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跟我同班,一直不如我啊!他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比我高多了。”
“也没看见他比我用功啊。”
学生甲和学生乙,中考以基本相同的分数被录入同一高中学校。
一段时间后,甲适应得很好,成绩稳中有升。
乙却似乎“水土不服”,成绩下降,心理问题逐渐显露。
初期还有点“不服不忿”心理,暗自加大“学习”力度,可成绩一直不见起色,慢慢、慢慢地开始“认怂”,自我怀疑“我也许天生不是学习的料?”
家长则慨叹、质疑“是不你们学校的管理模式不适合我的孩子?”
是谓“学段分化”。
事实上,这分化并非进入高中才开始,而是早已埋下了种子。
你去考察甲和乙的初中、小学学习状态,就可预判一二。
有经验的初中老师其实是可以通过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行为表现看出些许苗头的。
一般而言,甲和乙小学、初中阶段的行为表现往往有如下区别。
其一,
甲的学习不怎么受学校课程约束,他基本按照自己的兴趣,秉持开卷有益的心态,基本的中考课程他没有拉下,却在之外多读了好多书、多思考了好多问题。
而乙则往往表现为“乖”孩子。在校非常听老师的话、在家听家长的话,惟命是从,没有指令时,只会做些鸡毛蒜皮的胜任之事。
其二,
除极少数课程外,甲一般不会拿大量时间上课外补习班,不管预习班还是提高班,他相对自由的时间多些;
而乙往往把剩余的所有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课外补习中去了,看似勤奋,实则重复学习太多,两头效率都不高。
甲采取的是开放式的学习策略,也可以说是“广种薄收”,为日后、为一生的学习积攒“有机肥”,积蓄后劲;
而乙采取的“精准化”的“深挖细耕自留地式”的学习,缺少后劲,只好不断施加速效的“化学肥料”——上补习班、请一对一家教等。
其三,则是家庭管理的不同。
甲的家庭比较民主,家长能够倾听孩子的需求,有问题跟孩子商量,大多数时候能够尊重孩子的想法。
于是孩子具备基本的自主意识、自我责任意识,自主性也就慢慢练出来了。
乙则可能处于一个比较专制(也许父亲或母亲单方强势)的家庭,他一直处于被管理状态,凡事等老师、等家长布置。
一旦“完成任务”就不知干啥了,只会等待下一次布置,自主意识很难形成,自主能力也很难练就。
进入高中,新的环境下,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加大,选择性也增强。
不用说就知道,甲必然适应较快,而乙如果不加改变,则只会逐渐走下坡路。
可见,分化并不是因天生的脑结构不同造成的,而主要是学习策略、管理策略不同所致。
如果不去正视这些,仍一味沿用过往的死板老套,分化只能越来越严重。
好在,高中生可塑性依然较强,意识到了上述这些差异,就要及早矫正。
不再只盯着那点可怜的分数学习,不去“救急”,而是着眼未来,适当放开一点学。
不要迫问“学**有用吗?”只要喜欢就去学。
多关照一些自己的兴趣和内心需求,不追求继续做表面上的“好孩子”、“好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学习和高中校园生活(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
更不要把社团活动时间、体育课时间,甚至睡觉的时间移来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