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案:券商并购,大势所趋

文摘   2024-09-08 18:00   重庆  

【引言】

在券商并购浪潮不断涌动的背景下,今年诸多券商并购得到了实质进展,如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收购海通证券,最近有消息称浙商证券拟收购国都证券西部证券拟收购国融证券等,而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的收购案无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起收购不仅涉及两家深圳国资旗下的重要金融机构,更预示着证券行业资源整合与集中化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将从金融和法律两个维度,对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影响及潜在的法律问题,以及对未来进行展望。

【收购背景及动因分析】

一、收购背景

2024年8月21日晚间,国信证券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资本”)持有的万和证券53.0892%的股份。随后,双方签署了《意向性合作协议》,标志着收购案正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9月4日,国信证券进一步发布收购预案,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万和证券96.08%的股份,进一步巩固了对万和证券的控制权。

二、动因分析

1、 提升资本实力与业务整合

国信证券作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证券公司,近年来在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领域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国信证券需要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以应对未来的业务发展和市场挑战。万和证券虽然在整体规模上远不及国信证券,但在资产证券化、新三板等业务领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收购万和证券,国信证券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还能实现业务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

2、 响应政策号召,推动行业整合

近年来,证监会多次发文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深圳市国资委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动市属国资重组,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旗舰券商。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进行的,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

3、地域与业务协同优势

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同属深圳国资旗下,且万和证券地处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后,可以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拓展跨境资产管理等特色业务,实现国际化布局。同时,双方在客户网络、品牌声誉、市场资源等方面也能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提升市场竞争力。

【收购方案及交易结构】

一、交易方案概述

根据国信证券发布的收购预案,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万和证券96.08%的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为8.6元/股,具体交易作价将在标的公司审计、评估工作完成后确定。此次交易完成后,万和证券将成为国信证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二、交易结构分析

1、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国信证券选择发行股份作为支付方式,主要基于节约公司资本金和实现规模扩张的考虑。在监管鼓励证券公司资本节约型发展的背景下,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有利于减少现金支付压力,同时增加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提升整体价值。

2、关联交易与信息披露

由于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市国资委,此次收购构成关联交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国信证券需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时,交易双方还需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等关键事项进行充分协商,确保交易方案符合市场规律和公司利益。

【收购影响与风险评估】

一、积极影响

1、提升资本实力与业务竞争力

收购万和证券后,国信证券的资本实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业务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国信证券的整体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跨境资产管理、新三板等特色业务领域,国信证券有望借助万和证券的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2、推动国际化布局与创新业务发展

万和证券地处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后,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拓展跨境资产管理等特色业务,实现国际化布局。同时,双方还可以共同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3、增强股东回报与提升市场价值

随着公司资本实力和业务竞争力的提升,国信证券的盈利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股东回报水平并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同时,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国信证券的市场价值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潜在风险

1、交易不确定性与市场波动

由于收购案涉及多个交易环节和监管审批程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交易进程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国信证券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监管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交易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

2、整合难度与协同效应发挥

收购完成后,国信证券需要面对业务整合、人员调整、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挑战。如果整合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信证券需要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

3、法律合规与监管风险

作为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国信证券在收购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如果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未能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问题,将面临法律合规和监管风险。因此,国信证券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确保交易过程的合法合规性。

4、主营业务突出性存疑

作为上市公司和国有控股主体,其并购的经营性意愿更多让步于体制内并表和规模做大的需求,如国信证券主要业务及优势产品是资管业务,万和证券主要业务及优势产品是资产证券化和REITs业务,虽然两者合并,可以优势互补,但是依然需要考虑主营业务的突出性以及“大而不强”的问题。

【法律视角的审视】

1、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由于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市国资委,此次收购构成关联交易。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关联交易需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交易双方需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等关键事项进行充分协商,确保交易方案符合市场规律和公司利益。同时,监管机构也将对关联交易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督,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2、信息披露的法律要求

在收购过程中,国信证券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这包括及时披露收购预案、交易进展、交易结果等相关信息,确保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交易情况并作出理性投资决策。如果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问题,将面临法律处罚和投资者索赔的风险。因此,国信证券需要加强信息披露管理,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3、监管审批与合规管理

此次收购案涉及多个监管审批程序,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审核和中国证监会的注册等。国信证券需要密切关注监管政策变化,及时准备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确保交易能够顺利通过监管审批。同时,公司还需加强合规管理,确保交易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这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增强员工合规意识等方面的工作。

【结论与展望】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是证券行业资源整合与集中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此次收购,国信证券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和业务竞争力,实现国际化布局和创新业务发展。然而,收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包括交易不确定性整合难度法律合规与监管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国信证券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监管政策变化,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未来券商合并与发展可能呈现几个特点:

1、头部券商强强联合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未来头部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将成为趋势。通过并购重组,头部券商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

2、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

在头部券商合并的同时,中小券商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小券商需要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深耕细分领域,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3、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将成为重要趋势。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成为证券公司的重要战略选择。

4、金融科技融合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深刻改变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未来证券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融合与创新应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深耕下沉市场

随着国内行业产业发展增速放缓,传统券商业务的“高端”气质也在逐步褪去,对应的是瞄准了下沉市场,由于消费市场的“消费降级”观点,在狼多肉少的行情下,券商无疑瞄准了中小企业的前端服务市场,通过下沉市场的深耕,提供保荐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券商并购,大势所趋,证券公司合并的未来展望是积极向好的,也是内外部及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政策引导、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证券公司将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中小券商也将通过差异化发展和金融科技融合等途径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精彩回顾】

1、锐评《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一根金箍棒搅动的资本风云

2、私募股权基金实务 | 私募基金投资协议风控条款实务解析(七)— 对赌条款(一)

3、私募股权基金实务 | 私募基金投资协议风控条款实务解析(五)— 一票否决权

4、私募股权基金实务 | 私募基金投资协议风控条款实务解析(三)— 共同出售权条款

5、私募股权基金实务 | 私募基金投资协议风控条款实务解析(二)— 创始人股权回购条款

6、股权投融资实务系列 | 公司治理风险与争议解决(一)— 一文读懂“一票否决权”

7、股权投融资实务系列 | 投资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实务(一)—  一文读懂“关联交易”

诉为非诉,以讼止讼!

贾红珏律师团队专注于以公司为中心,专业领域为公司业务(公司股权架构设计、股权激励、股权税务筹划、股改、公司投融资、收并购及重组业务)、IPO业务、金融类诉讼及非诉业务,综合法律、金融、资本、市场、税务及经济等诸多视角,为您分享公司实务干货,如能为您解惑一二,吾之甚幸!

公司那些事儿
诉为非诉,以讼止讼!贾红珏律师团队专注于以公司为中心,专业领域为IPO、公司业务(股权架构设计及股权激励、税务筹划、股改、投融资与收并购业务)、金融类诉讼及非诉业务,综合法律、金融、资本、税务等视角,分享实务干货,如能解惑一二,吾之甚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