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个党组织与芜湖新文化运动

百科   2024-10-29 08:22   安徽  


安徽第一个党组织与芜湖新文化运动

高峰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渐进式发展过程。从此,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国努力的方向和判定优劣与否的唯一标准。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一、

芜湖是地处长江下游皖江段南岸,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襟江带河、近海濒淮,芜湖得黄金水道长江之便,得风气之先,历代为皖南和沿江地区最大商品集散地,是安徽商业、工业、交通、文教、科教、卫生等事业发展较早的地区。芜湖同时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更是安徽革命运动的策源地。

20世纪初的芜湖,从安徽公学到二农、从五中到职校……在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中,我们时常看到了勇立新文化运动潮头搏击风浪的寿县人,他们最终成为中共小甸集特别支部——安徽最早党组织的创建者,成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早在1904年,陈独秀来到芜湖创办“救亡图存,开通民智”为主旨的《安徽俗话报》,把文化思想启蒙的种子撒向全国。1905年陈独秀和寿县人柏文蔚等联络一批安徽绅商,联名敦促李光炯、卢仲农等把安徽旅湘公学迁到芜湖,改名安徽公学。

安徽公学群英荟萃,以培养革命人才,散布革命种子为教育宗旨。安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岳王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和柏文蔚,分别在公学里担任国文教习和体育教习,还有被聘为教师的寿县人张之屏,寿县籍学生有常恒芳等。当时,安庆的尚志、桐城的崇实、寿州的蒙养”“芍西、怀远的养正”“萃华、合肥的城西等具有革命色彩的学堂或学校,纷纷派人来安徽公学联络,唯安徽公学马首是瞻”“结为援党。因此,安徽公学被后人誉为皖省反清运动的大本营。

同盟会成立后,安徽公学师生宣誓加入。辛亥革命成功后,原岳王会主要成员成为安徽国民政府主要领导,如柏文蔚曾担任安徽都督,陈独秀曾担任都督府秘书长,寿县人高语罕任都督府辖下的青年军秘书长等。

二、

芜湖安徽省立五中前身是1765年创办的芜湖中江书院。后来,几经易名迁址,1914年8月改为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是全省最早的省立中学之一。

1916年秋高语罕应刘希平推荐来芜湖任省立五中学监(相当于教导主任)兼英文教员,后协助刘希平主持全校教务。他大力倡导民主,宣传进步思想,实施教育新主张,创办了安徽省第一个学生自治会。同时,倡议创办了芜湖工读学校和平民夜校,吸收了不少寿县籍贫苦子弟入学,半工半读。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高语罕在芜湖省立五中积极响应,领导了芜湖的学生运动,产生极大影响。一批在芜湖上学的寿县籍学生薛卓汉、曹蕴真、徐梦周、徐梦秋、胡允恭、陶淮、曹渊、方运炽等,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如抵制日货,支持芜湖人力车工人罢工,反对贿选,并先后考入上海大学求学,走上革命道路。

三、

1912年在柏文蔚都督任内,安徽公学由私立学校改为公办学校,更名为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二农”。1919年9月高语罕又到“二农”任教务主任。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对“二农”影响深远。他组织学生运动,传播新文化,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1922年高语罕到上海大学任教,吸收了芜湖“二农”的一批学生。其中,寿县籍就有薛卓汉、曹蕴真、徐梦舟、徐梦秋等。后来,还有王逸常,徐德琚,徐德文,陶淮,胡允恭,胡让之等人。这一批“二农”的校友都走上了走革命的道路。

1925年高语罕回芜湖指导建党工作,1926年中共芜湖特支成立,直属中央管理。1926年6月,在上海高语罕介绍阿英入党。可以说,高语罕是“二农”校友革命的引路人。

五四运动中,“二农”师生一直站在斗争前列。该校被选为芜湖学生联合会首任会长的宋大猷、学生何其巩、舍监王肖山等人带动师生,投入声援和响应北京学生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惩办卖国贼的正义要求而举行的示威游行,宣传演说以及抵制日货等一系列爱国民主活动。

1922年3月,寿县人薛卓汉在芜湖组织人力车工人罢工,拉开安徽工人运动序幕。

薛卓汉1919年由旅沪安徽中学转入“二农”学习。薛卓汉1919年由旅沪安徽中学转入“二农”学习。在芜湖,他结识了寿县籍青年学生曹渊、曹鼎、徐梦周、徐梦秋、李坦、胡允恭、薛骞、朱松年等。还有寿县籍青年教师高玉语罕、王坦甫、曹蕴真、毕忠翰等,他们都有革新社会的共同愿望,都是当年爱国学生运动的骨干。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学生领袖。1922年3月,芜湖车行再次加租,工人怨声载道,却又无力反抗。芜湖学生联合会接到报告后,决定全力支援黄包车工人。二农学生薛卓汉组织人力车工人罢工,拉开安徽工人运动序幕。3月21日,芜湖人力车工人全体举行罢工。次日上午,人力车工人近2000人和学生大队在十三道门车夫休息所前集会,警察厅厅长面对罢工工人和学生的呼喊惊慌失措,当即答应取消牌照税,并把车行老板传来大骂一通,命令他们立即减租。罢工工人听到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齐声高呼劳动者万岁。安徽现代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罢工赢得胜利。1922年5月1日,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薛卓汉作为芜湖工人领袖出席了这次大会。薛卓汉在芜湖支持参加芜湖的工人运动,拉开安徽现代工人运动的序幕,也因此走上革命道路。

