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是都修波。
很多家长觉得,抽动症就是孩子的坏习惯。
然而,从我近40年的门诊经验来看,抽动症往往跟肝分不开关系,并且有4 种常见的食物,正在悄无声息地 “掏空” 孩子肝脏,导致抽动症久久不愈。
高糖食物
中医讲,肝主藏血,主筋,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充足的气血濡养。
而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糕点等,过量摄入易使脾胃运化失司。脾失健运,则无法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以滋养肝脏,导致肝血不足,肝风内动更易发生。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高糖饮食会引起血糖波动,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进而干扰大脑对运动神经的调控,加重抽动症状。
油腻食物
很多抽动症孩子脾胃都比较差,油腻食物如油炸品、肥肉等,超出了脾胃的运化能力。
脾胃无法正常运化这些食物,一方面会造成脂肪堆积,形成痰湿,阻碍气血运行,使肝脏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另一方面,痰湿内生还会郁而化热,湿热之邪蕴结体内,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不舒,抽动症也就随之加重。
高盐食物
盐入肾经,适量的盐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过量则伤肾。
在中医理论里,肝肾同源,肾受损必然累及肝。高盐食物会导致肾气亏虚,进而影响肝血的生成与调节。
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抽动症状便会频繁出现且日益严重。像腌制的咸菜、咸鱼等高盐食物,应尽量让孩子少食。
含添加剂食物
如今许多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如人工色素、防腐剂等。
这些添加剂进入人体后,需要肝脏进行解毒代谢。
孩子的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长期大量摄入含添加剂食物,会使肝脏负担过重,损害肝脏细胞,影响肝脏对气血的调节以及对筋脉的濡养作用,从而诱发或加重抽动症。
门诊病例
我曾接诊过一位 9 岁的小男孩,患抽动症已有半年多。
家长发现孩子的抽动症状逐渐加重,原本只是偶尔的耸肩,后来发展到频繁眨眼、清嗓子,甚至肢体也出现不自主抽动。
我看到孩子时,他面色暗黄,眼睛无神,舌头红且苔薄黄,脉象弦细。
询问得知,孩子日常饮食偏好各种饮料、油炸小吃,还经常吃一些含有多种添加剂的零食。
同时,我向家长强调了调整孩子饮食结构的重要性,严格控制高糖、油腻、高盐及含添加剂食物的摄入,多给孩子准备新鲜的蔬果、瘦肉、鱼类等健康食物。
那结果怎么样呢?
这孩子在用此方1 个月之后,抽动的频率明显降低,原本频繁的眨眼和清嗓子动作减少了许多,耸肩的幅度也有所减小。
继续用药 1 个月,孩子抽动症状整体好转 70% 以上,并且情绪变得更加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容易烦躁和焦虑,睡眠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看孩子恢复情况良好,便将方中钩藤、石决明用量减少,加入太子参扶正固本,增强孩子的体质。
一个多月后,孩子抽动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半年回访,抽动症状未见复发。
医生寄语
我是中医儿科都修波,临床工作近40年,我的治病原则:能食疗不开方,能外用不口服,能吃药不手术。
中医儿科都修波
联系我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