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文摘   2024-10-31 19:38   广东  

(第558篇)


【历史事件】


并州大都督长史李世勣在州十六年,令行禁止,民夷怀服。

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

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十一月,庚申,以世勣为兵部尚书。 


并州大都督长史李世勣在州十六年,令行禁止,汉人和夷人都感怀顺服。


唐太宗说:“隋炀帝劳动百姓,修筑长城以备突厥,最后也不起作用。


朕只是把李世勣安排在晋阳,而边疆尘土不惊,他就是长城,岂不壮哉!”


十一月三日,任命李世勣为兵部尚书。


【我的感悟】


李世勣在并州驻守十六年,突厥不敢侵犯,边疆多年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让朝廷安心放心。


唐太宗称赞他为“国之长城”,并把李世勣提拔为兵部尚书。


唐太宗对李世勣有如此高的评价,那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李世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宅心仁厚


李世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赐姓李,又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单名勣。


他是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隋末至唐朝初年名将。


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勣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救济贫苦人,不管关系亲疏。


隋朝末年,徐世勣十七岁时,见天下已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军。


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


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


徐世勣从小受父亲影响,乐善好施,救济孤贫。他就是和翟让一起起事,也考虑到不骚扰乡邻,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


二、忠心可嘉


武德二年(619年),徐世勣准备归顺大唐,他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封魏国公)已经归附大唐,如今这里的人民土地,是属魏公所有。


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就是借主人的失败得利,自己为自己邀功,用来求取富贵,是我认为耻辱的。


现在应当一五一十地记录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全部报告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


他于是派使者致信李密。使者初到朝廷,李渊听说徐世勣没有奏表,只写信给李密,颇感奇怪。


待到使者把徐世勣的本意告知李渊,李渊才大悦道:“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纯臣。”


李渊下诏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又加授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被赐姓李氏,“附宗正属籍”,再赐良田五十顷、上等宅第一所。


徐世勣自此改名李世勣。


徐世勣作为李密的部下,在追随李密归顺大唐时,他没有把自己管辖的地方直接献给大唐,而是把具体的土地人口情况汇报给李密,由李密上交大唐。


徐世勣没有跟李密抢功劳,但他的功劳更加显著。唐高祖李渊对他的忠心大加赞赏,称他为“纯臣”。


徐世勣没有贪功,却得到了封赏;没有贪财,却得到了良田美宅;没有贪名,却得到皇帝赐姓的殊荣。


徐世勣的故事告诉我们:功劳是让出来的,一个人愈显得大度,愈舍得,愈收获多多。


名利不是争来的,是德行带来的。


三、重情重义


在公元 621 年,李世民领着军队攻打洛阳,跟王世充进行决战。这一仗关系着天下到底归谁,两边都使尽了浑身解数。

在一次打仗中,单雄信差一点就把李世民给刺杀了,好在被徐世勣很快救下。


这一件事,让李世民特别恨单雄信,发誓一定要杀了他。李世民很清楚单雄信厉害,觉得他是个大威胁,得赶紧除掉。

没多久,王世充打了败仗投降了。李世民很大度地接纳了其他投降的将领,可单单不肯饶恕单雄信。这个决定,一方面是因为个人的仇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单雄信本来与徐世勣住在同一个郡,瓦岗寨起义后,他们一同前往归附翟让,成了生死之交。在后来的战乱中,单雄信投降了王世充,徐世勣归顺了李唐。从此,两人各为其主。


当李世民下令处死单雄信等人时,徐世勣立刻赶到刑场。他见到昔日的兄弟,心如刀绞,向李世民百般求情也无济于事。李世民的决心已定,无论徐世勣如何哀求,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单雄信临刑前,徐世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突然拔出刀,砍下自己的一块大腿肉,喂给单雄信吃下。


单雄信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他接过肉,毫不犹豫地吃了下去。


徐世勣泪流满面地说:“兄弟,我不是不救你,是救不了你;我不是不跟你一起去死,是我不能死。我们俩都死了,谁来照顾兄弟的家人啊!”


徐世勣这一举动,不但彰显出两人情谊深厚,还呈现出徐世勣的忠义双全。他既做到了对朋友有情有义,又没背离对李世民的忠心。徐世勣这一举动,把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到了。


单雄信死后,徐世勣依然履行着对兄弟的承诺。他照顾单雄信的家人,不让他们受任何委屈。徐世勣的忠义,单雄信的勇猛,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传奇。


四、建功立业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勣随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同年,李世勣又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奉命接管管州。


武德四年(621年),郑国的郑州司兵沈悦请求献出虎牢关降唐,李世勣夜间埋伏军队接应,占领了虎牢关,抓获了郑国的荆王王行本。又参与击擒窦建德、降伏王世充。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勣在洺水之战中击败刘黑闼部将高雅贤。


之后,徐圆朗又占据兖州反叛,朝廷授李世勣为河南道大总管,前往讨伐。不久后,李世勣便擒获徐圆朗,斩其首级献给朝廷,兖州就此平定。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李渊命李世勣与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怀州总管黄君汉一同讨伐江淮义军首领辅公祏。