1919年寿县人李坦去芜湖私立工读学校读书。"五四"运动中,他和同学集会街头,声援北京爱国学生。参加寿县籍学生组织的进步团体"爱社",阅读进步书刊,听了当时在宣城任教的恽代英革命演说,萌发了革命思想。李坦后由芜湖私立工读学校转入芜湖公立职业学校读书。1922年秋,该校时疫流行,校方对学生健康漠不关心,导致一名学生死亡,当时任校学生会秘书的李坦,积极协助学生会主席曹渊为死者举行追悼会,并驱逐校长李子寿、学监董质坚出校。事后,李坦与曹渊被校方开除。

1923年初,李坦在家乡创办"改良私塾"。1924年夏,共产党员吴云、吴震在寿县小甸集附近曹小郢子办"淮上中学补习社",以教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四、

1922年9月,安徽省最早的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小组在芜湖“二农”诞生。卢春山、薛卓汉等四人在校内组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小组,团小组直接与团中央联系并接受领导。与此同时,以寿县籍学生曹定淮、徐梦秋、徐梦同、胡宏让、鲁平阶、方运炽等为主,成立了“爱社”青年进步团体。

1923年1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直属团中央领导。首任书记王坦甫(1893—1975),曾用名履祥,安徽寿县人。192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21年来芜湖省立职校任教,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成立,王坦甫为省临委7名委员之一。薛卓汉等为芜湖团地委会员。同年5月,曹蕴真、薛卓汉、徐梦周、鲁平阶、胡宏让、陶淮、方运炽等十余位寿县籍学子在“二农”发起并组织了“马克思学术研究会”,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4年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寿县人王坦甫担任“二农”团小组组长。“二农”的学生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芜湖一系列的重大斗争与活动,比如,参加悼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大会、芜湖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教育、收回教育权、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游行示威等等。到1926年初,“二农”团员已发展到19人之多,书记由寿县人王培吾担任。

1925年“二农”校内有了共产党人的活动,中共安徽省第二届临委机关一度就设在校园内。在党、团组织与民主进步师长卢仲农、高语罕、王肖山、汪雨相等的启迪与带领下,“二农”涌现了一大批民主革命志士,后来成长为名闻省内外的党的优秀干部,其中不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薛卓汉、李慰农、陈原道、王培吾、王效亭等。

革命烈士和先辈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二农”师生、为芜湖以至安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二农”与省立第五中学、公职(公立安徽职业学校)等校一起,成为上世纪初叶芜湖爱国民主运动的前哨阵地,给安徽近代史与芜湖革命史、教育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五、

安徽第一个党组织——小甸集特支成立时的8名党员,其中就有薛卓汉、徐梦秋、曹蕴真、徐梦周、方运炽5人曾经在“二农”和“职校”求学,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芜湖“二农”不愧是中共小甸集特支成员的母校。

1920曹蕴真考入“二农”,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在“二农”上学期间,曹蕴真目睹国家山河破碎,人民日不聊生,他心中就播下了“改造社会”的种子,曾写下这样一首名明志诗:

祖辈辛勤夜不眠,严君整日重担肩。
频遭欠岁难温饱,那堪兵燹苦连年。
国事纷纭病夫态,山河破碎不忍看。
寻求真理狂澜挽,展望神州换新颜。

1921年,徐梦周考入“二农”,入学不久,恽代英来校演讲。演讲的题目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废除二十一条”。博得徐梦周等“二农”广大进步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演说叩击着徐梦周的心灵,鼓舞了他的革命斗志,激发了爱国热情。徐梦周得到恽代英的教诲,进步很快,随即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春,在芜湖“二农”求学的曹蕴真、徐梦周等转入上海东南高等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前身)读书,经施存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返乡创建了“二三同志”的中共小甸集小组。

1923年11月22日,薛卓汉、徐梦秋经上海地委兼区委批准,由其雄、存统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党中央派遣,回到寿县与前期返乡的共产党员曹蕴真等联系,到小甸集小学和瓦埠小学教书,他们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先后发展小甸集小学校长曹练白、上海大学学生方运炽和宣城省立第四师范专科学校学生陈允常入党。

1923年12月,中共小甸集特支正式成立,曹蕴真任书记、鲁平阶任组织委员、徐梦周任宣传委员,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特支成立时有8名党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也是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党支部。


水泊寿州
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史研究发布等。
 最新文章