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因为发现自己身高逐渐变矮,来我院就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针对性检查最终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
在人生的旅途中,四十几岁本应是年富力强、事业有成的阶段,但有些人却在这个时候发现自己的身高逐渐变矮。这一现象可能是骨质疏松在作祟。
骨质疏松,这个看似遥远的疾病,正悄悄地影响着许多中年人的健康。它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四十几岁的人群同样可能受到侵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骨质疏松,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哪些原因会引起骨质疏松?
01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骨量会逐渐流失。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钙的吸收能力减弱,骨密度降低,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02
性别因素
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速度加快,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高于男性。
03
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影响骨骼的健康。
例如,吸烟会影响骨细胞的活性,过量饮酒会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
缺乏运动则会导致骨骼缺乏必要的应力刺激,从而加速骨量流失。
04
某些疾病和药物
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1
疼痛
患者可能会感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长时间行走后加重。
2
身高变矮、驼背
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变形,患者会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体态改变。
3
骨质
疏松患者的骨骼非常脆弱,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能导致骨折,如摔倒、碰撞等。
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手腕等。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蛋白质则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可以多吃牛奶、豆制品、鱼虾、绿叶蔬菜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
2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骼的应力刺激,从而有助于维持骨量。
适合的运动方式有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
3
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减少对骨骼的不良影响。
4
晒太阳
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建议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
5
定期检查
尤其是中老年人、绝经后的女性以及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四十几岁发现身高变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是否患有骨质疏松。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让我们的骨骼保持健康,享受美好的中年生活。
温馨提示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内分泌科检查室每周一至五全天均可进行骨质疏松“金标准”—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105元/次,医保甲类)。
内分泌床旁用胰岛素观察表
有需要的患者可以保存打印记录
糖尿病患者福利来啦!
糖尿病患者办理特病、慢病流程有变化
流程更加便民化!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
廖涌 内分泌科主任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门诊时间:
END
往期精彩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