能不能刺激自己思维更加敏捷?
为什么需要隐忍呢?
平时练习不够所致——你每一节课间都去厕所,久而久之,你的膀胱也就那么大了而已。
如果你平日两节连堂的自习课中间努力训练自己连续坐住,慢慢地,是不就可以练出这项本领了呢?
学习需要深度思考,深度思考需要坐住。
化学竞赛的初赛试题,只有十几道而已,然而却给了三个钟头、180 min时间。
为什么?难呗!难在哪里呢?字不认识吗?符号不熟悉吗?都不是。
难在信息量大,信息之间关联多,需要一遍、一遍反复阅读,脑袋里四处搜索,书写之前要仔细论证,想全面、想清楚。
进入高中,“看一遍,答案就马上在脑子里呈现”的那种“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的命题水平高。每年高考结束,往往皆大欢喜,“都答上了”“感觉比一模、二模都好”。
可是、可是,6月25日出分时傻眼了,有的人都答上,得了700+;而有的人也是“都答上”,只得400+ ……
为什么呢?面对同样的考题,后者比前者只是“少看了一点”,于是理解错题意;又比人家“只是少想了一点”,于是描述不完善……
东扣西扣,总分数于是少了小一半。
想要把题目看透了,把答案想全了,需要一种能力,这能力是平日学习中逐步练就的。
练就此能力首先需要的是:坐住!耐住性子。
第二,慢下来。
急躁,是年轻人容易表现出的不良情绪。
因为你天资好,脑袋反应快,就更容易急躁 —— 你的动作总想跟上思维的速度,然而却很难……
这急躁表现在学习方面,有如下类似行为:
1. 该用两笔才能写成的文字、数字,你却抬不起笔来。比如把5写成8或3、把②写成③、把Fe写成Te等。
你这是写的啥呀?
你写的这些东西,也许你自己眼里看它们“挺对的”,别人则看不出是什么。老师看则更甚,不像错的也给你算作错的,扣你的分!
2024的高考结果,再一次帮我确认了认真书写在高考中的价值。
2. 考试答题过程,写着写着,忽然觉得似乎不对,匆匆几笔“大刀阔斧”地划掉。
结果回头一看,大多数内容还是可以用的,重写既要多花时间、而卷面上又没有多少空间了。
3. 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不加深入思考,仅仅凭借自己记忆便随口应答,结果“掉进坑里”、连连后悔。
第三,理解规则,矫正行为。
不管你内心里欢迎还是拒绝,从年龄上看,你已经接近成年,你将慢慢摆脱依赖、走进社会。
先师孔子在描述自己一生的时候说过一段经典的话:
“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逾矩,就是守规则。
你不是与世隔绝的鲁滨逊,你不是生活在克鲁索岛上。
众人守规则、社会有效率。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里的。
上课不迟到,就不会影响课堂秩序与进度,耽搁几十人的几十个“半分钟”。
拿堵车、下雨下雪当迟到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北京堵车,世人皆知;刮风下雪,天经地义。
而你,是有能动性的人,一种高级动物。你必须有各种预案。
有事提前请假,就不会让老师为你的安全担心着急,耽误他们宝贵的备课时间。
按规定着校服,便于管理者辨认,也方便自己出入校门。
按时完成学部通知交办的各种琐事,如缴费等,免得老师一遍遍清查、催促,耗费宝贵时间和精力。
老师省出点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加精心地备课,受益者是你。
高二,很重要!
这会是一个分水岭:
认真反思、积极调整、奋力拼搏的,他的高三将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不动脑筋、只随大流的,他的高三仍将随着大流、每日感觉辛苦不堪、成绩却迟迟难见起色;
颓废荒唐的嘛……
难以想象,他的高三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