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得了慢性肾脏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和居家调护?

健康   2024-11-21 07:30   广东  


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的慢性疾病,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高脂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等表现。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晚期可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水肿等尿毒症症状。

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18-2019年,估计我国8200万成年人有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8.2%,但知晓率仅10%。
因此,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知识可捕捉到早期病情变化的信号,及时就医,从而延缓疾病进展,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提高生存质量。而通过合理的居家调护措施,能确保患者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自我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痛苦,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并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慢性肾脏病的自我监测

尿液观察


1. 尿量改变

记录每日尿量,正常成人一般每日尿量在1000-2000毫升左右。若尿量明显增多或减少,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少尿)或多于2500毫升(多尿),需警惕,可能是肾脏功能变化的信号,应及时告知医生。


2. 尿液性状

留意尿液颜色、透明度等。正常尿液呈淡黄色、透明。若尿液颜色变深、变红(可能有血尿)、变浑浊或出现泡沫且长时间不消散(可能提示蛋白尿),都要引起重视,进一步检查。



水肿情况


注意身体有无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用手指按压小腿前侧或脚踝处,若按压后出现明显凹陷且不易恢复,可能存在水肿,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对水的代谢出现异常,导致水钠潴留。


体重监测


定期测量体重,比如每周固定时间、同一状态(如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后)测量。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可能因水钠潴留)或减少(可能与营养不良等有关)都需关注,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血压监测


血压升高也可能预示慢性肾脏病。肾脏在血压调节中很重要,当肾脏出现问题时,会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因此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一次并记录。若血压波动较大,要告知医生及时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标准化血压测定方法:测量前30分钟内患者不吸烟、不喝咖啡、不进食、不运动;测血压房间要安静,温度舒适;测量前休息3-5分钟,测量时或测量间歇时不说话。

血糖监测


高血糖容易影响全身的血管功能,包括肾脏的血管,加重肾功能的损伤。因此,控制血糖很重要,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等调养后血糖仍然升高,就需要遵医嘱服用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避免高血糖对肾脏的影响。监测频率:病情稳定且血糖控制较好时,可每周选2-3天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刚调整降糖方案、血糖波动大或病情有变化时,需每天多次监测,包括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甚至夜间血糖。

贫血


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贫血,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成年男性正常血红蛋白(Hb)一般在120-160g/L,成年女性在110-150g/L。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贫血时,Hb会低于正常范围,比如男性可能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主要表现有:

1. 皮肤苍白

面色、唇色、甲床、眼睑等呈现出苍白或萎黄的色泽,主要是因为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皮肤、黏膜等部位供血不足,颜色明显变浅而呈苍白色。

2. 乏力疲倦

患者常感觉浑身没劲,日常活动如走路、爬楼梯、做家务等时,比以往更容易疲劳,甚至稍微活动一下就觉得很累,这是由于身体各器官、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能量代谢受影响。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仍然很容易感到疲倦,精神状态不佳,难以集中精力做事情。

3. 气短、呼吸困难

稍微活动后就可能出现气短现象,即呼吸急促、费力,病情严重时,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感觉呼吸不畅、憋闷。

4. 心脏不适

患者会时常感到心慌、心悸,仿佛心脏在快速跳动或跳动不规律,这是因为心脏为了弥补因贫血造成的氧气输送不足,会加快跳动频率以增加供血量。

5. 头晕

由于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症状,有时还伴有眼前发黑的情况,特别是在突然站起或改变体位时(体位性低血压)更为明显。

6. 记忆力减退

在认知方面,有些患者会表现出记忆力变差,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思维也可能变得不那么敏捷。

胃肠道症状


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能是先兆。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异常,导致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消化系统等功能。
 
慢性肾脏病的居家调护

健康合理饮食


1. 优质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脏病蛋白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优质蛋白主要包含瘦肉类、鱼肉、鸡蛋、牛奶等。建议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以1.0克每公斤体重为宜。如果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应当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建议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当控制到0.6-0.8克每公斤体重,一方面有助于延缓患者肾衰竭进展,必要时建议患者还应当辅助以α酮酸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2. 保证足够热量

