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九丫炮楼
高峰
一、
1935年王护平的父亲由泗县邮局任局长调往正阳关邮局任局长。当时,正阳关邮局是中外合资经营。但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外资股份撤走。当年,国民党军统即在正阳关邮局安插了叫军邮员的特务,专门检查过往的电报及邮件。
1938年以来,寿县城三次沦陷,正阳关频遭轰炸,不到10岁王护平跟着家人跑“鬼子反”。刚到重庆,日机的轰炸就来了,历经九死一生,辗转又回到了正阳,所幸日军忌惮正阳关的水路交通,没有占领,王护平可以继续在镇北小学上学。
王护平说,那时,除白老师、时老师外,还有赵素娥老师、张百龄老师。其中还有一位叫梅伯英的老师,据说他参加过共产党,还是地下党的领导人,坐过国民党的大牢。梅老师看起来是个大大咧咧、诙谐幽默的人,他与同事们闲聊时说,被捕前,他做了一个梦,见到两只狗面对面在讲话,“二犬对话”那就是一个“狱”字啊,于是他便猜到了要坐牢,说得大家都笑了。
这个梅伯英可是个人物,他是“中共正阳关特支”的书记。
正阳关最早的党组织是1928年1月成立的“中共正阳学兵连支部”,由正阳学兵连的中共党员程锡简、麦连登等组成,同年5月因学兵连武装起义失败而结束活动。1928年夏,中共党员袁育华来正阳关小学教书,秘密发展党员,成立“中共正阳独立支部”。1929年6月改为“中共正阳特组”,属“中共史大郢特支”领导。
1932年春,中共党员梅伯英受组织秘密派遣,在正阳关小学以教书为掩护,重建正阳关党组织,成立“中共正阳关特支”。1932年8月,中心县委派张如屏到正阳关加强党的工作,在正阳关特支的基础上建立了“正阳关区委”,到1933年下辖正阳关、鲁口子、桥口、郭庙、菱角5个支部,党员30人。张如屏任区委书记,梅伯英任正阳关支部书记。
二、
我手上有一份1970年梅伯英交代材料:梅伯英,学名梅其昌,化名张新吾。现年62岁(1970年12月)。1909年3月生于寿县保义镇一个开中药店的商人家庭,1911年,全家迁到保义集西边的常家瓦房,1913年又迁到保义集东边的刘家楼,那个时候,梅家已经在正阳关开有梅德大药店。
梅伯英1917年入私塾启蒙,读了六年,1923年春天到正阳关因利仓小学入五年级。这一年的秋天又转学到了石家集石氏私立小学读书。1925年入堰口集寿阳公学,同年考入正阳公立初中。1926年考入芜湖赭山第五中学。因逢大革命,学校分散回家。1927年停学一年,1928年转入寿县中学。1929年秋天,考入安徽大学预科,因资格不符被斥退。1930年秋到寿南茶庵小学教书。
1931年春天,经茶庵小学同事杨养云和杨玉掌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梅伯英1932年春天到正阳关,7月份成立中共正阳特支,任特支书记。8月间,中心县委派张如屏到正阳加强党的工作,在正阳特支的基础上成立正阳关区委。1933年下辖五个党支部,有党员30人,区委书记张如平,正阳关支部书记梅伯英。
1933年冬天,杨质臣被捕,正阳气氛顿时异常恐怖,梅伯英交代:“夜晚都不敢在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躲避,熬夜赌钱。嘱咐家人,任何人来找,都说不在。第二年(1934年)春,杨质臣突然又回到正阳关一小教书,我们也不知道他怎么出狱的,更不知道他已经自首了。”
杨质臣出狱的时候,正逢自首之风从凤阳刮到了寿县。于是羊和丁振华都在寿县自首了,杨又来正阳关教书,是来坐探地下党的情况。
1934年5月16日,一个闷热的下午,正在上课的梅伯英被秘密逮捕,第二天解往寿县监狱,旋即自首,后送安庆安徽反省院关押。
1935年8月梅伯英从省反省院出来,仍然回到正阳关英利仓小学教书。
1938年春,梅伯英为谋生,辗转蚌埠等地寻找工作,后经人介绍,担任军统蚌埠组正阳通讯员。
