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 | 这几年最流行的养生“单品”之一,秋冬养阴好选择,位列“九大仙草之首”!

健康   2024-11-15 21:02   广东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秋冬季节,自然界阳气逐渐潜藏,阴气开始收敛,人体也顺应自然,顺时养生。今天,广东省名中医黄穗平教授就给大家介绍一味秋冬养阴的好物。


秋冬养阴


中医学中的人体之“阴”,是指精、血、津、液。这些营养性液体,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也是阳气化生的物质基础。“秋冬养阴”就是要护藏精血,珍惜津液,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远离疾病。

秋冬季节,许多人常感皮肤干燥、嘴唇脱皮、口干、嗓子干等不适。面对以上情况,有些人就推荐吃石斛,近几年,石斛也成为热门的养生佳品,价格也逐年水涨船高。托起石斛价格的,除了它独特的生长习性外,主要与其功效有关。石斛,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被收录其中,并被冠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把:“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苁蓉”称为九大仙草。



石斛的药用价值


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01 益胃生津
石斛归胃经,历代医书中都对其可以理胃气,清胃火的作用给予肯定。现代人经常熬夜、喜吃香辣煎炸烘烤等食物,加之夏天高温炎热,导致内热虚耗、胃火亢盛、口干咽燥。此时,石斛便如同一个“灭火器”,起到益胃生津、清降胃火的作用。浙江名医徐究仁曾说:“夫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热郁灼津,胃液本易被劫。如欲清胃救津,自非用石斛之甘滋轻灵不为功。”因此,夏天若出汗太多,感觉饥不欲食、口干咽燥,不妨喝杯石斛茶给胃滋润一下。
02 滋阴清热
《本草正》中记载,石斛“其性轻清和缓,有从容分解之妙,故能退火、养阴、除烦、清肺下气,亦止消渴热汗。”因此,石斛是治疗阴虚咳嗽的常用药,尤其是热病伤阴以后,出现烦渴、咳嗽时,常用石斛和麦冬、天花粉配搭,滋补津液。此外,石斛对于吸烟的人也有不错的调理作用。吸烟者,烟毒经咽喉入胃,伤及胃阴,因此石斛也可以起到滋阴清热的作用。
03 益精明目
《圣济总录》记载:“石斛散治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名曰雀目:石斛、仙灵脾各一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米饮调服,日再。”石斛明目作用很强,很多老人家眼花看不清,甚至白内障,还有一些常常熬夜的加班族,用眼过度,视力疲劳,都是因为肾精不足,津虚血亏,眼睛失去濡养,而导致视物不明,视物不清。这类人群不妨试一试石斛枸杞茶,微寒的石斛配上性温的枸杞,药性平和,滋补肝肾,适合肝肾阴虚用眼过度的人。


如何食用石斛


为了充分发挥石斛的滋补作用,正确的食用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推荐的食用方式:

泡茶——取适量石斛或切片,用沸水冲泡后饮用,可反复加水直至味淡。
煲汤——将铁皮石斛与其他食材如鸡肉、排骨等一同炖煮,既能增加汤品的营养价值,又能使其味道更加鲜美。
泡酒——使用高度数的白酒浸泡铁皮石斛,有助于提取其有效成分,但需注意适量饮用。
熬膏——将铁皮石斛与其他药材一起熬制成膏方,便于长期保存和服用。

入膳——将铁皮石斛加入日常饮食中,如粥、羹、煲汤等,既美味又滋补。


虽然铁皮石斛具有诸多益处,但并非人人适用。孕妇、婴幼儿、体质偏寒者以及痰湿体质、腹泻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食用。此外,购买时应选择颜色鲜亮、条茎饱满、质地坚实的铁皮石斛,避免劣质产品。


食疗方推荐——石斛麦冬煲老鸭


材料:石斛干品20克,麦冬干品20克,生姜3片,老鸭半只(2人份)。
功效:益胃生津,清心润肺。
适合人群:肺胃阴虚者,常见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潮热汗出、形体消瘦,舌淡嫩,苔少者。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特需门诊)

周五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特需门诊 )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广东省中医院
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