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小伙伴在后台留言,想要学习 PT、APTT 检测相关内容,今天给大家梳理一下~
可点击查看大图
当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时,采集人员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和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针管。采集的样本以浓度为 109 mmol/L 的枸橼酸钠抗凝,其与血液比例为 1:9。当患者血细胞比容明显异常时(> 55% 或 < 35%),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应进行调整,公式如下:
采集的血量(mL)= 抗凝剂的体积(mL)*9*(1-0.45)/(1-HCT)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存在 I、II、IV、V、VII、VIII、IX、X、XI、XII、XIII 等凝血因子(III 为外源性的组织因子,VI 已被取消命名),样本被采集到枸橼酸钠抗凝的试管中后,IV 因子(钙离子)被螯和,因此分离的血浆中只有 I、II、V、VII、VIII、IX、X、XI、XII、XIII 等因子。在血浆中分别加入 PT 或 APTT 试剂,计算血浆凝固的时间,即为 PT 或 APTT 的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后者是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为 PT。该试验是反应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TT)是在 37℃ 条件下,以白陶土激活因子 XII 和 XI,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第三因子,在钙离子的参与下,观察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为 APTT。该试验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你还想学习哪块知识点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