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一位七旬卢大妈(化名)的微信,说她在接受特立帕肽成骨治疗 2 月后,血肌酐出现明显升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处理呢?
卢大妈的就医经历
3 年前,卢大妈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经颈椎磁共振等检查后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服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等药物至今。
2 年前,卢大妈出现明显腰背酸痛,且在久立、久行和负重后加重,到骨科就诊。经双能 X 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卢大妈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其中股骨颈、总髋部和腰椎 1-4 骨密度 T 值分别为 -2.6、-2.0 和 -4.2)。
卢大妈在服用碳酸钙 D3 片(每日 1 片)和骨化三醇胶丸(0.25 微克,一日 2 次)的基础上,皮下注射 RANKL 抑制剂地舒单抗(60 毫克,每 6 个月注射 1 次)。
特立帕肽使用情况
3 月前,因为连续注射 4 次地舒单抗后,卢大妈腰背酸痛症状缓解不明显,故骨科医师建议其停用地舒单抗,改用特立帕肽(每天 20 微克皮下注射)成骨治疗。
2 周前卢大妈开始出现厌食、乏力,来骨质疏松门诊就诊。复查血生化发现血钙从三月前的 2.18 mmol/L(参考值范围 2.11~2.52 mmol/L)升高至 2.55 mmol/L,肌酐从 3 月前的 68.6 μmol/L(参考值范围 41.0~81.0 mmol/L)升高至 94.2 μmol/L。
嘱卢大妈立刻停服骨化三醇胶丸。一周后卢大妈厌食、乏力症状缓解,复查血钙降至 2.29 mmol/L,肌酐也降至 79.63 μmol/L。
停服骨化三醇胶丸的理由
特立帕肽是一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 34 个氨基酸片段,是目前国内常用的促成骨药物。特立帕肽在促进新骨形成的同时,会加快陈旧骨的吸收,由于陈旧骨的分解,血钙释放入血,因而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钙升高[1-2]。
特立帕肽可促进体内普通维生素 D 转化为 1,25 双羟维生素 D(即活性维生素 D),也就是说患者在接受特立帕肽治疗后,其体内 1,25 双羟维生素 D 水平常常是充足的,因此接受特立帕肽成骨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补充普通维生素 D,而不是活性维生素 D[3-4]。
患者在接受特立帕肽成骨治疗后,如继续服用活性维生素 D(如骨化三醇胶丸),就会导致血钙进一步升高,出现肌酐升高和厌食、乏力等不适。
小知识: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分类
根据作用机理,目前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特立帕肽)、双重作用药物(硬骨抑素单克隆抗体)、其他机制类药物(活性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维生素 K 类)及中成药等[5]。在骨吸收抑制剂中,又以 RANKL 抑制剂地舒单抗、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最为常用。
与接受特立帕肽成骨治疗不同,患者在接受抗骨吸收治疗后,由于其骨转换速度下降,钙从骨骼中释放减少,容易出现血钙下降,因而需要补充活性维生素 D。
投稿:tangshixuan@dxy.cn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