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篇)
【历史事件】
初,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慢骂陈仓尉尉氏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州司以闻。
上怒,命斩之,怒犹不解,曰:“何物县尉,敢杀吾折冲!”
命追至长安面诘之。
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辞色自若。
魏征侍侧,曰:“陛下知隋之所以亡乎?”上曰:“何也?”
征曰:“隋末,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
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
不久后,刘仁轨被调为陈仓县尉。
当时,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历任陈仓县官都无法制止他。
刘仁轨就职后,特地告诫鲁宁不得重犯,但鲁宁仍凶暴蛮横如故,刘仁轨于是用刑杖将他打死。
州里的官员将此事禀告朝廷,唐太宗雷霆震怒,命令斩杀刘仁轨,还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县尉?他竟敢打死了我的折冲都尉,这能行吗?”
太宗把刘仁轨召进朝廷当面责问。
刘仁轨神色自若地回答:“鲁宁当着百姓侮辱我,我因此杀了他。”
魏征在一边问太宗:“陛下知道隋朝为什么会灭亡吗?”
太宗问:“隋朝为什么灭亡?”
魏征说:“隋朝末年,百姓强横欺凌官吏,大都像鲁宁这样的。”
听了魏征的话,太宗不再可惜折冲都尉鲁宁,不禁对刘仁轨的言行赞赏有嘉。太宗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不仅不加惩处,反而提拔他为咸阳县丞。
【我的感悟】
在唐代,县尉是县级政府的重要职位之一,负责具体执行治安和捕盗工作,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唐朝县尉是九品官职。
折冲都尉的主要职责是按规定轮番宿卫京师,并在国家有事时率兵出征。此外,折冲都尉还负责管理和训练地方驻军,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性。在唐代官制中,折冲都尉的地位较高,是四品官职,属于重要的军事官员。
如果将折冲都尉与现代官职相比,其职责和地位相当于现代的中将或上将级别的军官。他们在国家安全和维护地方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在,我们就知道了,九品的刘仁轨仗杀了四品的鲁宁。如果在现代,就是县公安局局长仗杀了中将或上校。
理清了这层关系,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唐太宗会发怒。也就是九品小官仗杀了四品大官,人们在思想上难以接受。
唐太宗把刘仁轨召进朝廷问责。
刘仁轨正义凛然地说:“鲁宁当着百姓侮辱我,我才杀了他。”
唐太宗一看刘仁轨一点都不心虚害怕,内心暗暗佩服。他再一了解情况,才知道这个鲁宁自恃官高位重,常常骄纵违法,历任陈仓县官都管不了他。
刘仁轨就职陈仓县尉后,特意警告鲁宁不可以再滋生事端、骄纵违法。
谁知,鲁宁一点都不把刘仁轨放在眼里,刘仁轨的话他就当微风吹过,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当鲁宁凶暴蛮横地欺压百姓、滋生事端时,刘仁轨作为县尉去制止他,他不但不停下来,连同刘仁轨一起欺负侮辱随口谩骂。
作为朝庭命官的刘仁轨,虽然自己是九品小官,但他感觉自己一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于是,忍无可忍的刘仁轨命令随从将鲁宁仗杀了。
故事听到这里,唐太宗转怒为喜。他不再心痛失去了一名四品折冲都尉,他更欣喜的是多了一位不畏强权、秉公执法的好县尉。
因此,唐太宗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不仅不加惩处,反而提拔他为咸阳县丞。
刘仁轨的故事让我想起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故事。
《孔子家语通解.始诛第二》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在鲁国当上了大司寇,辅佐国君。当政七天后,便将少正卯杀了。在宫门前行刑,并陈尸三天。
当时少正卯是一个有名气的人,影响力比较大。对此,子贡不理解,前去询问孔子。
孔子回答说:天下大逆不道的行为有五种,如盗窃这样的恶行并不在其中。
第一,思想悖逆且险恶;第二,行为邪异且坚定;第三,言论错误且强辩;第四,记述不仁义的事非常深刻且广博杂乱;第五,教人不走正道,且经常施舍恩惠。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其中的一条,就应该受到惩罚,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他活动的地方暴徒成群,形成了一个党派;他的语言本质邪恶还容易迷惑他人;他放荡的性格经常祸乱朝廷。这样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奸雄,不能不除掉他啊。
然后孔子列举了以前若干的例子加以佐证: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士,这些事例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但是罪恶都是一样的。
对于孔子举的五个方面的理由,是非常有道理的。特别是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身居高位,更容易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严重的后果。
孔子识人知人,对少正卯的认识深刻,所以,当政才七天,就将这种人清理掉了。子贡不理解,源于自己的学识、见解达不到孔子的深度和高度,因而才有疑问。
所以,圣人并非不杀,圣人也会发怒。只是,杀的都是该杀的,怒的都是当怒的。
因此,对于邪恶凶暴之人,不可以仁慈,不可以怜悯,不可以手软,要采取非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