武德七年(624年)三月,李孝恭、李靖率领水师沿长江而下,李世勣率领步兵一万渡过淮水,攻取辅公祏占据的寿阳,直抵峡石。


辅公祏闻讯后大惊,企图率残部弃城东逃。李世勣乘胜追击,在武康县将其斩杀,并分别捕杀其余党。江南自此平定。


武德八年(625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入侵并州,朝廷命李世勣为行军总管,在太谷迎击突厥,将其驱逐。


贞观三年(629年)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决定对东突厥发起强大的军事攻势。


十一月,李世勣被授为通漠道(一作通汉道)行军大总管,与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统率十几万军队,都接受李靖的统帅,诸将分道出击突厥。


颉利率部众一万多人想逃过沙漠,被李世勣阻拦。突厥的大酋长率领自己的部落一起投降李世勣,李世勣在俘获五万多人后顺利回师。


李世勣在并州任职共十六年,令行禁止,颇为称职,使边疆十几年没有战事发生,被唐太宗称赞为“国之长城”。


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朝廷命营州都督张俭统率所部直逼薛延陀东境。李世勣被授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卒六万、骑军一千二百人屯驻羽方,与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分兵抵御。


大度设率三万骑兵追击思摩不得,却遭逢李世勣所率唐军。李世勣率领的突厥骑兵先与大度设交战不利,大度设乘胜追击,射死唐军战马众多。


李世勣命骑兵下马,持长槊(shuò)直冲,大破薛延陀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余人及马一万五千匹,大度设独自逃走。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同月,李世勣率所部抵达幽州,与各路唐军会合。


之后,李世勣从柳城进军,大张声势,表面上作出要通过怀远镇的假象。暗中却派部队北上直趋甬道,出其不意,进攻高句丽。


随后,李世勣直抵进至辽东城(今辽阳市区辽阳老城东北隅)下。李世勣围攻辽东十二日后,李世民抵达辽东前线,亲率精兵会师,最终将其攻陷。


之后,李世勣参与围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句丽北部耨(nòu)萨(都督)高延寿中计大败,高句丽军被斩首两万余级。安市城之战后,高句丽举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贞观二十年(646年)正月,夏州都督乔师望、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大破薛延陀多弥可汗,薛延陀内部发生动乱。


六月,李世民也趁机派军进击薛延陀。薛延陀诸部大惊,骚乱不已。薛延陀余众七万余口向西溃逃,李世勣纵兵追击,前后斩首五千余级,俘获男女三万余人。


乾封元年(666年),李世勣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再次出征高句丽。


次年,李世勣挥军直进,连取新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北)南苏(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西木奇镇)、苍岩(今吉林集安西境)扶余(今辽宁四平)辰夷等城。并与契苾何力等部合围平壤。九月,唐军攻克平壤,高句丽灭亡。


李世勣一生经历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世勣戎马倥偬的一生,建立了赫赫战功。他的职位从右武候大将军、下将、并州都督、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太常卿、太子詹事、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太子太师,再到太尉,那可真是一路开挂啊!


四、审时度势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卧病,对李治说:“你对李世勣没有什么恩惠,朕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朕死后,你应当授给他仆射之职,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


于是派李世勣出任叠州都督。


当时,李世民对李治说,如果李世勣接到调令立刻赴任,就要重用他;如果李世勣先回家的话,就要杀了他。


还好,李世勣接到调令,直接就赴任了。

不知道李世勣是否了解唐太宗的这番心思,还是碰巧没有回家,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李世勣只是凭自己的政治嗅觉做出来直接赴任的决定,那么他真得是很会审时度势啊!


李治即位当月,就召李世勣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李世勣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同年,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欲废王皇后,立昭仪武氏(武则天)为皇后,怕朝中大臣反对,于是召李世勣与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顾命大臣前往商议。


李世勣称病不到,而褚遂良坚决反对“废王立武”。


事后,李治暗中询问李世勣说:“朕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己见,以为不可。褚遂良是顾命大臣,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呢?”


李世勣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李治自此坚定了“废王立武”的决心,而李世勣也因此得到了李治和武皇后的信任。


李世勣在“废王立武”的政治事件中,看到立武则天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就顺势而为,送了一个顺水人情给武则天,从而后半生平步青云,寿终正寝,倍受荣宠。


历史上战功赫赫,名垂青史的大将军比比皆是,但有几人能像徐世勣这样倍受荣宠,寿终正寝的呢?


我是陈丽萍,专注保险19年,纯净素食11年,持续写作1462天;如果你也想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真诚的邀请你一起来写作,一起相约写7年;扫码加微信,暗号:一起写。

身在险途
一位专注保险18年的寿险从业人员,与你一起分享人生的点点滴滴。人生旅途,风风雨雨,风险难料,不可不防。如果有保险为你和家人保驾护航,你的人生将会遇险不惊,从容淡定,在人生的大海上胜似闲庭信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