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伐丧是中国古代的军事策略和道德准则,指的是在敌国遭遇重大变故,如国君去世或其他重大灾难时,不进行进攻或刺激,而是表达同情和理解。这一原则根植于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中国“礼乐之邦”的优越性,是一种政治智慧。
兵不伐丧通过举起正义的旗帜,可以争取广泛的人心,甚至让敌方阵营心服口服。
敌国在遭遇重大变故时,内部矛盾可能会激化,此时进攻可能会遭遇强烈的抵抗。外部威胁容易被用来团结人心,同仇敌忾,来犯者往往讨不了好。
所以,侯君集不偷袭高昌,而是敲着锣鼓,正大光明地进攻,给对方以警示和提醒。
那大唐帝国为何要攻打高昌国呢?
这是因为高昌王麹文泰断绝了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李世民很生气,征召麹文泰入朝问罪,麹文泰害怕称病不去。
于是,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率领大军前往讨伐。
麹文泰听到这个消息后对国人说:“唐朝距离高昌有七千余里,中间有沙漠两千里,冬冷夏热,没有水草,大军难以前不行。若唐军强行军至高昌二十天内粮草必然吃完,那时候与唐军接战一定打败他们,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然而,侯君集率领大军行至碛口时,麹文泰却已经病死,其子麹智盛继承王位。
高昌新王麹智盛穷途末路,于是致书给侯君集说是先王对唐天子无礼,而自己刚刚继位没有什么过错,希望侯君集能手下留情。
侯君集回书给麹智盛说如果是真心悔过,就在军门束手投降。但麹智盛还是没有出降。
侯君集命士兵填平城壕,用抛车以攻城。又修建十丈高楼,俯视城内,落石砸中的地方或被砸中的行人,都大声高呼,城内的人都躲入室内了。
当初,高昌王麹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约定,如果高昌被攻,则西突厥就来援助。等到西突厥听闻侯君集到了,欲谷设害怕战败被杀,带着西突厥部落向西逃走千余里。麹智盛失去援助,无计可施,开城投降。
侯君集于是分兵平定高昌各地,高昌国灭亡。侯君集俘虏麹智盛及其百官,刻石纪功班师回朝。
历史上兵不伐丧的例子当属萧望之向汉宣帝的谏言。
在汉宣帝年间,匈奴内乱,单于被杀,有人主张乘机攻打匈奴。
萧望之引用《春秋》中的例子,说明晋士匄(gài)在侵齐途中听说齐侯去世,立即撤军回营,认为这样做可以显示恩德,足以感动孝子,也能激励诸侯。
汉宣帝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帮助呼韩邪单于平定了内乱。
当然,不是所有的将领都能遵守兵不伐丧的礼仪。
义熙十二年(416年)正月,后秦皇帝姚兴逝世,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刘裕不顾兵不伐丧的礼仪,趁后秦内乱攻占了长安。
然而,这种行为并未被时议以“伐丧非礼”评价。
兵不伐丧是一种智慧,应该被智慧地使用和灵活应用。在特定情况下,静观其变,等待最佳时机再采取行动,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敌方的内部矛盾和弱点。
总的来说,兵不伐丧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更是一种体现仁义和智慧的决策方式,通过避免在敌国有重大变故时进攻,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和道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