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一例特殊的横纹肌溶解症

文摘   2024-12-07 01:44   美国  

病例背景

  • 主诉38岁男性,因双下肢无力入院。

  • 病史

    • 3个月前:开始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

    • 2个月前:每日腹泻达5次,为稀水样便,自服洛哌丁胺无明显缓解。

    • 3天前:下肢无力加重,不能起身。

  • 既往史:无明确既往病史或住院史。

  • 个人史:无吸毒、酗酒、高危性行为或药物使用史。

入院检查

  1. 生命体征

  • 血压:90/60 mmHg(低血压)。

  • 心率:91/分。

  • 呼吸频率:18/分。

  • 体温:98°F

  • 血氧饱和度:97%(室内空气)。

  • 体格检查

    • 神经系统

      • 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1/5

      • 腱反射减弱。

    • 其他系统:无明显异常。

  • 初步实验室检查



    • 血钾显著降低,1.4(低钾血症)。

    • 尿钾/肌酐比值:0.88 mEq/mmol7.82 mEq/g),提示肠源性钾丢失。

    • 动脉血气: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 尿阴离子间隙(UAG):–20 mEq/L,提示肾脏通过氨排泄代偿酸中毒。

    深入检查与诊断

    1. 低钾血症的病因

    • 慢性腹泻导致钾丢失。腹泻导致钠、钾、碳酸氢盐、丁酸盐和乳酸等随粪便丢失,进一步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 尿阴离子间隙负值说明肾脏代偿性增加氨排泄,支持腹泻病因。

  • 横纹肌溶解

    • 尿液:出现血红素(但无红细胞),提示肌红蛋白尿。

    • 肌酸激酶(CK):显著升高至15,573 U/L,诊断为横纹肌溶解。

    • 机制:低钾血症导致骨骼肌血流调节障碍,引起肌肉缺血和坏死。

  • 腹泻病因

    • 粪便抗原检测:隐孢子虫阳性

    • HIV抗体:阳性,提示免疫功能低下。

    • 结肠镜:显示慢性活动性结肠炎伴侵蚀、腺隐窝炎和出血。

    诊断与治疗

    1. 诊断

    • 主要诊断

      • 慢性腹泻导致的低钾血症。

      • 低钾血症引发的横纹肌溶解。

    • 腹泻病因

      • 隐孢子虫感染。

    • 相关合并症

      • 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 治疗方案

    • 电解质与液体管理

      • 静脉补充等渗盐水,维持尿量。

      • 静脉与口服补钾以纠正低钾血症。

    • 感染控制

      • 隐孢子虫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 HIV感染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ART)。

    • 监测与随访

      • 动态监测电解质、肌酐和酸碱平衡。

      • 随访显示无腹泻复发,血钾与电解质恢复正常。

    机制解析与病理生理

    1. 低钾血症机制

    • 慢性腹泻:引起钾的肠道大量丢失,同时伴随钠、碳酸氢盐丢失,导致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 肾脏代偿:尿阴离子间隙负值表明肾脏通过氨排泄补偿酸中毒。

  • 低钾血症与横纹肌溶解

    • 骨骼肌缺钾导致血流调节障碍,骨骼肌释放钾减少,无法充分引起血管扩张。

    • 肌肉缺血和坏死最终导致横纹肌溶解。

  • 隐孢子虫感染与免疫低下

    • 隐孢子虫是HIV相关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 治疗隐孢子虫感染的重点是恢复免疫功能。

    总结要点

    1. 低钾血症的分类与评估

    • 尿钾/肌酐比值<13 mEq/g提示肠源性丢失。

    • 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常由慢性腹泻引起。

    • 尿阴离子间隙负值支持肾脏代偿。

  • 横纹肌溶解的机制

    • 低钾血症导致骨骼肌缺血和坏死,是横纹肌溶解的罕见原因。

  • HIV相关腹泻

    • 隐孢子虫感染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慢性腹泻的重要病因。

    • 治疗需结合抗病毒治疗恢复免疫功能。

  • 治疗原则

    • 补液与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

    • 控制感染并动态监测电解质与器官功能。

    快速记忆口诀

    低钾血症评估口诀:

    三步评估钾丢失

    1. 血钾低、查尿钾:尿钾/肌酐比值<13提示肠源性丢失。

    2. 酸碱失衡分类型:代谢性酸中毒提示钾丢失伴酸碱紊乱。

    3. 尿阴离子显代偿:尿阴离子间隙负值提示肾脏代偿。

    腹泻相关代谢紊乱:

    腹泻丢电解,酸中毒肾代偿

    • 大量腹泻导致钾、钠、碳酸氢盐丢失,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 肾脏增加氨生成以代偿酸中毒,尿阴离子间隙为负值。

    横纹肌溶解三机制:

    钾不足、血流少、肌溶解

    1. 钾不足:骨骼肌缺钾,代谢紊乱。

    2. 血流少:钾缺乏导致血流调节障碍,肌肉缺血。

    3. 肌溶解:缺血引发肌肉坏死,释放肌红蛋白。

    隐孢子虫腹泻三字诀:

    • 查免疫:高危患者筛查HIV及隐孢子虫感染。

    • 抗病毒:启动ART恢复免疫功能。

    • 补营养:改善营养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要点总结

    1. 低钾性横纹肌溶解不常见且可能被低估:横纹肌溶解通常由于细胞破裂和随后的肾功能衰竭导致高钾血症,而低钾性横纹肌溶解较为罕见。

    2. 钾的排泄

    • 每日约90%的钾经尿液排出,剩余10%通过粪便排泄。

    • 肾脏调节全身钾平衡,远曲小管钾分泌是关键环节。

  • 慢性腹泻的代谢特点

    • 大量或慢性腹泻会导致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因粪便丢失钠、钾、碳酸氢盐、丁酸盐、柠檬酸盐和乳酸盐。

  • 尿液电解质特点

    • 腹泻时,尿中钠和钾的排泄减少,而氯的排泄相对恒定。

    • 氨和氯是尿液中主要排泄的电解质,这会导致负尿阴离子间隙

  • 低钾性横纹肌溶解机制

    • 严重低钾血症导致骨骼肌释放钾减少,阻碍生理性血管扩张。

    • 血流调节受损可导致骨骼肌损伤或缺血性坏死。

    原文链接:

    https://www.renalfellow.org/2024/09/21/skeleton-key-group-case-35-rhabdo-fiasco/

    刘松 中美肾内知识分享
    本公众号主要用于分享普通肾内, 肾移植内科和内科其他专业的诊疗知识和前沿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