1938年底,日寇占据寿县城,寿县军统组迁往戈家店附近的丁家小楼。
梅伯英后来交代,1939年军统寿县组成立行动队,史啸岩任队长。经常在田家庵,水家湖,朱巷等地活动,驻大孤堆集,不和情报人员住一起。1941年史调离,行动队长由宫介梅自兼,后又换为刘俊卿。行动队有一副队长王子华,板桥集人,所以,行动队的驻地就在板桥集。
正是这个板桥集人副队长王子华,策划了一场端掉日寇的九丫炮楼的特别行动。
三、
蒋国安先生介绍,1942年寿城沦陷后,日军在今天的二十店村设立伪乡公所,在九丫椿孤堆上建一座炮楼, 派驻一个班日本兵驻守,计14人,俗称九丫炮楼。当时,九丫椿属于寿县二十店乡(今属于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新河村)。
受军统寿县组特别行动队受派遣,时年20岁的队员戚连元到沦陷区二十里店日伪乡公所任乡丁,以此为掩护,秘密了解九丫炮楼据点情况。
1942年农历8月11日,军统寿县组特别行动队通知戚连元和另一名队员,秘密到寿县板桥集驻地参加会议,决定利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送节礼机会,布置拔除九丫椿据点。
8月12日,买好鸡鱼肉蛋酒等节礼,又捎上月饼,在行动队副队长王子华带领下,以戚连元、段克雨打头阵,化装成送节礼的老百姓,来到距离九丫椿三里多地的尚庵村张明楼家汇合。行动前夜,队员们买菜做饭,提前祝贺,把准备“送礼”的两瓶酒也喝光了,装上水做个样子,反正鬼子即使收到,也变成鬼魂。
农历8月13日上午9时许,特别行动队按计划开始行动。先派1名队员驾船守候在瓦埠湖南岸,接应行动队撤退;另7名队员埋伏在炮楼外围,阻击敌人的增援。一切准备就绪,王泽华、戚连元、段克雨三人拎着礼物大摇大摆地朝炮楼走来。
9时30分许,三人走过第一道铁丝网,来到壕沟前,直接走上吊桥。戚连元一手拎着两瓶酒,胳膊上挎着一篮鸡蛋,另外两人手里拎着鸡、鱼、肉和月饼等“慰问品”。当然,每人怀里都藏着一把十八响的快慢机手枪。
站在炮楼上了望的日本兵见到三人拎着礼物走近,便从炮楼上走了下来。他端着枪,把走在前面的戚连元拦下。戚连元赶紧放下礼品,拿着日军韩丘班长写的礼单递了过去,说:“太君,我们是本地的良民,给皇军送中秋节的礼物来了。”
此时,在据点干杂活的青年蔡伦初也过来打招呼,日兵一看他们认识,放心地按着礼单清点礼物起来。
就在日兵低头看礼单的刹那,戚连元快步向院内走去。刚到院内厅房门口,就听到身后“砰砰”两声闷响,王子华掏出手枪抵着日兵脑门扣动扳机,将其击毙;段克雨也用枪抵住看电话机日兵的心口窝,一枪毙命。正在厨房切冬瓜的日兵听到枪声,拎着菜刀跑出来,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王子华、段克雨击毙。大厅里的几个日兵,有的正趴在桌上写字,有人在扎堆打牌,当门一个日兵正在看书,见到戚连元拎着物品进屋,也没当回事。
戚连元听到王子华、段克雨已经动手,把礼物一放,随手掏枪,向九名日兵飞快扫射。戚连元受过特种兵训练,弹无虚发。正当戚连元换子弹时,约3米外的一个被击伤的日本兵凶恶地猛扑过来,只听身后“啪啪”两枪,日本兵应声倒下,王子华、段克雨已经赶了过来。3人一阵猛烈扫射,12个猝不及防的鬼子兵全部被击毙,前后不过三分钟。
这场战斗,共缴获日军两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19支三八大盖步枪和十多箱子弹,消灭12个日本兵。当天,这个据点班长韩丘带一个士兵去寿县了,因而侥幸漏网。
行动队撤离战场的途中,正在地里割黄豆的庄稼汉纷纷赶过来帮忙。刚才还在骂行动队拍日本人马屁,是汉奸行为的他们,此刻高兴的眉开眼笑,搬运战利品格外卖力。
从战斗打响到撤离,前后不过二十分钟。还没等日本增援部队赶到,行动队员已经登上接应的船只,向瓦埠湖南岸飞快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