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篇)
【历史事件】
丙子,以皇孙生,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上曰:“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缪,魏征之功也。”
皆赐之佩刀。
上谓征曰:“朕政事何如往年?”
对曰:“威德所加,比贞观之初则远矣;人悦服则不逮也。”
上曰:“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
对曰:“陛下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
上曰:“今所为,犹往年也,何以异?”
对曰:“陛下贞观之初,恐人不谏,常导之使言,中间悦而从之。今则不然,虽勉从之,犹有难色。所以异也。”
上曰:“其事可闻欤?”
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云:‘赏太厚。’陛下云:‘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故赏之。’此导之使言也。
司户柳雄妄诉隋资,陛下欲诛之,纳戴胄之谏而止。是悦而从之也。
近皇甫德参上书谏修洛阳宫,陛下恚之,虽以臣言而罢,勉从之也。”
上曰:“非公不能及此。人苦不自知耳!”
丙子(二十七日),因为皇孙出生,太宗在东宫宴请五品以上的官员。
太宗说:"贞观之前,跟从朕谋划天下大事,是房玄龄的功劳啊。贞观以来,修正过失,是魏征的功劳啊。"
于是,太宗都赏给他们佩刀。
太宗对魏征说:"朕这些年的政事和往年相比怎么样?"
魏征回答说:"威严与明德所影响的,比贞观初年要深远得多;臣民心悦诚服则不如以前。"
太宗说:"远方的人畏服威严仰慕仁德,所以前来归顺;如果说不如从前,为什么会到达这一步呢?"
魏征回答说:"陛下以前忧虑天下未治,所以仁德道义每天都有进益;如今安于天下大治,所以就比不上以前了。"
太宗说:"现在做的事,跟往年没什么区别,凭什么说不同了呢?"
魏征回答说:"陛下在贞观初年,担心别人不进谏,常常引导他们让他们说,在听的过程中高兴地接受了意见。如今却不是这样的,即使勉强听从(进谏),脸上还是有为难的神色。所以不同了。"
太宗说:"这些事可以说给朕听听吗?"
魏征回答说:"陛下当年想要杀元律师,孙伏伽认为按法律不宜判处死刑。陛下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园赏赐给孙伏伽。
有人说:'赏赐太丰厚。'陛下说:'自从登基以来,还没有进谏的人,所以赏赐他。'这是引导大家让他们进谏啊。
司户柳雄虚报在隋朝的资历,陛下想要杀了他,后来接受了戴胄的谏言而没有杀他。这是乐于听从劝谏啊。
近来,皇甫德参上奏谏言修建洛阳宫的事,陛下非常愤怒,虽然因为我的进言而作罢,但只是勉强听从意见啊。"
太宗说:"如果不是你,没人能说到这么深刻的地步,朕自己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啊。人苦于不能了解自己啊。"
【我的感悟】
唐太宗真是很会利用机会,孙子的庆生宴上也不错过和大臣讨论自己执政的得失。
首先,太宗先把房玄龄和魏征夸赞一番。他指出没有房玄龄帮他谋划、跟随他奔波辗转于乱世,他无法顺利平定天下。
太宗又指出,如果没有魏征犯颜直谏,纠正他的过失,就不可能有贞观之治的开明盛世。
说到这里,太宗内心非常开心,也心怀感谢,为了表达自己对房玄龄和魏征的肯定和赞赏,他取下随身佩戴的两把佩刀,分别赏赐给房玄龄和魏征。
房玄龄和魏征赶紧跪拜谢恩,在场的各位官员也马上跪下高呼万岁,大赞陛下圣明。
在这祥和的气氛中,太宗又不失时机地问魏征:“我这些年的执政情况,比起往年有没有进步啊?”
魏征刚刚得了太宗赏赐,心想:圣上这样信任我,我也要对的起圣上。
于是,魏征深深一拜,恭敬真诚地说:“陛下现在是威名远扬,只是老百姓没有贞观之初那么心悦诚服了。”
太宗说:“我现在做的政令和贞观之初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而且四夷归附,边远的小国都来进贡臣服,这不是说明我们大唐帝国治理的好吗?”
魏征看到太宗还不是很明白,就进一步点醒太宗。他说:“陛下的政令没有大的变动,只是贞观之初,陛下会鼓励和引导臣子进谏,现在虽然也会接受臣子的进谏,但都是勉强而为之,而且脸色很难看。”
太宗一时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没有虚心纳谏。他认为自己做得已经很不错了。于是,他让魏征举例说明。
魏征就举了孙伏伽进谏时,太宗赐他价值百万的花园。别的官员进谏说这个奖励过于丰厚。太宗说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多多进谏。孙伏伽是第一个进谏的人,当然要重赏。
也正是因为太宗如此能广开言路,又能重赏谏臣,所以大臣们才敢于直言进谏。这是太宗在引导臣子们进谏啊。
魏征又举了戴胄进谏的例子。当太宗要杀虚报资历的司户柳雄时,因为戴胄进谏而没有杀柳雄。那时,陛下纳谏是开心的,是乐于听从劝谏的。
然后,魏征又举了皇甫德参进谏的例子。那时,太宗看了皇甫德参的奏折,气得差点要杀了皇甫德参。
在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决定在洛阳修建宫室,以便皇帝定期去居住。
这时,身为中牟县的县丞皇甫德参就不顾自己职位低下,大胆上书唐太宗,坚决反对修洛阳宫,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
唐太宗李世民看了皇甫德参的奏章,很不满意,他在朝堂上气恼地对大臣们说:“难道国家不役使一个人,皇甫德参这个小小的县丞才满意吗?”
这时,魏征赶紧上书为皇甫德参解释说:“皇甫德参的上书言辞过激了一些,但不激烈不能引起您的注意,太激烈又近于诽谤,请皇上理解皇甫德参作为县丞却敢于上书劝谏的忠心。”
唐太宗觉得魏征的话和皇甫德参的劝谏有道理,就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陕西、河南一带因为大雨,淹了很多人家,唐太宗就停止了洛阳宫的修建,把备用的材料送到遭水灾的地方,帮助农民修了住房。百姓纷纷称颂。
唐太宗停止修建洛阳宫,百姓免受了劳役之苦,这和皇甫德参与魏征的敢于劝谏分不开的。
听了魏征举的三个例证,太宗心服口服。他说:“也只有你魏征才能把朕的言行过失记得这么清楚,而且能够在恰好的时机帮我指明。我一直还以为自己在纳谏方面做得很不错了呢。人啊,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真得不容易啊。”
贞观十三年(639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诏五品以上的官员上封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此时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撰成《十渐不克终疏》
李世民看完魏征的奏疏后,欣然接纳,并对他说:“你的这份奏疏太及时了,朕已经命人把它摆放在屏障,以便早晚观看,时时提醒自己及时改过。而且也让史官记录下来,让以后世的人们都知道你的忠义。”
于是,太宗又赐魏徵黄金十斤、马二匹。魏征不亏是一代谏臣,靠谏言发家,受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