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进入学校,上英语课,每周学习一单元,记忆课本上的单词、句子。
孩子们这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是intensive study reading(精读)。
家长说不行啊,学校学得还不够,回家又忘了,给孩子再报个课外辅导班吧。那么,在辅导班里老师又教了一遍不同版本的教材,还是学习新知识,机械训练词句。
转了一圈还是在做精读,孩子被动地接受记忆。而且频率是一周一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下次再去辅导班的时候可能已经忘记了70%。
所以,学了2-3年的英语,看起来进步并不大,似乎在这两点一线的学习阵地,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呢?
少了复现频率和快乐的感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泛读。
我们来看看课堂上孩子都学了什么?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在课本教材中,97%的课后练习都是关于语言知识点本身的学习,而没有聚焦有意义的听读学习。
什么是meaning-focused activities?
简单来说就是老师输入东西要“meaningful”,学生在输出的时候也是“meaningful”,能够加深学生的已有背景知识,并且和现实产生关联。
比如老师问一句:What's in your bag? ,学生并不是千篇一律地把课本上的回答照搬下来,I have an apple. 如果这时学生能够翻看自己的书包,看到有一本书,有一个饭盒,可以说出:I have a lunch-box. I have a book. 这才是有意义的输出。
因为教材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点(piece of language),学生们一直不停地学习知识点。假设把英语学习比喻成筑墙,他们以为不停地收集砖块,比如一个单词,一条语法,另一条语法,收集了足够多的砖块以后,就有了一种语言能力,并且会认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坚固的单词之墙,但是当面临真实使用场景时,这堵墙突然坍塌了。
他们头脑里有很多知识,但是却不能用来交流。这就出现了在学习(study)了3,5,8,10年之后,学生仍然不能流利交流的常见现象。
实际上,建一堵墙,不仅仅需要砖块,还需要将砖块连接在一起的水泥砂浆,不然砖块垒到一定的高度就会崩塌,没有向上的可能了。
那水泥从哪里来?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建构而来。
课本不能直接告诉你该用哪一个词,孩子们需要语感,什么感觉是对的,你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它来建立这种语言感,从而看到单词之间的关系,提升理解语言的能力,就像不说“yellow hair”,但是会说"yellow car";不说“go to bus”,会说“go by bus”。
解决方案:PERC无忧泛读定制方案来了
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的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