能量摄入充足,身体才能有效的利用摄入的蛋白质,保持充足的营养储存。否则,会使体内蛋白质因提供热量而分解,增加毒素。应尽量多食用含热能高而含蛋白质相对低的一些食品如土豆、白薯、山药、芋头、藕、荸荠、南瓜、粉丝、藕粉、菱角粉等。当进食量减少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食糖或植物油以增加热能,满足身体基本需要。
总热量
(千卡/千克·)
35
60岁以下
如极度消瘦或过度肥胖时应适当增减
3035
60岁以上

3. 严格控制食盐

慢性肾脏病患者控盐很重要。一般来说,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控盐主要是为了减轻肾脏负担、控制水肿和高血压等情况。患者要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像咸肉、香肠、腌菜等,这些食物含盐量很高。在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醋等代替盐来增加食物风味。

4. 低脂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低脂饮食主要是为了控制血脂,减轻肾脏血管负担。首先要控制油脂的摄入,减少动物油(如猪油)使用,以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代替,但也要注意适量。像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如猪肝、猪心)、蟹黄等都属于高脂食物,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低脂食物,如蛋清、去皮鸡肉、鱼类、蔬菜(如西兰花、菠菜)和水果(如苹果、梨),这样有助于控制血脂,也能提供身体必需的营养。

5. 控水

慢性肾脏病患者控水是很关键的一环。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其排水能力会下降,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问题。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一般要根据尿量来调整。如果尿量正常,饮水量可以不用严格限制,通常比正常人稍微少一些即可;若出现少尿(每天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每天尿量少于100ml)的情况,一般每天的饮水量控制在500-700ml左右,这里的饮水量包括饮水、喝汤、喝饮料以及食物中的水分。

控水小技巧:



(1)每天三测,心里有数:测尿量、测量入水量(饮水+服药用的水+输液量)、测体重。
(2)固定茶杯,平均分配:利用计量杯,预先测量好自己常用的茶杯、玻璃杯,可以盛多少水,便于以后测量。将一日可饮用水量用固定容器装好,然后平均分配到一天中饮用。
(3)食物水分,分清多少:不要过量摄取含水分多的食品,如茶、啤酒、菜汤、面条、果汁、多汁水果(西瓜)等。
(4)小小技巧,减少口渴:用清水或者淡茶水漱口,能够湿润口腔,减轻口渴感。还可以吃一些乌梅水或柠檬水,通过酸味来刺激唾液分泌,进而减少口渴的感觉。
(5)适当运动,增加出汗:尝试做轻度运动,尽可能使身体保持活动状态,促进排汗。通过运动,多出汗。心功能差的人,要控制过多运动。

6. 控钾、控磷

(1)控钾:要避免高钾食物,像香蕉、橙子、土豆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尽量少吃;蔬菜可以先焯水再烹饪,这样能去除一部分钾。定期监测血钾也很关键,血钾过高时可能需要使用降钾药物治疗。
(2)控磷:要限制含磷高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坚果等。烹饪方式可以采用水煮,弃汤吃肉,因为磷会在汤中富集。同时,有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配合使用磷结合剂,来减少磷的吸收。

正常生活起居


不憋尿;不暴饮暴食;不熬夜;不吸烟酗酒;不滥用药物。作息规律,保证每晚7-8小时左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新陈代谢。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可通过和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另外,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运动调护养生


建议选择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快走、慢跑、踏自行车、游泳、小球类运动,以及太极、八段锦、健肾拍打操、气功等。其中,健肾拍打操通过摩擦肾俞穴、腰眼穴,顺十二经脉循行方向拍打身体各部位、最后甩手拍打双肾俞穴、双腰眼穴、命门穴及关元穴,能对肾脏起到保健作用,对延缓肾脏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良好就医习惯


高危人群早筛查,出现症状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检验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妥善保存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以便随时查阅和就医咨询。随时记录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帮助评估治疗效果。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调护的疾病。通过科学的自我监测和合理的居家调护措施,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共同应对疾病挑战。让我们携手关爱肾脏健康!


作者: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护理部 林静霞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广东省中医院
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