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篇)
【历史事件】
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rěn),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qì)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
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
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闰月,乙未,行幸同州;庚戌,还宫。
贞观十四年(640年)秋,太宗准备到同州(今陕西渭南)围猎。
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刘仁轨上表劝阻。
刘仁轨上书劝谏说:“今年雨水很合乎时令,秋季各种庄稼都长得极为茂盛,漫山遍野都是黄色的庄稼,(现在仅仅)收割了十分之一二,全力收割,一个半月仍然不一定能完工,贫穷的家庭无力承担,谷物收取完了开始打算种麦子。
如今供奉狩猎之事,又加上修理桥梁道路,即使努力俭省,开工的花费也要一二万个工,百姓收获庄稼,确实是非常困难。
希望推迟十来天(再打猎),(等到)庄稼收获完了,那么百姓就比较宽松了,这样于公于私都得到安宁。”
太宗于是下诏慰劳说:“你的职位虽低,但竭尽忠诚以奉事国家,所论之事,朕都十分赞赏。”
不久,刘仁轨被授为新安县令,累官至给事中。
【我的感悟】
刘仁轨很会劝谏,首先向太宗报喜,今年秋天大丰收了,百姓收割忙啊。
然后,他告诉太宗百姓匆匆忙忙收割完,还要赶着时令种麦子。现在收割的劳动力已经不足,百姓却要为陛下狩猎修桥补路,这样就会耽误了农事。
耽误了农事,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就会影响百姓的生活,就会惹民怨,就会引起社会动乱。
唐朝时,中国还是农业大国,耽误什么都不能耽误农事。农事是国之根本,不可动摇。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特别注重农事。
太宗也一样,他也知道农事的重要,不能耽误收割和播种。
况且,刘仁轨不是劝阻唐太宗打猎,而是建议把狩猎时间推迟十来天,既不耽误农事,又不影响皇帝狩猎,公私俱济,两全其美。
所以,太宗嘉奖刘仁轨说:“你身在基层岗位,却能从国家生存安危方面去考虑事情,真是不简单。你的建议很好,朕非常欣慰有你这样的臣子。朕已经命令推迟狩猎,并要提拔你到更重要的部门任职。”
刘仁轨忠心可嘉,又能忠于职守,被太宗赏识,从此一路开挂,职位不断升迁。
刘仁轨也没有让太宗失望,为大唐帝国立下赫赫战功,打得倭寇不敢来犯。
这些是后话,后面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